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培養父母及孩子的共情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共情是在育兒方法裡面是最常被提及到的,卻又是最容易操作走樣的一個育兒技巧,共情能在大部分日常親子活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懂得共情的孩子,在未來的人家關係中也會顯示出更高的情商,更瘦歡迎,那麼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呢?首先作為父母我們要先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那麼具體怎麼培養父母的共情能力呢?

1.學會換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的行為尋找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孩子。

確定說,這個不是方法,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2.學會傾聽

我們作為父母要學會傾聽,不僅之聽取孩子口語表達的內容,還包括觀察孩子非語言的行為,如 動作、表情、聲音、語音語調等。

父母進行傾聽時,要有適當的言語和肢體反應,用點頭、微笑、應答等表示聽了,並且聽懂了。

3.表達尊重,

尊重任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育兒態度,要尊重孩子懂得個性及能力,而不是憑著自己的感情用事;要接納孩子的信念和所作出的選擇或決定,而不是評論或試圖去幫助他做決定;要從更願意、更正確的方向去理解孩子的觀點及行為,而不是簡單的去採取排斥的態度;要以尊重的姿態和平和的態度表達自己與孩子不同的觀點。

4.少問「為什麼」

當孩子表達他的感受或者想法時,父母要多去接納孩子的感受,而不總是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對於孩子來說,他的感受只是感受,只是情緒的正常反應,未必能回答上來為什麼。

在情緒還未被疏導之前,你所問的為什麼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相反,給了孩子共情,一般孩子會主動開口和你說點什麼。

5.積極回應而未必是事事認同

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願意認真傾聽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贊同、滿足孩子的所有想法,要定規矩。

表達共情和堅持原則並不矛盾,只是一個執行先後順序的問題。

先共情,在遵循規則,解決問題。

6.細緻表達自己的回應和態度

不要空洞的說「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感受」,而要講問題細節化,告訴孩子,他今天打針很勇敢,沒有哭。

他被同學欺負一定覺得很委屈等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尊重

孩子從出生以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其認知、情緒情感、意志行為、能力和人格也在不斷地發展。我們可以給孩子全部的愛,但我們不可以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作為智慧的父...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越會讓父母操心?

很多父母無法忍受孩子的哭。為了制止孩子的哭鬧,父母們,以及各路育兒專家們,都曾前仆後繼,想過很多辦法。最著名的莫過於「哭聲免疫法」。這種方法簡言之,就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通過這種矯正式...

正面管教,8個小建議輕鬆搞定「熊孩子」

作為家長,您一定遇到過這些情況:「稍不如意就哭鬧,滿地打滾兒耍賴!」「一點都不喜歡坐餐椅,吃著吃著就爬出來了,安全帶也控制不了。」「一起上街,看到喜歡的就一定要買,不買就賴著不走,還大哭大鬧……...

孩子不善社交如何培養?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於數字世界,而不願意與外界多交往。很多父母非常頭疼,孩子整天老是窩在家裡不出門,也不太願意與小夥伴一起玩耍,不會與人交往,見到生人就往後躲,性格也似乎越來越...

父母做好這4件事,孩子輕鬆學會尊重

很多次去幼兒園做正面管教的公益講座時,經常有家長會問我: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一點都不尊重父母,要不就是對父母大喊大叫,甚至動手,要不就是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這是不是現在所謂「愛和自由」教育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