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孩子發燒,一定要避開的8個誤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有6個月了,早上一起來就有發燒的情況,剛才量了溫度,都已經快39度了。

我不想給寶寶吃退燒藥,怕對身體造成副作用,有什麼其它的方法可以降溫嗎?這是很多媽媽們心中的疑問,擔心吃藥有副作用,又害怕寶寶過度發燒影響身體健康,整個人都已經慌亂了。

看來,有必要為大家介紹一些寶寶發燒的處理誤區了,讓媽媽們了解更多的常識。

誤區一:發燒了直接輸液退燒快

實際上,是否需要輸液並不是根據體溫高低或發熱持續時間長短來決定的,而是針對引起發熱的病因而定的。

一般情況下,只有非常嚴重細菌感染或者脫水等情況下才需要輸液治療。

其實,關於孩子發燒我們存在的誤區還有很多,老輩很多的處理方法也不是非常的正確。

孩子發燒了,千萬別迷信一些網絡上所謂的神奇退熱方法,也別聽老人的建議給孩子蓋厚被子捂熱發汗來退燒,這些方法對於寶寶發燒都是不可取的。

誤區二:發燒就立刻想辦法退燒

很多家長一看見孩子發燒了,第一反應就是想辦法給孩子降溫,而且總是習慣性把物理降溫當做首選,認為這才是最安全有效的做法。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識,希望寶媽們能夠引起重視。

(1)鼓勵孩子多喝溫水,最好是少量多次的喝,不愛喝白開水的孩子也可以喝稀釋後的果汁等液體。

(2)給寶寶進行擦浴或洗浴建議用29.4℃-32.2℃的溫水(最好不要高於37℃)。

千萬不能用冷水或酒精,這會讓孩子非常不適,甚至有可能引起孩子顫抖導致體溫升高;熱水擦浴也不適合,這也會升高體溫。

(3)如果孩子只是低熱而且精神很好,並不需要急於想辦法退熱;

(4)當孩子發熱時出現發抖、手腳冰涼的跡象時,應該給他多蓋一層毯子或穿厚一點。

(5)如果孩子體溫超過了38.5℃而且出現明顯不適感,應該首選藥物降溫;

(6)中暑容易與發燒混淆,中暑是因為周圍環境過熱導致的,降溫時應該採取冷水擦拭的方法。

(7)酒精擦浴、冰袋冷敷的降溫方法不建議採用。

退熱貼並無實質退熱作用,如果寶寶抗拒不建議強行貼上;

(8)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很多,減少衣物、不要蓋得太厚、夏季開空調或電風扇降低室內溫度才應是首選。

誤區三: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

「小孩子發燒得趕緊降溫,不然會燒壞腦子的」,這樣的說法大家都經常聽到老輩們說起?事實上,沒有證據表明發燒能燒壞腦子。

一般來說,41℃以下的發燒並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的。

誤區四:降溫不及時容易導致熱性驚厥

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寶寶發燒了如果不及時給孩子降溫很容易導致熱性驚厥。

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1)沒有充分證據顯示退燒藥可以降低熱性驚厥的風險。

(2)單純的熱性驚厥一般不會引起大腦損傷、神經系統疾病、癱瘓、智力障礙或死亡,而且大約98%的熱性驚厥患兒不會發生癲癇。

(3)熱性驚厥的誘發因素雖然是發燒,但這種驚厥的發作往往帶有家族遺傳性,而且一般在發熱開始的幾個小時內發生。

(4)發生熱性驚厥還與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發病年齡6個月至3歲較多見。

一般等到孩子5歲以後,就極少再發生熱性驚厥了。

(5)並不是說體溫高就一定會導致熱性驚厥,有些寶寶發熱不到38.5℃時就有可能發生抽搐,而有些寶寶即使體溫超過40℃也並不會發生抽搐。

誤區五:孩子發燒肯定是感冒了

孩子發燒肯定是感冒了?不得不說,這個說法實在有些幼稚了。

其實除了感冒,還有很多種疾病都有可能會引起人體發熱,比如肺炎、中耳炎、手足口病、急性喉炎、皮疹、流行性腮腺炎、泌尿系統感染、急性胃腸炎、腦膜炎等,另外孩子出牙時或注射疫苗後也有可能會出現發熱的症狀。

