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動手、脾氣比父母還大?寶媽不好好引導會毀了小寶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多數媽媽私下裡都在討論:為啥孩子小時候都特別乖,一長大就不可愛了呢?喜歡耍賴,哭泣甚至動手打人,簡直是一隻被情緒控制的「小魔怪」。

其實,發生這些並不是孩子不可愛了,而隨著慢慢長大,他們的需求更多,想要表達的東西也更多,可他們不懂得如何去表達。

需求與表達不平衡時,孩子們就會以其認為最有效的方式來表達,比如攻擊別人、摔打東西、哭泣等等方式來表達,於是不經意間,孩子就成為了成人眼中表現「惡劣」的小小攻擊者。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有育兒專家提出了幾個方法給家長來引導孩子:首先,通過示範、遊戲、繪本等形式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其次,絕不使用家暴,做好的榜樣;教養方式盡力保持一貫性和一致性;多給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但不強迫;不溺愛嬌慣,避免孩子以自己為中心;最後,多多引導孩子參加體育鍛鍊,釋放動能等。

然而,千條萬條建議,其實搞定孩子的壞情緒很簡單,歸納起來不過兩點:一是,以繪本引導比再多教條的管教都管用;二是,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基礎。

那就從繪本開始引導孩子吧!


小手作用大

《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糟糕,小寶寶又動手推人了,怎麼辦?別急,我們來和寶寶聊聊天吧,一起打開繪本《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聊聊「我們的小手的作用」吧!

平時,寶寶的小手可以做什麼呢?可以和新朋友握手,可以揮起小手打招呼,也可以寫寫畫畫大顯寶寶的創造力。

是的,寶寶是小手的主人,快讓你的小手撫摸媽媽的臉,握緊爸爸的大手,但發脾氣時可就要管好它們哦!因為,我們的「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繪本以簡單清晰的語言,配以輕鬆可愛的繪畫風格,讓孩子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小手,原來手的作用這麼多。

當孩子遇到事情發脾氣動手打人或扔東西時,不妨輕輕地提醒孩子: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哦,我們看看我們的小手現在可以做什麼好嗎?

請相信,這「溫柔但肯定」的句子一定比那句「嚴厲且專橫」的「住手,不然……」對孩子更有效!


原來我們有這麼多情緒

《西卡的心情》

經常會遇到一個場景,孩子一旁撕心裂肺的哭著拉扯媽媽的衣服,一邊是媽媽忍不可忍想要暴怒的心情。

每到這時,我都很想去抱抱孩子,然後問一句:是什麼事情不開心嗎?很多時候,孩子情緒激烈甚至動手時,大多數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去釋放自己的情緒,而父母也忽略了適時地引導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去處理。

其實每個孩子都像繪本《西卡的心情》里的西卡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心情:開心,生氣,悲傷,害怕,吃驚,自豪,緊張,失望,羨慕,喜歡,愛……,當孩子跟隨著西卡去體會各種情緒時,漸漸地能夠清晰地辨認自己的情緒,繼而他能更快地學習去處理自己的情緒,並能得到外界更有效的反饋:

當他正確地表達開心的情緒時,會感染到身邊的人。

這樣孩子會逐漸建立一個很好朋友圈,成為「正能量」的使者;當孩子生氣、悲傷等不好的情緒,孩子可以學著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動手時,父母的引導又成功了一步,此時父母若能給孩子合適的引導或反饋,比如輕聲問他們:「那你現在要不要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如此,將收穫有效的親子溝通;最後,如果孩子能正確地辨認自己的情緒,好的或不好的情緒,自己深刻體驗過,那麼他會對別人的情緒表達更為理解,即更具同理心,這樣,孩子會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把情緒裝進瓶子裡

《我的情緒小怪獸》(The color monster)

有段時間,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時常會做「情緒遊戲」:

「你現在的情緒時是什麼顏色的呀?」

「紅色的憤怒」

「是嗎?要把憤怒放進瓶子裡嗎?」

「好」

「請說下你憤怒的原因,憤怒就可以裝進瓶子裡了」

「我覺得……」

當我們都情緒遊戲玩完時,再問孩子,你還憤怒嗎?孩子搖搖頭:都快忘了什麼事情憤怒了!

這個「情緒遊戲」就是我們在讀完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後,學著小魔怪設計的一個遊戲。

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是一本立體書,立體的剪裁,豐富的色彩,讓小魔怪活靈活現。

首先,隨著情緒變化,他成為了一隻顏色混亂的小怪獸,之後他學著將情緒歸類,綠色的平和,紅色的憤怒,藍色的憂鬱……每個情緒對應一個顏色與場景,例如平和,對應著綠色與盪鞦韆的平和,當孩子看到,立即能感受到鞦韆上的小魔怪平靜悠閒的心情,也很快對應出自己的情緒,繼而辨別與表達自己的情緒。

不得不說,這隻情緒小魔怪,是孩子們不錯的情緒小幫手。


拳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不是那樣,是這樣的!》

你一言,他一語;你一推,他一打……孩子們經常就是這樣一言不合就開始爭吵、出手,原因很簡單——孩子們只是觀點不同而已。

這不,有三個小動物也一樣。

繪本故事《不是那樣,是這樣的!》里,他們為石頭高樓倒塌的事吵成一鍋粥,都在嚷著:不是那樣,是這樣的!但誰也不願意耐心聽其他人講,他們都覺得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相,甚至還大打出手。

直到最後,一隻在高高大樹上看到一切的松鼠站出來,才道明了事情的全部經過。

「媽媽,是不是就是你經常告訴我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是的,孩子,「對於很多一件事,我們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真相』就不同。

隨著故事的發生的結尾,孩子明白了:大家在一起,需要的溝通想法,而不是拳頭,因為拳頭是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出門就要抱,是依賴心太重嗎

本周問答時間到囉!我與各位聰明的爸媽一起解決5個問題孩子一發脾氣就扔東西、打滾,怎麼辦?如何科學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孩子出門玩要大人抱,家長該如何回應?如何培養孩子拾金...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看看專家怎麼說!

編輯說:我家孩子老愛打人怎麼辦?想要人家玩具,人家不給就動手打。沒啥事也會突然打。高興了也可能打。有時候動不動會說:「打死你!」……上面的問題,你有沒有遇到過?是不是覺得很頭疼?最讓人頭疼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