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一直哭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入園的第一個月,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開始集體生活,往往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出現哭鬧、情緒不穩定的現象,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分離焦慮」。

有的孩子入園幾天後就能適應,有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哭一會,和小朋友玩一會就好了,還有的孩子會哭足一整月甚至更久。

轉眼入園已經快一個月了,孩子是否從初來園時的哭鬧、不適應,到現在的慢慢適應並漸漸融入集體?搜狐母嬰在這個入園季採訪了嫣然天使兒童醫院的語言治療師、心理專家陳邦綺,為廣大家長們帶來「孩子入園一直哭怎麼辦」這個話題。

本期嘉賓:陳邦綺,畢業於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

現任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兒童語言治療師



曾在台灣從事

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學生評估及治療,

教師特殊教育培訓及家長親職教育。

擅長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評估及治療、自閉症兒童/多動症兒童的評估及治療等方面。

面對幼兒園入園時的分離焦慮,這幾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分離焦慮這件事情,最主要是孩子要跟家人分開一段時間,這件事他非常的不習慣,所以就會緊張,不知道怎麼辦,他就會用哭的方式來表達。

其實有一些方法可以參考。

第一, 跟孩子預告,講一些幼兒園裡面的生活

可以做一些什麼事兒,有什麼吸引他的東西,或者是隔壁的姐姐去上幼兒園很好玩,我們以後跟她一樣一起去好嗎?給孩子一些健康的觀念,讓他不會覺得上幼兒園很恐怖。

有一些吸引他的點,讓他有一些期待,通常這個時候小朋友的意願會比較高。

第二, 帶孩子看一下幼兒園的環境,校園有一些設施,好像很有趣,實際看到這裡有一些好玩的。

我們目的是讓他練習、熟悉不一樣的環境,他熟悉了之後下一次再帶他去,下一次再帶他去,到了上學的那個時候,他就不會覺得奇怪,也不會覺得好象你們要把我丟在這兒,這是一個環境熟悉的方式。

第三, 培養孩子的社交經驗

我們會看到,平常生活裡面跟很多人互動的小孩,對於上幼兒園這件事情就比較容易適應。

我有一個朋友,他們家做生意,所以他自己的小孩每天坐在那個店裡面跟他進進出出的、跟客人打招呼,他很習慣看不一樣的人。

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適應力非常快。

另外一個是生活自理的能力,比如說像吃飯、喝水、上廁所,自己跟老師說,這些能力他是不是足夠?同齡群體生活的經驗是不是足夠?有些孩子接觸的就只有家裡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而已。

他去幼兒園看到這麼多人,就有一點嚇壞了,他根本搞不清楚、也無法聽進去媽媽現在說什麼,那個狀態是完全呆住的。

這樣的話,小孩一定是哭哭鬧鬧的。

所以家長要讓孩子的群體經驗多一點、接觸的人多一點,當他在看到人多的地方的時候,當然適應力會比較好一點。

第四, 帶孩子熟悉班裡老師、小朋友

媽媽可以帶著孩子,去單獨認識一下老師,告訴孩子這個是什麼老師,她人很好喔,專門帶小朋友玩遊戲,要怎麼玩,你要注意聽喔。

然後,家長可以繼續幫助孩子多交小夥伴。

問孩子有沒有好朋友啊、什麼東西好玩,跟他多聊聊這方面,可以知道他在想什麼。

通常來說入園後,如果他在幼兒園裡面有朋友,對老師又放心又安心,這個小朋友基本上對於入園抗拒就不會那麼大。

當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時候,任由他哭幾天可以嗎?

初入園的時候孩子會哭是正常的,家長就是要慢慢淡化「哭」這個問題,給孩子心理上的時間緩衝,把專注點放在幼兒園有什麼好玩的、什麼東西你可以去試試看,給孩子一個比較健康的方向。

一般來說,哭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會用有效的方法,讓孩子慢慢適應,哭的時間會慢慢縮短,家長先有心理準備,每一個小孩程度不一樣、適應的速度不一樣,也許幾

天、幾周,也許幾個月, 建議家長不要和別人做比較,關注自己的孩子

這種

比較只會讓家長的焦慮變的更高,孩子更緊張,反而更抗拒去幼兒園。

通常觀察哭的時間有沒有縮短

朋友的互動、和老師的信任有沒有增加,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指標。

如果哭的時間慢慢有縮短就說明孩子適應能力在增加,這是個好現象,就不用擔心了。

在台灣, 另一通常的做法是家長跟老師做討論

因為幼兒園老師有經驗,她們一定會有一些方法,可以協助小朋友適應。

如果你覺得小孩適應能力比較慢、是比較害羞的那一種,或者抗拒會比較強的那一種,就先告訴老師,我的小孩會有一些什麼狀況,我跟老師怎麼配合好?老師都會有一些策略的,每一個學校的老師做法有可能不同,建議跟老師商量好。