誤區六:體溫超過38.5℃必須馬上吃退熱藥

一般來說,國內醫生們一般都建議腋溫超過38.5℃時使用退熱藥物。

(1)是否吃退熱藥最好綜合參考孩子的精神狀態和症狀表現。

如果他體溫39℃,但能吃能喝能玩,而且精神和往常一樣,那也並不需要著急用藥。

(2)3個月以內的寶寶只要體溫超過38℃,應該立即就醫;3個月以上的寶寶出現發熱,一般建議服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熱;6個月以上的寶寶需要藥物降溫的話,建議服用布洛芬。

(3)不建議叫醒孩子吃退熱藥。

還有的媽媽,孩子夜間發燒時,如果測得的體溫超過了38.5℃,儘管那一刻孩子已經睡得很香了,也非要想方設法把孩子叫醒餵退燒藥,其實大可不必。

因為服用退熱藥的目的其實是緩解發熱帶來的不適,如果他睡眠很好說明發熱並沒有讓他很難受。

誤區七:發燒對身體有害

大家需了解,發燒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種症狀或體徵而已。

其實,發燒是許多疾病初期的一種防禦反應,可以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發燒對人體是有利的。

因為發熱可以刺激身體某些防禦機制,從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對人體的侵襲,也就是說發燒有利於孩子病情的恢復。

但是持續高熱會造成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的調節功能失常。

誤區八:量體溫首選水銀溫度計

大多數人總認為水銀溫度計最精確,所以應該是孩子發熱時量體溫的首選。

實際上,包括美國兒科學會在內的很多國際權威機構都不再建議使用水銀溫度計了。

因為水銀溫度計在使用時一旦破碎,裡面的水銀揮發後很容易被人體吸入,從而導致中毒。

(1)在孩子不太配合量體溫的年齡階段,建議選擇耳部紅外體溫計。

(2)電子體溫計安全、準確、測溫速度快、易讀取,相對水銀溫度計來說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但是這種體溫計只適合測量口溫、肛溫和腋溫,如果是小寶寶的話顯然不太適合。

溫馨提示:當孩子出現發燒的情況後,媽媽一定要緊張,不要慌亂,積極的採取物理降溫措施然後將寶寶帶到專業正規的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切勿拖延以免誘發其它的疾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發燒了應該怎麼處理呢?

當寶貝發燒的時候,你第一時間該怎麼做?物理降溫?吃退燒藥?立馬送寶貝去醫院?出現症狀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在家可以做的家庭急救有哪些?寶貝發燒有很多種情況,每種情況下採取的措施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為...

孩子發燒的十大誤區,你犯過幾個呢?

發燒是孩子最常見的症狀,是父母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流言和傳說的集中地,孩子的發燒分高燒和低燒,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發燒,今天就說一說孩子發燒時家長走過的一些誤區,看看你們都犯過幾個?

寶寶發燒捂汗危害很大 寶寶發燒的正確退燒方法

長輩會告訴年輕的父母,只要為嬰兒捂捂汗就可以退燒,這是真的嗎?其實,寶寶發燒捂汗不僅不會退燒,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加快哦,是不可取的。寶寶發燒捂汗危害大寶寶只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感冒發燒,因為家長...

關於孩子發燒,太多媽媽走入了這8個誤區!

文/俏媽「寶寶6個月了,一大早起來突然就發燒了,剛量了體溫都快39℃了,人也很沒精神的樣子。我不想給她吃藥,怕有副作用,請問有什麼特效的物理降溫方法嗎?」這是一位年輕寶媽給我的微信留言。我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