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的,一起拯救家中暴力小霸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哇嗚…媽媽〜」又有人哭啦!孩子聚在一塊就是這樣,每隔一陣子就有人哭著跑出來找媽媽,通常不是被打就是玩具被搶。

或許以往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你會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但如果有天你搖身一變成為了「加害者」的媽(而且是重度累犯的媽),心裡恐怕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孩子為什麼會有攻擊行為?是先天或後天因素所造成?有辦法可以改善嗎?

攻擊是先天的求生工具

許多「家有暴力兒」的斯文爸爸、氣質媽媽紛紛跳出來喊冤,家裡明明沒人會動粗,孩子的攻擊行為究竟是從哪學來!?

人天生就有攻擊的基因,不論男女都有,因為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為了生存,許多原始的情緒必須發展出來,且一代傳一代。

例如,「恐懼」就是一種為生存而發展出來的原始情緒,看到危險的事物會感到害怕,進而逃生,才能保住性命;而「攻擊」亦是一種因恐懼而衍生出來的求生行為。

進入文明社會以後,由於這些原始情緒、行為逐漸派不上用場,甚至有時反而成為「禍端」,因此在社會化的過程里,透過後天的教育慢慢地被抑制下來。

打人才算攻擊行為?

就一般人的認知而言,攻擊行為是指對別人施加暴力,造成對方身體上的損傷,例如:打人、推人、踢人、咬人、拿物品丟人…等肢體動作;但其實廣義來說,攻擊行為還包括會造成別人心理傷害的各種行為,像是言語上的侮辱、恐嚇、嘲笑…等,也都算是攻擊行為!

攻擊的種類

攻擊不只打人才算!如果孩子有以下的舉動,都算是攻擊行為唷〜

依目的區分 依手段區分
敵意攻擊:針對特定對象,目的是讓對方受到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是一種懷有敵意的攻擊行為。

例如:因為對妹妹生氣,所以推妹妹。

直接攻擊:對欲攻擊的對象直接施以身體或言語上的傷害。

例如:因為不能買零食,就罵阿嬤是笨蛋,還打阿嬤。

工具性攻擊:並不是真的想傷害被攻擊者,只是以攻擊為手段,目的是想得到利益。

例如:因為想玩同學的玩具而動手去搶。

替代性攻擊:不直接攻擊對方,而是攻擊其他人或破壞物品。

例如:因為被媽媽責罵,就把怒氣發泄在洋娃娃或動物身上。

男孩是衝動型的動物

許多研究指出,男生比女生容易出現攻擊行為,而且這樣的差異大約在2歲時就已顯現。

這和先天大腦構造男女有別有關,男生天生活動量、衝動性較高,所以相對容易出現攻擊行為,罹患過動症、自閉症的比例也比女生來得高。

而女生先天在情感上較為細膩,這種情緒上的複雜性恰好可以管控她的衝動性,因為容易想東想西,就不會貿然採取行動,但這樣的特性也使女生較容易產生情緒上的問題,如:憂鬱、焦慮…等。

此外,根據研究,男女生的攻擊行為模式也有差異,男生多傾向身體上的攻擊,女生則較多言語攻擊。

這樣的差異除了受先天因素的影響外,可能也和女生表現出攻擊行為會比男生受到更多社會壓力有關。

男女教養大不同

因為男孩腦和女孩腦先天就有差異,引導他們降低攻擊行為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當小男生出現攻擊行為時,父母只要直接明白地告訴他打人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即可,可以提高音量,語調上也可較為嚴厲;至於女孩,由於聽覺神經較為敏感,同理心也比男孩發展得快,建議用溫柔的語氣告訴她,被打的人會有什麼感受。

˙男孩版:

「你打他,他會受傷,受傷就要送去醫院打痛痛的針,他的爸爸媽媽也會很生氣來找我們算帳,到時候我們都會被罵,還要賠很多錢,爸爸媽媽就沒有錢買玩具給你了。

˙女孩版:

