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三種挑戰語言的教養方式-東方啟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媽媽會問,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以下是在教養上,遇到孩子挑戰語言,親子間可以各退一步的做法。


1."等一下"

爸媽可以這樣回應:"我已經給了一次機會,再等最後30秒就不等,我一定說到做到"

孩子其實很沒有時間概念,所以孩子拖拉慢,有時他覺得並沒有讓你等很久,所以就用這句話來塘塞。

另外,其實我們在教養中,我們也常常跟孩子說"等一下",結果卻讓孩子等很久,這也是讓孩子時間概念更模糊的做法,孩子會模仿學習起來。

2."我不要"

爸媽可以這樣回應:"我有聽到你說不要,但大哭尖叫的方式,我無法知道你要什麼,我可以等你好好說,但我無法接受你亂生氣的不要"。

老是說「不要」、明明會的事情也故意耍賴要人幫忙、說了不可以做的事情偏要去做、動不動就用哭鬧的、一直都在討抱抱,有時甚至賴在地上……。

沒辦法,這是孩子心智成熟的必經過程,他們想要宣示自己的獨立性,他們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挑戰大人,達不到目的便以哭鬧方式宣洩溝通,企圖挑戰成功,這樣的情緒行為表現會持續多久、強度有多強,端看大人們的教養態度正不正確了。

處理方式是冷靜的告訴孩子,「你不哭,哭完了才有抱,哭就沒有抱。

」接著大人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偶而提醒孩子「不哭就來抱,哭完了嗎?」,不禁止孩子哭,是很重要的教養原則,如果不是生理的其他原因(例如肚子餓、愛睡……),往三歲邁進,孩子哭鬧的強度和時間很快就逐日減少。

3."為什麼?"

爸媽回應:"這是我們共同的規定,大家都要遵守,很公平,可以問為什麼,但只回答一次,你就要自己想想看"。

有一個孩子當面對著媽媽說:」為什麼我要聽你的?」、」為什麼你可以,我不行?」,挑戰叛逆的語言,讓爸媽急著跳腳,覺得好難教。

其實這些在測試底限的話語,真該想一想及冷靜後再回答。

因為你如果氣急敗壞的回答:「因為你是小孩,再沒大沒小我就修理你!」,一點說服力都沒有,而且把火山口堵住,下次絕對有更大的爆發。

但如果心平氣和的回答:「我們來想想,這是共同的規定,並沒有針對你,你可以繼續說」,這樣的提醒,才能刺激孩子思考,讓他從表達里,知道自己說的是歪理。

其實處理「麻煩的兩歲」,大人堅定一致的教養態度最重要,清楚的規矩且遵守,孩子才有所適從。

如果爸媽們一昧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會讓孩子更自我,讓孩子動不動就拿情緒來當武器,這樣反而容易養出沒禮貌沒同理心的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哭鬧得很嚴重,「隔離懲罰」對小小孩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孩子哭時,只需要提醒孩子要去房間哭嗎?孩子很快就會停止,耍賴的行為也逐漸減少。

放著讓他哭,哭累了,孩子自然會停,這樣的教法對不對?其實,在行為科學上,執行出來的教養行為,讓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漠"。

例如一個孩子已經很明確的跟你表達我要你陪我玩,可是爸媽都在忙,接下來孩子一定會出現凶,拗,歡,哭,鬧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力,來達到他的目的。

在東方啟音,家長們這時的做法是,不理他及忽略他,下次就不會出現這種不對的哭鬧行為,自己就會學會!

東方啟音致力於分享所有對言語發展有益的文章和報告、推廣國際先進的專業言語治療技術,讓言語發展障礙的個體輕鬆與世界對話。

想了解更多歡迎關注東方啟音微信號: ostwechat,為你每周分享專業的言語訓練知識、家庭技巧與方法、行業動態等微課堂!

(文章來自:www.dfqy.hk)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反話管教7影響,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行為

當孩子調皮、講不聽時,父母也許會脫口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活該」等類似情緒用語,然而,利用反話責備孩子真能達到管教目的嗎?對親子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別讓孩子用眼淚控制父母

面對孩子經常哭鬧、鬧彆扭的情況,父母應選擇妥協,還是堅持自己的管教立場?當孩子越哭越大聲,連帶影響父母的情緒高漲,有時難免出現言行失當的管教方式,然而,即便能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孩子真正的問題還是...

教養孩子的六項原則

花了很多心力教養孩子,卻發現他好像沒有聽懂為什麼孩子動不動就用哭泣或耍賴來達到目的,像個小霸王似 的呢?在您生起寶寶的氣時,是否想過是自己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呢?

別讓孩子用眼淚控制父母

面對孩子經常哭鬧、鬧彆扭的情況,父母應選擇妥協,還是堅持自己的管教立場?當孩子越哭越大聲,連帶影響父母的情緒高漲,有時難免出現言行失當的管教方式,然而,即便能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孩子真正的問題還是...

孩子動不動就哭?三步還你一個聽話寶寶

當媽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哭鬧。在丁香媽媽育兒交流群內,經常能看到爸媽手足無措地來詢問:孩子想要什麼玩具,家裡人不能馬上給他的話,他就會大哭,直到拿到玩具為止,怎麼辦?孩子稍微有點不順心,就坐...

想不到,肯定句的教養力量!

「你再不聽話就不准看電視」、「你怎麼這麼大了還不會自己吃飯?」「你怎麼說都說不聽,真糟糕」。爸爸媽媽們檢視一下自己平常與孩子的對話中,有沒有不時出現上述這類條件式、威脅式以及負向否定的語氣和語言...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看到3、4歲的孩子滿地打滾,撒潑,哭鬧,相信很多家長和幼兒園的老師都感到特別抓狂,感覺要被孩子弄瘋了,心裡感嘆,這娃娃整一個混世小魔王呀!其實呀,這是我們小寶貝的叛逆期來啦, 孩子在2-4歲時,...

小孩不壞只是愛生氣

頂嘴、漫不經心、動作慢、耍賴、說謊……許多家長,每天一起床,就要和孩子的這些問題奮戰,搞得筋疲力竭。這些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說破了嘴,孩子今天改了,明天起來又像是得了失憶症,故態復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