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冰:怎麼幫助孩子習得社交技巧?同伴關係系列之四 | 青禾旅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青 禾 旅 讀
育兒育己,學以致用
歡迎加入討論群
請在公眾號中回覆:入群
每個父母大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社會技能、和諧的同伴關係。
可是,孩子的社交技能,到底是怎麼習得的?父母可以為此做什麼?不該做的,也許和該做的,一樣重要。
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前幾篇,請點擊標題如下:
本文作者冰冰,攜專業背景和教養經驗,將帶領線上學習小組,細水長流,將理論回歸生活。
參與方法見文末,或點擊「閱讀原文」(因本職工作安排,起始日期改為5月9日)。
孩子的社交技巧是怎麼習得的?
文 / 冰冰
良好的同伴關係,有助於兒童獲得熟練成熟的社交技巧。
可是,只靠孩子,這真的會發生嗎?是怎麼發生的呢?在少子化的家庭,父母們因為缺少機會看到這一學習過程的細節,難免心裡忐忑。
社會學習,常常在同伴交往中發生
以下是三個女孩在鞦韆架旁邊的一段對話,下面分別用年齡指代。
5歲:我想玩鞦韆。
3歲:我才不下去呢。
(坐在鞦韆上,語氣不友好)
4歲(在鞦韆上)不說話。
5歲:哼,那我不跟你們好了。
(語氣不友好)
3歲:不好就不好。
4歲:小姐姐,你跟我們說一會兒話我就下去,讓你玩鞦韆。
5歲:好吧。
(4歲把鞦韆讓給5歲,5歲高興地坐上了。
)
3歲:(和5歲一起盪鞦韆)小姐姐,你的裙子真好看。
4歲:這是什麼裙子啊?是衣服上的嗎?是棉的嗎?
5歲:這是公主裙。
三人一起大笑。
這個過程中,4歲的孩子給3歲孩子做了一個社交示範:她讓5歲的孩子跟自己說說話,得到對方肯定的回應,即意味著已經是朋友了,就一起玩。
3歲孩子由衷地誇讚5歲孩子的裙子漂亮,也加入了談話,儘管以她現在的水平還無法和小朋友在此種情況下合作,但她很認真地觀察了這一過程,待日後複製或表現出類似行為。
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所說的「社會學習」:觀察榜樣的行為,如果看到榜樣的行為引發了好的結果,將在日後效仿這一行為;如果看到榜樣的行為引起了負面結果,比如受到懲罰、受傷,則日後不出現這一行為。
「社會學習」常常是在同伴交往中發生的。
父母能起什麼作用?
家長以三種方式在孩子的同伴交往方面發揮著作用:
-
身教勝於言傳。
父母的社會化策略會影響到兒童在同伴關係中的地位,即父母如果是善於社交的,孩子會從父母身上習得這些技巧。
-
父母對於兒童在同伴中如何交往有明確的指導。
即直接指導孩子以適當的方式與他人遊戲、玩耍,並且支持和維護著兒童與其他同伴已經形成的人際關係。
-
父母是孩子社會生活的管理者。
父母為孩子和其他兒童提供接觸機會,而且在孩子如何與其他兒童交往、交往的深度以及和什麼人交往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主動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第二和第三個方面如果介入太多,有時會起到反作用。
對孩子與同伴的交往,母親如果幹預或插手越多,孩子在同伴中越難以發展他們的社會技能;而如果只是偶爾對孩子的同伴交往適當干預的母親,他們的孩子往往表現出更強的社會能力。
家長不該起什麼作用?