「妳知道打人會讓別人痛痛嗎?就像妳上次跌倒流血一樣,妳還記得妳哭了很久嗎?如果妳打人也會讓對方痛痛、哭哭,那是很難過的事情,他可能以後都不會想再跟妳玩了。

先會動手,才會動口

由於孩子的發展是先「感覺」「動作」、後「認知」「語言」,因此一般是先出現身體攻擊,爾後才有言語攻擊。

1歲半〜3歲:身體攻擊為主

孩子的攻擊行為最常發生在1歲半以後、3歲以前,因為1、2歲的孩子語言發展尚未成熟,情緒發展會跑在前面,因此當他覺得自己生氣都沒人理的時候,就會用動手來表達不滿並發泄壓力。

2歲以前,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和外界的互動也較少,雖然可能會有搶東西等行為,但實際上並沒有攻擊的想法。

2歲以後,孩子和其他人互動的機會逐漸增加,但卻仍處於「自我中心期」,凡事以自己的想法為優先,不會考慮到他人,如果想要某樣東西卻搶不到,很可能就會出現推人、打人之類的攻擊行為。

這時期的攻擊行為是以「工具性攻擊」為主,目的只是想獲取好處,不是故意要傷害別人。

4歲以上:言語攻擊出現

到了3、4歲以後,因為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大大提升,能夠以口說的方式來反應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因此身體攻擊行為也會逐漸減少,如果孩子到了3、4歲還有傷害別人的行為,父母就要積極地介入矯正,以免養成習慣,將來到了幼兒園引發更多問題。

4、5歲以後的孩子,通常已經能夠清楚地使用語言與他人互動,也愈來愈了解行為的意義,對行為與結果的關係開始有了自己的解讀,所以「言語攻擊」及「敵意性攻擊」將會出現,會配合語言、刻意想讓對方難過或受到傷害。

攻擊行為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

學齡前的孩子在面對衝突情境時,反應一般比較直接,也較不懂得與他人溝通協調。

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同理心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能夠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原因與其想法、感受,配合上更高層次的認知及語言能力來解決問題,攻擊行為就會愈來愈少。

反對暴力,爸媽出招〜

雖然大多數的攻擊行為只是孩子在發展過程中的過渡現象,會隨著寶貝長大而漸漸消失;然而,仍有部分孩子的攻擊行為會長期持續下去,甚至愈演愈烈,因此,爸爸媽媽必須隨時留意孩子的狀況,對其攻擊行為給予適當的處置與教育。

慈父慈母養出暴力兒?

在「愛的教育」意識抬頭的現今社會,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越來越溫柔,甚至到了父母不打孩子、孩子反過來打父母的程度!?小編就曾親眼目睹一位媽媽在替小孩換衣服時不小心拉扯到孩子的頭髮,孩子立刻發飆,對媽媽又搥、又踢、又捏,這位媽媽卻只是溫柔地笑笑、無力地抗議著:「怎麼可以打媽媽呢?」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孩子會打父母,大多是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此以往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你才要他修正行為,他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不能依照傷害程度來處罰

只要搶東西或打人,就要介入處理,與製造傷害的程度無關!以兄弟姊妹間的打鬧為例,常見的情況是,老大把老二推倒,老二如果哭了,老大就會被打得比較慘;相對地,老二如果沒哭,爸媽就不太在意,這種情況就會造成孩子認知上的混淆,使他們產生扭曲的是非觀,有些聰明的孩子會心想:「那我下次就輕輕打、偷偷捏,小心不要讓弟弟哭出來就好。

由此可知,父母對攻擊行為的制止或處罰實在不應依據「受害者」的反應強度而有差別待遇。

7方法˙改善孩子的攻擊行為

要避免孩子養成使用暴力的習慣,適當的教養方式可是非常重要的喔!因為縱容的態度固然容易養出暴力小霸王,但採取過於權威式的教養,甚至不時施以體罰,則會讓孩子學習到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以下建議,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1.犯錯當下立即處理,大人態度必須一致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爸爸媽媽應該立即制止,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父母可以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使他的情緒得以緩和,然後再試著和孩子溝通,了解事情的原委及孩子的想法,並給予觀念上的引導;為避免孩子再犯,父母可視情況給予適當的處罰,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對孩子有效、孩子會害怕的處罰方式。

