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的孩子真的好嗎?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忽視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部分的父母都想要孩子能夠聽話、乖巧、懂事,但是聽話的孩子真的就好嗎?
其實孩子過分聽話乖巧,反而會喪失選擇權,失去自己的獨立個性。
「聽話」的孩子走上社會後,往往沒有反抗意識,很容易聽信陌生人的話,有時候甚至不能獨立完成很多任務,這樣在成長的道路上就會讓爸爸媽媽更加操心。
原本孩子的初衷有很多種,或許是因為喜歡,或許是因為好奇,叛逆的初衷也許是因為不舒服,又或者是因為長大了。
總之孩子的行為舉動都有他們自己的理由,家長們往往用一個「聽話」把本該屬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扼殺了。
「
孩子的蘋果,不一定非是紅色的
」
一位幼兒教育專家發現孩子在畫「大蘋果」的時候用了藍色的筆,老師發現了以後誇獎了這位孩子,孩子覺得很開心。
這時候就有人問了:「蘋果是紅色的,為什麼不讓孩子改過來呢?」那個教師說:「我為什麼要糾正呢?也許他以後真的能培育出藍色的蘋果呢!」
很多外國教師或家長能夠讓孩子「不聽話」是有道理的,它能夠讓孩子的想像力不被束縛,讓孩子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東西。
「
乖孩子更多是「庸才」
」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二至五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和一直非常聽話的100名兒童跟蹤觀察到青年期。
結論是有過反抗傾向的孩子中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
而後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剩下的孩子很多人都無法一個人做決定。
所以說,聽話的孩子日後成為社會精英、業界尖子的人在少數,一般孩子的工作都比較普通。
可是,這也不意味著「不聽話」的孩子就一定聰明。
聽話分兩種
一種行為道德和紀律上紀律是基本的行為規範
道德和紀律上「聽話」對孩子的確是必須的。
孩子要有一定的紀律,遵守一定的道德規範。
另外一種是在於行為能力上
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所以會有很多的想法,爸爸媽媽一定要有正確的引導,用於學習和對待事情上。
在孩子提出一個點子以後,爸爸媽媽可以和他一起來實現,引導他們應用在實際生活上。
「
不要讓孩子盲目聽話
」
一個最好的孩子是一個不盲目聽話的孩子。
孩子不能對任何話都言聽計從。
反而要對值得他懷疑的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之後,再跟爸爸媽媽討論。
如果父母要孩子聽話,叫孩子怎麼樣就得怎麼樣,這種做法就不合理了,這樣的要求會使孩子的成長受到壓抑。
阻礙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思,變得膽小,也變得叛逆,更加不聽話。
這麼做還可能帶來一個問題,就是讓孩子失去創造力。
比如孩子隨意塗鴉,媽媽就說他畫得不像,偏要孩子聽她的,畫出具體的形狀。
我們知道,這個時候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像力,豐富到無法用具體形狀來表達,過多的要求孩子聽話,會限制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我們提倡孩子不聽話,不是不管他,而是從小告訴他一個原則,一個標準。
只要不違反這個規定,孩子說的話和做的事情都是被允許的。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跟我們一模一樣,而是要給他們超越的空間,給孩子一種比較寬鬆的生長環境。
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場景一:上初三的兒子染起了黃頭髮。父親:「誰允許你染頭髮的?你照照鏡子,活脫脫一個小流氓,明天不染回來就不許進家門!」兒子:「我就是喜歡,為什麼要聽你們的?」父親:「我是你爸,我就要管你。不管成...
別用「聽話」束縛孩子,盲目聽話造就「庸才」
「乖孩子」更多是「庸才」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二至五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跟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
稍有不滿就大哭大鬧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太任性了
【家長心事問答】Q:我家寶貝最近脾氣特別壞,稍微不順他的心就大哭大鬧,一直要鬧到達到目的為止,這樣長期下去會不會成為一個任性的壞孩子?A: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不是簡單地任性和無理取鬧,只是進入了兒...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多!為啥老闆從小是搗蛋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父母不喜歡頑皮淘氣的孩子。沈家宏稱,他們喜歡文文靜靜,乾乾淨淨,聽話的乖孩子。於是生活中還真產生了一大批的乖孩子,他們為了得到父母的表揚,或者是害怕父母給予的懲罰,他們學會討好...
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成為庸才!
中國有句古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反應了傳統家長們教育孩子的心聲。然而,外國父母可不是這樣想的,他們會擔心自己孩子太乖長大會沒出息,希望孩子淘氣些更好,認為那樣的孩子更機靈。可能聽...
育兒觀:孩子不一定非要聽家長的話
培養聽話的孩子,要孩子聽話,這是大部分中國家長的觀念。聽話的孩子好帶,能省去許多麻煩,長大後執行力強。但聽的孩子在家長的指揮下放棄了童年的歡樂,早早地開始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