一、插手太多,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和內在動機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正在玩鞦韆的孩子家長勸孩子把鞦韆讓給等待的小朋友:
「你再玩10下,然後讓給那個小朋友,好不好?」孩子搖搖頭。
「故事書里怎麼講的?要跟小朋友分享。
小兔子把鞦韆讓給了小狗,你也應該把鞦韆讓給小朋友啊。
」孩子猶豫片刻,搖搖頭。
或者孩子依依不捨地從鞦韆上下來,家長趕緊給予孩子肯定。
孩子A去B家做客,B不願把自己的玩具跟A分享,B的媽媽很尷尬,便遊說B把玩具借給A,A一看B的家長支持他玩玩具,便急的上來拿,B越來越固執,最後哭起來。
以上是家長急於教孩子分享的兩個例子,這樣的時刻,父母越是著急,孩子往往越是牴觸,如果發生的次數多了,很有可能孩子一看見小朋友過來就會緊張,生怕失去玩具的所有權,常常被強迫分享的孩子往往對小朋友持「敵意」和「防禦」的態度。
其實,孩子不是通過道德說教來學習社交行為的,而是通過社會學習和嘗試錯誤來學習的。
而開篇的例子中所講的社會學習不是即刻發生的,發生的時間通常是延後的。
孩子需要足夠多的觀察,將因果關係印在腦子裡(姐姐把鞦韆讓給小朋友,小朋友很高興,跟姐姐和我玩),以及有足夠的安全感(即使把玩具跟小朋友分享,我也不會失去它)和足夠的勇氣、表達能力時才會表現出同樣的行為。
家長過多的干涉則會破壞孩子的模仿動機,因為孩子本能地要求自主,被強迫的「分享」和發自內心的「分享」帶來的感受絕不相同。
二、指導太多,孩子反而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對媽媽說:某某推了我一下,他是個壞蛋,我要推他一把。
媽媽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孩子的報復心這麼重,難道縱容他這樣?
這是家長常見的苦惱,其實不妨把問題還給孩子:如果你又推他一把,他會有什麼反應呢?他會難過嗎?還是生氣?他會打你嗎?還是告訴老師?如果他打你,你打算怎麼做呢?他告訴老師的話,你準備怎麼做?
如果孩子堅持要報復,其實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因為面對對手,孩子往往會迅速地對雙方實力進行衡量,未必會真動手,倘若真的要動手,你也可以告訴他你不贊成他打人,但也不會制止他(共情),讓他自己做決定。
經過這樣一番折騰,孩子往往氣也消了大半,最後通常是不了了之。
倘若孩子真的堅持要報復其實也不妨讓他嘗試下,讓他看到自己行為的結果。
直接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做,是最簡單的方式。
但孩子無法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思考,下次有問題還是會跑過來問你該怎麼辦,這就是越俎代庖。
因而在處理同伴關係時,一定要讓孩子成為解決問題的主體,鼓勵他們動腦筋、想辦法,家長可以提供建議,但不要斬釘截鐵地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三、孩子用想像和遊戲的方式交往,家長往往無法掌握,引起焦慮。
放學回家的路上,3歲坐在安全座椅里,4歲在她旁邊,4歲把口罩給3歲戴上。
3歲不肯:「你都打著我了!討厭鬼!我不讓你上我家了。
我讓汽車撞你。
」
4歲:「那你也不能上我家,不能吃我媽媽做的蛋糕、還有餅乾了。
」
3歲氣得一揮手,碰了4歲的耳朵。
4歲:「我討厭你。
我要把你切成一塊兒一塊兒的煮了。
」
3歲也不甘示弱,兩個人大吵起來,都傷心地流了眼淚。
媽媽覺得頭大,正在考慮要怎麼介入,4歲指著安全座椅上的卡扣,對3歲說:「我給你把這個解開吧。
」(其實解不開)3歲笑了,說「好啊。
」
兩個人哈哈大笑起來,立馬合好了。
這就是孩子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時是無厘頭的,但這種方式極其有效。
但對成人來說,似乎缺乏邏輯性,但非常有效,在類似情境下還會重複出現。
比如上面的兩個小朋友,又一次在車裡起了爭執,3歲發了脾氣。
4歲看著她,突然說:「我把這個(安全座椅的卡扣)給你解開,讓你坐到大座位上吧。
」 3歲笑起來,4歲也跟著笑了。
可見,4歲已經知道,在這種情境下,用什麼的方法來跟對方溝通是最有效的。
這種方法是在互動中偶然獲得的,這同孩子的主要撫養人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安撫孩子是一樣的,所有的策略和方法都是源於對具體情境的分析和對對象的了解。
只有這樣的社交技巧才不是僵化的教條。
孩子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我們成人無法進入的,我們只能嚮往,無法達到。
最有效的社會學習,是在同伴關係中完成的,我們無法越俎代庖。
(未完待續)
冰冰有理
學習小組招募
-
我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會不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
孩子不懂感恩,我幫她梳辮子,梳完她說不好看,又哭又鬧還打我,我該怎麼辦?
