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類型的父母,哪種最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信號:中華家庭教育jiating8889

給你最輕鬆、實用、有效育兒策略

◆ ◆ ◆ ◆ ◆

文 | 羅玲

要說家長教養方式,一般就看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父母的接納與反應性,簡單說,就是對孩子的關愛、支持、鼓勵、讚賞的程度;另一個維度是要求與控制性,指父母對孩子的管束、監控程度。

根據這兩個維度,父母都可以歸結為四種教養方式——權威型、專制型、放任型、冷漠型。

而這四中類型中,權威型教養方式效果最好。

權威型的家長,就是能提出合理的要求,並認真說明其中的道理,且執行始終如一;對孩子關愛、接納、敏感;控制方式理智、民主。

列出這個,是想提醒大家:現在,是否有的父母因為對自己的成長經歷不能釋懷,而對傳統方式矯枉過正,正在從專制型家長悄悄變成放任型家長?

曾經對八九歲的孩子進行過持續的跟蹤研究,他們在認知能力社會技能兩方面,權威型家長的孩子保持高水平,專制型家長的孩子處於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放任型家長的子女,這兩方面都更差。

父母對孩子有要求,比較好理解;至於控制,該是怎樣的度呢,很多新手家長發現很難把握。

我們現在都知道,對孩子應該放手、給他們自主的空間......但是,如果父母不能把握好這個度,就會縮手縮腳、不敢對孩子有干預,變成一個弱勢被動的家長,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

有關掌控與放手,我的想法有下面幾條:

第一,我們要對全局有總體掌控,你要有主導地位。

孩子不需要你是另一個玩伴,他需要你是家長。

第二,自由與能力相匹配,放手是基於你對孩子的信任。

家長如果敏感細心,就會感知到,何時是需要你來掌舵的時刻。

比如,有父母說,六歲女孩被同伴要挾拿自己幾百元零花錢給對方買了玩具,這裡面不說其他問題——讓沒有足夠理財能力的孩子,可以拿到那些錢, 就是父母給了她不匹配的自由。

第三,我們要學習的是,在不同年齡段,對孩子的掌控度有不同的分寸,你所掌控的領域也要不斷改變。

比如,對一兩歲的孩子,大人認為正常的衛生標準,常常是限制孩子探索的;大人認為有些髒的標準,恐怕對這麼大孩子來說正合適。

孩子玩,弄髒衣服,也是不必限制的,因為這時,探索是他的主要工作。

對四五歲以上的孩子,他就需要學更多的東西:保持個人衛生、尊重他人勞動、愛護環境愛護花草和小動物、對自己行為負責,等等。

他仍然可以去探索,弄髒衣服時,家長可以教他,怎樣把髒衣服特別髒的地方自己搓兩把。

關於掌控與放手,其中的度如何把握,下面就幾種典型的具體情況:

給孩子指明界限

有一天,帶女兒去同學家玩,兩個男孩用棍子伸進魚缸里攪和,我制止了。

對孩子的探索要鼓勵,但別忘了,孩子還有探索之外的其他東西要學。

不同年齡,側重點不同,要學的東西也不同。

比如,對我來說,女兒一兩歲時洗碗時玩水,把衣袖弄濕,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她四五歲時洗碗把衣服弄濕,我就會提醒下次小心點,讓孩子自己去換。

但是,穿靴上沙發、上床踩,不管女兒多大我都會阻止。

曾看到有人說,那有什麼,回頭洗床單就是了,我想,不論孩子多大,他都需要知道一個界限。

孩子要學著接受各種小「震驚」

現在好多家長都知道孩子的敏感期,於是對孩於小心翼翼,怕觸雷一樣,竭力避免孩子哭鬧,鬧了還要費力去哄。

其實,不必過於小心,我們接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但偶爾碰到了他的底線(常常是無意的),那也是鍛鍊孩子適應能力的機會。

孩子在不斷長大,如果在他兩三歲期間總是很小心地順著他,沒有一點「意外事件」發生,三歲以後,他會很難接受各種「震驚」:被拒絕、不被滿足 、別人不一樣的對待方式……所以父母也要放鬆些、遲鈍些,不必太敏感細膩,做得太完美。

有一次女兒放學,出來遇見一個同班女孩,正在鬧小情緒。

她媽媽一路都在向孩子道歉:「對不起了寶貝,媽媽來晚了,都是媽媽錯了,這樣吧,我給你買點好吃的……」然後她倆進了小超市。

如果換作我,除非極特殊的情況,否則我會:如實解釋,問問剛才著急沒有,如果著急了,那麼聊聊以後我來晚了可以怎樣做,然後說現在我們去做什麼。

對五歲多的女兒,我要求她學著理解他人、接納現實、努力想辦法。

還有,我們要告訴孩子,世界上不是一切都按你的想法進行,任何人都得聽你的決定的。

比如,不知道你還想玩包裝紙媽媽就把它扔掉了;有人不經你同意就直接伸手摸你臉蛋;別的小朋友不和你商量就拿走你的東西;小哥哥小姐姐完全不按照你的玩法去玩……等等類似的情況,以後還可能有,這就是真實世界。

我們要隨時利用這些小事,教孩子理解事物,學習怎樣去應對。

總之,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孩子感到快樂,更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彎路、挫敗、失望、被拒絕、無法滿足、無聊、適度壓力、負面情緒……都有價值,都值得珍惜。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家長,也無須做完美的家長。

我們不必拿著刻度尺,小心地測量。

我們也不是在走鋼絲,戰戰兢兢左右搖擺。

我們誠實於自己,誠實於這個世界。

在和孩子同行的時光里,用真心來陪伴,這,就是教養的藝術。

*作者簡介:羅玲,兒童教育專家,本文摘自《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最好別讓孩子懼怕你?

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說:孩子在家裡得有個怕的人。意思大概是說,如果沒有人管得住孩子,如果不能夠給孩子某個威懾或者顧忌,孩子就會變得無法無天、毫無規矩。所以,家人都會有意識地塑造出這樣一個嚴厲的爸爸或...

4種父母,決定孩子的4種人生!(簡單深刻)

一位媽媽問:我兒子3歲半了。脾氣特別大,什麼事情都非要依著他,不依就鬧,躺地上撒潑打滾,直到滿足了他為止。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我問,這個孩子主要誰帶?媽媽說,爺爺奶奶。我又問,是不是特別寵著...

家庭教養的四種方式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個性化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個性之中又存在著很多共性。究竟哪些共性是好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呢?正是通過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行為,才把社會的價值觀念、...

四種類型的教養方式,你是哪一類?

父母對孩子高度控制好,還是很少限制孩子讓他們感到自由自在好呢?不同的父母在教養兒童的具體方式上存在著諸多差異,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很多父母經常會糾結於到底是應該溫和點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