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玩具被小朋友搶了,直接搶回來不是最好的辦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家長,不僅要擔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引導她們的心理發育,這個也是讓很多家長心累的事情。

就像昨天,我帶兒子在小區里玩。

他正很開心地玩著一個小汽車呢,沒想到一個叫樂樂的小朋友直接就走過來把汽車給搶走了。

兒子自然就很不開心了,坐在那裡,委屈地想哭。

樂樂是我們認識的一個小朋友,特別喜歡搶別人的玩具,還喜歡打人。

說實話,我不太喜歡他。

只要是別人手裡的東西,他就沒有不搶的,這樣的一個孩子,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都很捉急。

面對兒子的小汽車被搶走的事情,我應該怎麼辦呢?是直接過去幫他搶回來,還是告訴兒子,自己去搶回來。

這樣的問題,想必很多大人也都遇到過。

如果我們簡單粗暴地教孩子搶回來,孩子的確會學會。

從短期看,也許我們的孩子「贏」了;但從長期看,他們錯過了學習規則的機會,也錯過了學習如何正確應對這類情況的方法。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介紹一種三步干預法:

多鼓勵孩子表達

不要第一時間就去替孩子出頭,相反,可以給機會讓寶寶表達。

每次兒子玩具被搶了後會哭會叫,我就會問她,怎麼了?你告訴媽媽,你叫/哭,媽媽是不明白的。

小的時候,她還表達的不是很好的時候,我會替她表達,你要那個玩具對嗎?(同時教她用手指向那個玩具)。

如今,我就會鼓勵她,你要什麼?指給我看,同時開始叫她一些簡單的詞,比如我的;再大一點可以教她說,幫助我,這些都是求救信號。

這一步的表達幫助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這樣等到她慢慢大了,遇到同樣的問題,她就可以通過表達來求救,而不是一味的哭鬧大叫。

與寶寶共情

寶寶表達出來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反饋寶寶的情緒,委屈、難過、著急等等。

「哦,玩具被拿走了,很不開心對嗎?媽媽抱抱,媽媽幫你去拿回來,好嗎?」

語言、擁抱、親吻,來安撫寶寶的情緒,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安撫寶寶失控的情緒,避免進一步爆發;另一方面也讓她明白,自己受到委屈時,父母是值得信賴的求救對象,他們是會來保護我的。

不要小看這一點,所謂的安全感的建立就是體現在平時這點點滴滴。

有些父母因為面子原因,發生這樣情況總是想「算了,反正孩子還不懂」,就敷衍自己孩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長期下去,我們辛苦建立的安全感就會粉碎的。

幫助寶寶取回玩具

如果搶玩具的對方父母沒有做出表示,這時候你就需要走到那個孩子面前,說,她正在玩,你可以讓她玩好,你再玩嗎?儘量用平靜堅定的語氣,看著孩子的眼睛說,大部分情況都可以取回玩具。

這時,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緒,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孩子被「欺負」就會情不自禁氣憤。

但其實我們需要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物權意識,他們的行為並不是故意欺負別人。

而且孩子其實是最聰明的,他們可以非常敏感地捕捉到大人的情緒。

如果父母自己怒不可竭,那個搶了自己孩子玩具的寶寶一定會表現的更加「叛逆」,因為他感受到了你的「敵意」。

孩子在家的時候,家人都會讓著他,但出去了就不一樣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子的,需要我們去適應環境。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需要做一個引導者,然後才是保護者,引導孩子的情緒,引導他處理問題的方式,這才是一個合格父母該做的事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3-6歲孩子教養問題大集合,推薦收藏

孩子長到三歲之後,父母們普遍反映孩子好帶多了,不會動不動就哭鬧了,能很好地表達自己了,能自己獨立完成很多事了……同時父母也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能自己穿衣、吃飯、收拾玩具等,甚至還會...

小朋友愛打人?家長只需看兩點就可以了!

好朋友說他家的4歲寶寶現在很愛打人,問我怎麼辦?小朋友為什麼要打人,做父母的你有觀察他是在什麼情況下打人嗎?是主動打人,還是被動打人?你了解他的需求嗎?在育兒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細心,切不可簡單粗...

孩子玩具被搶,媽媽們該怎麼做?

前幾天,在工作室跟有娃的媽媽們閒聊,一個同事說了一件事兒,讓我覺得挺有必要跟大家一起聊聊的。她說,她家孩子在小區樓下玩玩具,被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小朋友把玩具搶去了,打那兒以後,孩子就不願意跟別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