舉例來說,父母可以在孩子正想玩的時候限制孩子的行動,如:去面壁;或是剝奪孩子某些權益,如:孩子正想吃布丁,就用不能吃布丁作為處罰。

處罰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重點是要將規則訂得清楚明確,使孩子容易遵循;父母也要確實執行,避免出爾反爾、姑息,或教養態度不一致(也就是沒有所謂黑臉與白臉,這點要特別注意)。

2.使孩子明白被處罰的原因

當下進行處理或處罰的原因在於,使孩子清楚明白攻擊行為與處罰之間的因果關係。

特別是對兩歲以後、語言能力已經發展出來的孩子,爸爸媽媽處罰完一定要問他:「你知不知道剛剛為什麼被我處罰?」讓孩子去回憶自己做了什麼不被允許的行為,他才會把規範印刻在腦海里。

聰明的孩子也許過了幾次就會告訴你:「我不敢了,下次我不要再打人了!」

如果孩子過於年幼,還不明白自己做錯什麼、該怎麼做才對,爸爸媽媽也可以請孩子觀察其他小朋友的良好行為,藉此讓他知道怎麼樣的行為才是別人心目中認定的乖寶寶。

3.避免「以暴制暴」

很多父母在處理孩子的攻擊行為時,習慣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也就是讓孩子感覺到被打的痛,以為這樣就能減少他的攻擊行為。

這種想法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研究結果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報告指出,父母當中只要有一方傾向使用暴力,孩子將來有攻擊行為的機會就比其他孩子高出5倍!

被父母體罰的孩子的確有很高的比例不敢再打成人,卻很可能轉而去欺負其他同齡或較小的小孩,因為他們已然從父母身上模仿了對弱者使用暴力的行為。

一個好行為的建立,至少要練習10次以上,但一個壞習慣的養成,可能只要模仿兩次,所以父母千萬要逼自己忍住不動手。

那麼該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呢?

首先表情要認真、姿態有架勢,眼睛要正視孩子,孩子也不可以東張西望,彼此眼神要有接觸,再以嚴肅的態度來訓誡孩子,讓他發現平常溫和的爸爸媽媽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生氣,他才會害怕、知道你是玩真的,也才會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錯誤的行為。

4.讓情緒穩定的教養者處理

在攻擊行為發生的當下,爸爸媽媽想必是又急又氣,但是切記一定要儘量穩定自己的情緒,因為一旦有情緒就無法理性地處理及善後。

倘若發覺自己的情緒已然失控,就交給另一半或其他比較理性的教養者去處理,才不會導致該教的沒教到,孩子反而學到了你的情緒化。

5.留意媒體的影響

除了家庭教育和天性所給予的影響外,孩子也可能從媒體上習得暴力行為,父母需特別注意一些不適當卡通對孩子的影響,因為學齡前的孩子特別容易把電視情節(虛擬環境)和電視外的生活(現實環境)混淆,尤其是一些打打殺殺的劇情,很容易帶到與同儕的互動當中,因此媒體的挑選、父母的陪伴與解釋是非常重要的。

6.帶著孩子向對方道歉

攻擊行為發生後,除了教育外,父母也要帶著孩子去跟對方道歉,在此需注意,道歉除了說「對不起」,還要把對不起的具體內容明確地說出來,例如:「我剛才為了玩具打了你,這樣很不應該,下次不會了,對不起。

有些比較狡猾的孩子,可能會含糊不清、很快地將道歉內容一語帶過,這就代表不是真心誠意的道歉,父母一定要確定孩子真的明白道歉的意義,而不是讓他以為打了人之後只要說句對不起就沒事了,這點很重要!