-
教孩子寫字,他怎麼都分不清3和8,5和6,是他太笨,還是我的教學方法不對?
-
孩子每天早上穿衣服都很磨蹭,如果我不督促,一個小時她最多能穿上小內褲,我該怎麼辦?
你有這樣的疑問嗎?
每天10分鐘,跟冰冰學點幼兒心理學,讓理論回歸生活。
冰冰將從學前兒童心理學和教養實踐出發,綜合運用講授、案例分析、作品分析等方法向你呈現幼兒心理世界,用最簡明易懂的方法,帶你衝破養育孩子的迷霧。
21天形成一個新習慣
知識引發思考,思考帶動行動
你將獲得同伴的支持,共同成長
適合:0~6歲孩子的家長
預備:積極思考的頭腦 + 勇於分享的心
時間
5月9日—6月9日,每天10分鐘
每周4天講述,1天討論與答疑
費用:150元/人
報名方式
在公眾號對話框裡
發送「冰冰有理」
然後根據提示報名
專欄作者
冰 冰
80後,3歲女孩的媽媽,學前教育碩士,兒童世界的好奇觀察者,臨陣逃脫的幼兒教師和不斷反省的媽媽:「一粒沙里看世界,得到的印象不可謂不偏頗。
然而正如王小波所說,'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明白些有趣的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
倘若能如我所願,一生就算成功。
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 ,我為此而讀書、觀察、思考和寫作,寫這微觀世界。
「
✄-------- 歡迎轉發、歡迎留言 --------
關於情商、心理、成長,
懂得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自閉症孩子良好的社交開始是什麼?
「懂得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哦!」有時候會聽到身邊的家長對孩子這樣說。不少家長朋友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和同伴分享,逐步建立社交,希望通過這樣的分享,能讓同伴更願意主動接近自己的孩子。這樣對星星兒來...
3—5歲孩子為什麼特別任性
許多父母與幼兒教師都發現,當孩子長到3歲左右時,就不那麼聽話了,大人讓他幹什麼,他偏對著幹。這種情況大多在2歲時開始出現,3歲後走向高峰。其實,這就是心理學家所稱的兒童的「第一反抗期」。 在第一...
育兒:新入園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該如何教育?
幼兒情況:姓名:辰辰,男,30個月。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在帶,平時爺爺奶奶都慣著他。入學第一天,辰辰是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來的,第一眼看到辰辰,老師覺得這個小朋友很文靜,長得也很好...
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力①:你的孩子是什麼交往類型
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大師、心理學家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 是依賴於他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85% 則是依靠他的人際關係和處世能力。」卡耐基這句話乍一看似乎有點誇張,但確實有它...
寶寶害羞、膽小、不合群、認生……都是這個在作祟!幼兒交往大揭秘
隨著孩子的成長,在寶寶交往過程中,有的孩子積極主動,有的孩子退縮、膽怯,有的孩子喜歡搶奪、打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在兒童交往中表現出的行為差異也很大。先測試一下,看看你的寶寶屬於哪種交...
2歲孩子為什麼喜歡爭搶玩具?
2歲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會出現爭搶玩具的行為,TA的搶奪行為是沒有惡意的,恰恰是在集體生活中學習與同伴交往和相處,積累經驗。家長應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寶寶為什麼總喜歡與同伴爭搶玩具?2歲寶寶...
你的孩子都是自願 分享 的嗎
在遊樂場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還沒同意,父母輕輕說一句「你要分享」,就自己作主把孩子的玩具給了其他孩子玩。每當這時,當年冬天發生的這一幕就會在我眼前浮現。我常常在想,那個大聲指責別人不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