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責任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

當一個人。

責任心在心底萌發時,就是他走向成熟的開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都要承擔它的後果。

無論好壞。

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著力培養的良好習慣,尤其是在集體活動中,孩子更要盡職盡責,有條理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否則就會給自己和大家帶來麻煩。

9歲的琳琳坐在靠近門邊的書桌前寫作業,外面風很大,作業本被風吹得「啪啪」直響。

琳琳不得不一次次跑去關門,每次關上沒多久,一陣猛烈的風又把門吹開了。

這時,鄰居阿姨來找琳琳媽媽,她沒有進門,和琳琳媽媽倆人就站在大門外閒聊起來。

沒多久,風又把門吹開了,琳琳於是跑去關門。

她猛地把門合上,然後大門卻因為碰到障礙物反彈了回來,與此同時,琳琳的媽媽痛苦的叫喊聲響起。

琳琳驚恐地看到,門外的媽媽無關痛苦的扭曲在一起,頭髮一根一根的豎著,而她的五根手指則怪異地纏來擰去……看到琳琳出來。

媽媽暴怒沖他揚起了手。

原來,剛才媽媽的手放在門框上,琳琳突如其來的關門,差點把媽媽的手指夾斷。

琳琳嚇壞了,以為這次一定免不了一頓暴打。

但是媽媽的巴掌一直沒有落下來,琳琳的臉頰,感受到的也僅僅是一陣掌風而已。

事後,媽媽對琳琳說:「當時我實在痛得厲害,原想狠狠的打你一個耳光,但是,轉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門框上的。

錯誤在我,憑什麼打你。

媽媽的這句極為普通的話,卻給了琳琳一個畢生受用無窮的啟示:犯了錯誤必須自己承擔後果,不可遷怒於他人,不可推卸責任,無論你是一個媽媽、老闆,還是領袖。

這件發生在琳琳童年的小事,對琳琳的一生或多或少的都有了影響。

對自己負責任,才能對更多人負責,才能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

是否具有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現代人的重要標誌。

沒有責任心的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不難想像,一個人如果在兒童時期事事依賴別人,沒有獨立做事的鍛鍊,在成年之後,難以獨立於社會,更難以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樑之才。

責任感的教育應當滲透在一時一事中、一言一行中。

其中,父母們特別要注意對孩子所犯過失的處理。

在這種時候,父母應當保持理智和冷靜,儘量不要大聲訓斥,更不要誇大其詞恐嚇孩子,而應當實事求是的講清道理,明確指出彌補過失的辦法。

在一定意義上講,也可以把孩子發生過失的時刻稱為關鍵時刻,因為能否處理好過失具有關鍵作用。

如果處理不當,孩子也許會毫不在意責任心,或者過於恐懼而導致精神崩潰;如果處理得當。

孩子可能會吃一塹長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現代人。

所以,不論孩子有什麼過失,只要他們有一定的能力,就應當讓他們承擔責任,這是現代父母的真正愛心。

負責任的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經常反省的習慣;

正確面對過失,勇於承擔責任;

在家庭和學校中承擔具體責任;

服務他人的習慣,有社會責任感。

各位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開明的父母這樣做,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需要有責任心。所謂的責任心,就是指一個人對家人、朋友、工作、生活等情感,能遵守與之相應的守規範、承擔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無論是什麼人,都應該具備的這種素質。英國教育家斯賓...

如何培養男孩的責任感?此事關乎孩子的一生

具備責任心,是一個人能否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關鍵。而許多人都認為,責任心是成年人才有的,小孩子根本不需要有。其實不然,責任心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並應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得到鞏固...

如何培養獨生子女的責任心?

      1920年,有位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 125隻雞蛋。闖了大禍的美國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

孩子缺乏責任感,多半因為家長沒做好這4件事!

我們身邊有不少孩子,一做錯首先想到的就是別人的問題,把自己的過錯推的一乾二淨。從來沒有在自身找原因的意識;有的孩子,遇到一丁點問題,不去思考解決方法,第一件事就是向身邊的大人求助;還有的孩子,明...

孩子一生受用的品質:有責任心

孩子的責任心應該從小開始培養,成人有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之分,家庭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擔當,社會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社會價值,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從小培養起對社會家庭的責任感,這樣才不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