另外,自尊心較強、愛面子的孩子可能無法讓父母馬上拖著去道歉,這時也不要強制執行,免得孩子更拗、更不願認錯,可以先行隔離,讓他冷靜一下,過一段時間再帶他去道歉。

7.獎勵好的行為改變

當孩子的攻擊行為消失,爸爸媽媽也別忘了給予獎勵,才能達到增強、保持良好行為的效果。

例如,你的孩子每次到朋友家都會打對方的小孩,今天竟然沒動手,兩個人還很和樂地玩了一段時間,這時候就可以獎勵他們:「你們今天都沒有吵架耶,兩個人都沒有哭,走〜我們一起去公園玩吧!」

提醒,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是,認為孩子壞的行為要處罰,好的行為則是應該的,忽略孩子為了改善行為所做的努力,其實,沒有任何好的改變是應該的,父母應該抱持這種心態,隨時為孩子加油、鼓勵,孩子的表現才會越來越棒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減減孩子的攻擊行為

欺負和被欺負,一直是父母間討論很火的一個話題。不同的人在這個問題上的理解、感受和底線也都不同。孩子們常常嘻嘻哈哈玩著,突然又哭鬧起來,出現搶玩具、推人、打人等不友善的舉動。孩子的社會性正在逐漸發...

一言不合就打人?家有「熊孩子」怎麼辦可好?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編者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聽話的「天使」寶寶變得暴力起來——一言不合就打起人來,這可怎麼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往期的「小問題大麻煩」曾和爸爸媽媽們聊過,如...

你家有個愛打人的寶寶?這裡有一份應對指南!

孩子脾氣暴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要不順心,突然就打人,我都快不敢帶他出去玩了。我女兒越大越沒規矩了,親戚朋友只是友好的想要抱抱她,她就打別人,顯得太沒教養了怎麼辦?寶寶總愛動手打人,這麼小說...

欺負人的孩子,其實不快樂!

被迫轉園的仔仔4歲的仔仔是個乖乖孩,眉清目秀的外表下,有一顆溫和、善良、內向的心。一直以來,仔仔都會主動大方地和小朋友玩耍,禮貌用語等基本規範也特別讓人省心。可是,事情卻在孩子上幼兒園後開始改變...

正確管教,KO寶貝壞行為

當襁褓嬰兒漸漸長成活潑靈動的幼兒,父母所付出的心力已不僅僅於食衣住行方面,「教養」問題才是真正令許多爸爸媽媽煩惱的問題。為什麼孩子總講不聽?為什麼孩子越教越壞?檢討孩子的調皮行為之前,是否成人應...

父母如何緩和和引導孩子的打架行為?

1、記住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在他發展過程中,建立他接受你提供指導的根基。感到被愛的孩子大部分時間討好他們的父母,願意回應父母的指導。對你孩子的行為進行適當限制是愛他的其中之一,就像餵養、安慰、做...

孩子總愛打人,這樣管他最有效!

孩子愛打人,常常讓父母們感覺無奈和不安。爸爸媽媽總是不自覺地擔心: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傾向、傷到別人家孩子怎麼辦、孩子會不會因為打人被孤立、其他家長會不會指責自己沒教好孩子……其實,每個孩子小時候基...

你還在為「小朋友打人」煩惱?

胖總管說當孩子走出家門,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就開始了最初的社會化。然而,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不分享、愛告狀、打人、被欺負、沒有主見等等讓父母擔心的問題,而孩子...

孩子愛打人愛咬人應該怎麼辦?

最近,小編到一朋友家吃飯,他快三歲已經快上半年幼兒園的孩子真是讓他有些苦惱。比如,我們正在吃飯,他就會哭鬧,粘著媽媽不讓他與我談話。為了不使得他無聊,我就努力找話題和他聊。但和他說話還沒兩句,...

小小孩打人,不能只教對不起,7個教養策略

一個快3歲的孩子,為了搶玩具,打了其他孩子,家長連忙過去跟他說:」不可以打人,說對不起」,結果孩子連看也沒看,很快說對不起就跑走。我覺得不太對,不出所料,3分鐘後又開始又推又搶。只說對不起,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