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不要,不要冷漠或者硬碰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常常會聽家長說,我家的孩子現在逆反得不得了。

或者,孩子現在是逆反期了。

說得多了,聽得多了,也就成了約定俗成的講法。

兒童的逆反是和兒童的自我意識發展聯繫在一起的,恭喜你,你的孩子長大了。

同時也要提醒你:要注意教育方式和方法了。

以父母的權威企圖讓孩子屈服是不對的,氣急敗壞那是因為你沒能力用其他的方式搞定。

承認吧!

第一逆反期

三歲小孩,貓狗都嫌。

這一時期的小孩子上一秒還要氣炸你,下一秒就奔跑向你要擁抱,又哭又笑,大哭大鬧。

麻煩,難纏,卻又如此可愛。

發展心理學稱一到三歲的孩子為「學步兒」。

短短兩年間,孩子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分辨人我好惡,嘗試許多生命第一次的體驗:嫉妒、憤怒……。

人生中不可能再有一個時光,在如此短暫的時間中身心面臨遽變,孩子面對的「成長壓力」,其實不亞於成人的生活壓力。

這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階段。

老說「不要」,滿地打滾

老是說「不要」、明明會的事情也故意耍賴要人幫忙、說了不可以做的事情偏要去做、動不動就用哭鬧的、一直都在討抱抱,有時甚至賴在地上……。

沒辦法,這是孩子心智成熟的必經過程,他們想要宣示自己的獨立性,他們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挑戰大人,達不到目的便以哭鬧方式宣洩溝通,企圖挑戰成功,這樣的情緒行為表現會持續多久、強度有多強,就看大人們的教養態度正不正確了。

大人的教養態度

其實處理「麻煩的兩歲」,大人堅定一致的教養態度最重要,清楚訂出規矩且遵守,孩子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如果爸媽們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會讓孩子更自我,讓孩子動不動就拿情緒來當武器,這樣反而容易養出沒禮貌沒同理心的孩子。

給父母的建議

1.首先,父母要知道第一逆反期是兒童發展中的正常現象,是孩子長大的表現。

父母要順應這種發展,很多時候會心一笑過去就好,要有幽默感和耐心。

2.在遊戲中讓孩子理解規則

遊戲是孩子喜歡的方法,在遊戲中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能夠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讓孩子知道要遵守規則,這個認知很重要。

對不允許的行為要溫和而堅定地說「不」。

例如在商場裡孩子堅持要某個玩具,不買就跟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買,不要因為耍賴、滿地打滾,家長面子上掛不住就買了。

這會讓孩子以後採用同樣的手段來操弄家長的行為。

當然,對於不允許的行為,家長自己也要遵守。

子曾經曰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不要什麼都怪孩子,孩子是你生出來的,身上有你的基因,是你教出來的,反映了你對自己的要求,對家庭的尊重,對自己言行舉止的注重。

3.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最忌諱使用暴力

如果一個孩子已經很明確地表達要你陪他玩,可是爸媽都在忙,接下來孩子一定會出現凶,拗,哭,鬧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力,來達到他的目的。

很多人的做法是故意忽略,冷處理,其實這隻對了一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管

孩子的叛逆,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艱深的話題。尤其對中國父母而言,「建立家長式權威」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家長問孩子要服從和威信,孩子問家長要權利和自由。一旦孩子進入叛逆期,親子間的衝突往往會更加慘...

父母如果這樣做,好孩子也會被教壞

父母的教養方式貫穿孩子的一生,對孩子的未來發展影響最深遠,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如果教養方式不對,好孩子也能被教成熊孩子。教育孩子,請記住,這些行為要不得,父母這樣做,會讓好孩子被教成熊孩子!1. ...

別讓孩子用眼淚控制父母

面對孩子經常哭鬧、鬧彆扭的情況,父母應選擇妥協,還是堅持自己的管教立場?當孩子越哭越大聲,連帶影響父母的情緒高漲,有時難免出現言行失當的管教方式,然而,即便能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孩子真正的問題還是...

積極家庭教育模式:做權威型父母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就能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哪裡不對,肯定要先反觀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對之處。但很多父母對於自己的教養方式並不自知。而且,這還跟學歷高低沒關係,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容易執迷於...

寶寶突然任性常做出打人的動作,家長該怎麼辦

我的女兒兩歲八個月了,一個月前我剛送她上半天制的幼兒園。在此之前,她不執拗,不愛發脾氣,凡事有商有量;但這之後,她好像突然就叛逆、任性起來,稍不如意就撇嘴,甚至做出打人或者拍打東西的動作,「不」...

教養孩子的六項原則

花了很多心力教養孩子,卻發現他好像沒有聽懂為什麼孩子動不動就用哭泣或耍賴來達到目的,像個小霸王似 的呢?在您生起寶寶的氣時,是否想過是自己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呢?

常見三種挑戰語言的教養方式-東方啟音

很多媽媽會問,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