另外,有時候爸爸媽媽自己捨不得,擔心、會離不開。

實際上如果爸爸媽媽一直在那裡,小朋友反而就會一直哭,就會一直處在那樣的情緒裡面,很難轉移。

這樣對小孩的適應能力培養上其實不好。

家長可以跟老師搭配,什麼時候要離開,什麼時候要跟小朋友講些什麼話,什麼時候多陪他一下,協調好。

採取正確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目前就我的經驗上來說,小孩的安全感不是來自天天抱著他、或者天天說他好,這種小孩不一定真的有安全感。

有幾個簡單的方法,實踐後覺得有效的。

第一, 孩子表現做好事的時候,特別去關注他,而且跟他講出來,哪裡做得好,講得具體些。

小孩心裡就會知道你真的有看到我好的地方,他就會覺得我對你有信任感。

比如小孩他自己玩完玩具,他要把東西收起來。

在我們沒有提醒的狀況之下,他自己去做這件事了,那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行為,這個時機點就很好:「你自己收,你很棒,你會啦!」這時候小孩就會收到說,你關心我,你有注意我做了哪些事,而且講得是具體的,表示你真的有看到。

這個時候他就會明白我真的有放一些心意在你身上,他其實就會收得到的。

類似這種方式的關係培養,品質上是比較好的。

第二,每一天花一點時間,單獨跟他相處、跟他聊天。

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信任感,或者聽他說了解他在想什麼。

不管孩子講什麼,只要他這種情緒抒發的狀態,家長先暫時放下一些批評跟一些判斷,先去了解他:原來孩子在想這件事情、原來你跟你的朋友發生了這件事。

讓他明白我們在聽他說話,然後讓他明白我願意聽你講話,這樣子的過程裡面,他會收得到那一份關心。

別以為你的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清楚的很。

第三,我發現什麼都說「好」、什麼都順著的家長,小孩一定缺乏安全感。

反而是規則很清楚、很穩定的那一種互動關係,安全感是比較穩定的

比如說你跟孩子約好,吃飯的時候我們都在餐桌上吃,小孩就會慢慢的學會這件事情,如果有的時候你在桌上吃,他要看電視吃,這時家長沒有堅持的話,小孩心裡就會覺得你的規則就是這樣,好象一下子這樣可以、一下子那樣也可以。

到底哪個是對的,哪一個是好的,哪一個是不好的?這時候孩子反而會對我們的角色開始有一些很不安的感覺。

如果我們每次都是一樣的:「沒用喔,我們吃飯先吃,在這兒吃,吃完了以後我們再看。

」然後他就會明白,就是在這兒吃,每一次規則都一樣,他就會形成很穩定的安全感。

每一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所以有的時候您試試看,有的時候有效,有的時候需要稍微調整、微調。

覺得對孩子做了以後,的確他有進步,那這樣子最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孩子從拚命抗拒到愛上幼兒園,你只差6步!

導讀當入園的新鮮感過去,真正的「分離焦慮」到來了!小編的朋友圈已經被寶貝們哭著拒絕上幼兒園刷屏了!看著寶貝們聲嘶力竭、痛哭流涕,爸媽的心都碎了!這個入園焦慮期對孩子和家長都是極大的挑戰,爸爸媽媽...

寶寶呀,你入園多久才能停哭呢?

在每年的開學初,都會迎來一些新入園的寶寶。這時對於年輕的爸爸媽媽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精神折磨」,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寶寶能否適應幼兒園生活?對於寶寶家長的這份擔心,我非常理解。對於新入園的寶寶來...

上幼兒園寶寶哭鬧怎麼辦?

馬上即將迎來新的寶寶入園,寶寶對幼兒園是新奇的、恐懼的、未知的,同樣很多家長也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會不會適應新的環境,老師是否負責,寶寶在幼兒園是哭是鬧,有沒有按時吃飯等,這個是很多新生家長所擔心的。

最全最實用的幼兒園入園準備寶典,家長速轉

對孩子來說,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離焦慮」是在剛入幼兒園時產生的。剛入園的時候,有很多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總是哭鬧甚至拒絕吃飯。爸爸媽媽們怕委屈了孩子,捨不得孩子哭鬧成那樣...

寶寶得了分離焦慮怎麼辦?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家寶寶一離開自家就哭鬧不行,一方面是寶寶對離開父母有一定的不安全感,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家寶寶其實得了兒童分離焦慮,那麼我們大家又該如何避免寶寶變成分離焦慮呢...

分離焦慮如何緩解 聽聽專業人士怎麼說

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愛哭鬧,家長平時該怎樣引導孩子,接送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怎麼能讓孩子儘快度過分離焦慮期……這是家有剛入園寶寶的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對此商丘市第三幼兒園園長趙玉超給家長一...

寶寶入園一般要哭鬧多久

在每年的開學初,都會迎來一些新入園的寶寶。這時對於年輕的爸爸媽媽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精神折磨」,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寶寶能否適應幼兒園生活?對於寶寶家長的這份擔心,我非常理解。對於新入園的寶寶來...

孩子入園一直哭怎麼辦?

孩子入園的第一個月,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開始集體生活,往往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出現哭鬧、情緒不穩定的現象。有的孩子入園幾天後就能適應,有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哭一會,和小朋友玩一會就好了,還有的孩子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