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搶玩具?注意了,這是成長的信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搶玩具或被別的小朋友搶過玩具的經歷,大多數父母會認為孩子搶玩具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但今天我要告訴大家,孩子懂得搶玩具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這是孩子物權概念建立的信號,同時這也是孩子提升社交技能的一個機會。

孩子大概在4歲左右時會建立好物權概念的關係,然而實際上孩子從1歲左右的時候,從他和別的小朋友玩玩具那時開始,就已經開始萌生了物權的概念。

所謂物權概念就是物體的歸屬權,它是我的?是你的?還是共享的?物權概念的確立是孩子安全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標識。

孩子知道搶玩具,其實是物權概念發展的一個必然的過程。

為什麼每一個孩子天生就愛搶玩具,就是這個原因。

孩子搶玩具並不是壞事,只要家長正確的引導,這個過程對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十分有好處的。

通常孩子在2~2.5歲之間會是一個社交技能突發的高峰期,在搶玩具的過程中,孩子將有機會建立簡單的社交技能,比如要求、詢問、交換等。

這些簡單的社交技能將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一個重要的標識。

所以,看似簡單的搶玩具,實際上卻是孩子自我發展的一種需要。

如果處理得當,孩子將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與自信心。

那麼我們該如何用物權概念引導孩子不搶玩具呢?

1. 教孩子珍惜自己的玩具

每一個孩子都有很多專屬於自己的玩具,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很珍惜和愛護自己的玩具。

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起愛護玩具的習慣,這有利於孩子物權概念的建立。

早些年我在早教課上跟孩子互動時,每一次玩玩具時都會有一個「再見歌」。

這個「再見歌」家長可以自己來編,只要孩子喜歡就可以。

旋律簡單,但要重複地出現,讓孩子有一個結束的儀式性的記憶,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回去。

放回去這個動作就是告訴孩子,這個物體其實是有它自己被歸屬的一個區域的,那麼這是物權概念第一次建立的一個重要的信號。

2. 告訴孩子有些東西不是你的

在教孩子認識物權概念的過程中,讓孩子認識東西的所屬權歸誰所有這一點很重要。

比如,告知孩子這是大家的東西,這是豆豆的東西,這是我的東西。

語言儘量簡單,不要去做太多的解釋。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給他建立起這種物權概念,長大以後孩子可能會很少發生硬搶玩具或因此而打人的行為。

因為孩子知道,這些東西不是屬於他的,他可能會嘗試用其他方法得到他想要的玩具,比如交換,比如溝通。

3. 隨身給孩子帶上一個玩具

當孩子還沒有建立好物權概念時,為難免會發生與別的小朋友搶玩具的情景,父母帶孩子出門時可以隨身帶上了一個小玩具。

當孩子特別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時,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溝通,用自己的玩具與小朋友交換。

在交換之前家長一定要先問孩子:「拿這個跟小朋友交換,你願意嗎?」這個過程也是孩子的一個思考的過程,他或許選擇願意或許選擇不願意,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吧。

當然,帶上的這個玩具最好是孩子比較喜歡的,用自己珍愛的玩具交換才更有價值,才能讓孩子體驗到物權概念真正的含義。

同時,這個過程也是不斷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的一個過程。

總之,孩子搶玩具不是壞事,是孩子內在發展的正常反應,父母應多理解和肯定孩子,多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才會找到問題的癥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孩子護東西是不太過了?

人物介紹:小七(女)——2013年7月出生Kelly——小七媽媽上篇關於保護孩子物權發展的文章一出,小西瓜媽媽就分享了她的困惑:快20個月的小西瓜很護東西呢,有時候自己不怎麼玩的玩具帶出去,一看...

孩子不愛說話、不合群,這是個「問題」嗎?

「我的孩子不愛和小朋友在一起,喜歡一個人玩。」「別人和他打招呼,他會後躲。」「他看到我和別人聊天,甚至會哭。」這是一個2歲男孩的母親向我傾訴的煩惱。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開朗、擅長社交、熱情、合...

強迫孩子分享玩具讓孩子失去界限感

說到孩子的安全感問題,其中涉及到物權意識。那麼,什麼是物權意識呢?我家裡有了兩個孩子,經常會介入孩子的紛爭,有時候要當孩子們的法官,來判斷誰錯。比如最常見的就是搶玩具。六周歲的nono顯然已經有...

你家有個熊孩子嗎?如何正確教導孩子?

很多家長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煩惱:有些孩子像個小霸王似的,一出去不是跟小夥伴搶玩具就是欺負人,結果小夥伴們都不喜歡跟他玩耍了…有些孩子在家時就調皮得不得了,一旦有外人,就很不出眾了,躲在爸爸媽媽的...

小技巧平息寶寶的搶玩具大戰

小孩子最喜歡的熱鬧和小夥伴一起玩玩具,過家家...這些事情會讓小孩子玩的不亦樂乎但是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難免會因為同時喜歡一件玩具而爭奪,而哭鬧有時候甚至會「拳腳相加」作為家長,你會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