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林語言教育:如何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除非有退滯的傾向,否則兒童的天性會勇往直前、生氣勃勃地尋求獨立,兒童爭取獨立的過程,始於生命之初,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引領著他去達成目標,這股力量就是天賜的動力。

那麼孩子是如何獲取獨立的呢?讓孩子獨立是很自然的過程,成長發展就是獨立的逐步獲得,孩子1歲半以後,自主意識開始產生,比如想要自己穿衣、走路、拿玩具等,渴望證明自己的能力。

這時候如果父母放開讓他們獨立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肯定他們就能培養他們的意志力,讓他們獲得自主感,發現自己有能力做很多事情。

「孩子的獨立是一種生理狀態,一種由發展過程而引發的變化,自然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自然也把獨立賜予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了解孩子的發展特徵,遵循孩子的自然發展順序,不去阻礙孩子自由發展與探索,這本身就培養了孩子的獨立。

如果父母一味包辦,孩子想做卻做不了,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自我懷疑,我們經常能看到三四歲的孩子被全家上下照顧的體貼入微,但脾氣卻很差,一言不合就發火,本質就是孩子的自我意志被壓制而產生的羞愧和憤怒的情緒。

更有孩子因為父母長期包辦,養成了依賴心理,認為自己無法獨立完成事情。

這樣的情緒會逐漸形成孩子性格的一部分,並對日後的生活持久地造成影響。

「餵他吃,幫他穿,這種貼身保姆式的服務很省心,但是危險的,因為堵住了孩子生命發展的出路,也造成了生命發展的阻礙。

所以,讓孩子親力親為、給予一定探索的自由,並不是可有可無、以後長大自然會的事情,他的性格一旦養成了,再想改變就很困難了,想必有此經驗的家長一定深有體會。

可以試問下自己:我真的想讓孩子獨立嗎?究竟是孩子離不開我,還是我離不開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一、愛與尊重是獨立性的前提

我們給孩子的愛與尊重應該是無條件的,不要說「如果你不......我就不愛你了,不要你了」。

我們可以表達不認同的想法,但需要接受孩子的感受,這給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我的。

外在的世界是家庭的延伸。

二、 了解孩子的發展過程不可缺失

一歲左右的孩子,在邁出人生中獨立行走的第一步時,心中充滿了好奇和喜悅,這是孩子身體獨立能力的展示。

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

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可以使用第一個人稱代詞「我」,這標誌著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

孩子開始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並增進與周圍環境的積極互動,是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的關鍵時期。

這時,家長要主動為孩子營造環境,在父母的監護下,讓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

隨著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動協調能力的提高。

到了三至四歲,就可以鍛鍊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而後逐漸讓孩子學會收拾床鋪、飯桌等。

三、 鼓勵孩子多進行自主性動作

當孩子反抗別人代勞時,也就是他第一次有意識地在爭取獨立,當孩子表達出想自己做的意願時,給孩子機會去嘗試。

四、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培養初步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孩子可以做的時候,你再給予孩子幫助,那就是多餘的,是一種阻礙。

遵循這樣的原則教育孩子就能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

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父母可以啟發他們自己開動腦經去想、去尋求答案。

五、 尊重孩子意志的發展、培養孩子精神上獨立性

從兩歲起,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引導和幫助下,逐步學會自己吃飯、穿衣、睡覺、收拾玩具等,在這個過程里,孩子從不會做到逐漸學會做,從做得不像樣到像模像樣,是必然的規律,也是必經的過程。

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儘量尊重孩子的意願。

培林語言教育提醒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個逐漸形成的過程。

首先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與尊重,使孩子內心充滿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耐心等待孩子完成,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溫暖的懷抱。

我們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耐心,孩子也會回報我們獨立和陽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早教育兒:父母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更獨立!

蒙台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獨立包括獨立的意識和獨立的能力。一個孩子長大後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具備獨立思考、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以獨立為基礎,才能應對各種挑戰

教育孩子要學會適時「放手」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在中國,很多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成績、培養各種能夠「不輸在起跑線」的技能上面,而忽略了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導致一部分孩子自理能力差,沒有責任心,無法獨立思考問題或者克服...

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你能管一輩子嗎?

歡迎來到眾可微教育,點擊右上方可以訂閱關注哦,關注有驚喜。眾可微教育獨創「微教育理論、方法體系」,並以「每天專注一微步、孩子快樂奔優秀」微教育思想為基礎,與眾多專家、家長一起,為天賦兒童快樂成長...

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徐莉莉編者按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很多孩子都「十指不沾陽春水」,生活中容易依賴他人,遇到困難就躲避,缺乏獨自面對問題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百弊...

孩子上幼兒園還是不獨立?快來看看吧!

當幼師久了,我們就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每次進行手工活動、操作活動的時候,總會有些小朋友會說:「老師我不會」、「老師你幫我做」,「老師幫幫忙」,其實要做的都是很容易的。可是那些幼兒卻只是站在邊上,...

育兒寶典:6招培養1~3歲寶寶獨立自主好習慣

孩子在一歲左右,邁出人生中獨立行走的第一步,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由此萌芽。兩歲以後,孩子開始學習使用第一個人稱代詞「我」,這標誌著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的初步發展。慢慢地我們會看到,隨著孩子的一...

從《楚喬傳》中,你看出什麼了嗎?

一度熱播的《楚喬傳》不僅深受廣大我國觀眾的喜愛,甚至被翻譯成俄語版,受到廣大俄羅斯群眾的追捧。直至現在還保有餘溫。在小艾看來,這些火出國的影視劇,不僅僅是因為劇情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能給人帶來更多...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如何做

【康Q母嬰網原創稿件,歡迎轉載但需註明出處】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有很大的關係,想讓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成長,獨立性的培養很重要,如今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了,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只要一個...

培養獨立的孩子!

「除非有退滯的傾向,否則兒童的天性會勇往直前、生氣勃勃地尋求獨立,兒童爭取獨立的過程,始於生命之初,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引領著他去達成目標,這股力量就是天賜的動力。孩子是如何獲取獨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