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對你最好的愛是手放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著:[美]簡.尼爾森 謝麗爾.歐文

羅絲琳.安.達菲

譯:娟子

方向:理解年齡特點,幫助孩子成長

差不多太太共讀育兒書

第二章

從上圖中,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孩子的影子呢?

孩子越大,對父母的需要似乎就越少。

昨天還依偎在懷中肉乎乎的小寶寶,轉眼間就長成了眼前這個無所畏懼、動作敏捷、可以跟你對買不買玩具振振有詞地討價還價的小人精。

我們的孩子似乎已經不只是我們的孩子。

當你還沒有從餵養、夜醒、喝什麼奶粉這樣的日常緩過神來時,他們已經把目光投到了家庭以外的世界。

開學季剛過去不久 ,朋友圈裡的媽媽們一邊開心歡呼慶祝暑假的結束,一邊察覺到:把熊孩子放到學校一天不用管,他們似乎也並沒有太多的不願意?

我的一位朋友,孩子剛剛幼升小,特別擔心孩子會不適應小學生的轉變,結果一個星期不到,孩子在離校門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就要求下車獨立步行入校了,快樂的背影身後只留下老母親的罔然若失。

仔細想想,孩子的不適應,似乎大多數隻存在最初上幼兒園的階段。

那個時候父母各種分離焦慮:擔心他們在幼兒園的一切吃喝拉撒睡,攤上個不願意上學的,更是一邊擔憂一邊暗自更加不舍:你看,他就是不願意離開家,還是太小了,還是不行啊。

實際上,當孩子勇敢地離開熟悉的家,他們會發現友情、自我。

對世界上一切事物有了自己的見解與記憶,感知到社會交往的規則,確認怎樣做才能得到愛和歸屬。

有一種說法「孩子真正屬於我們的時光,也就那麼幾年而已。

事實上,放手,是從孩子脫離母體的那一刻就開始的一個過程,並且對每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需要讓孩子去嘗試,去探索,去切實地感知他的行動所會產生的後果。

外面的世界

心理學家說,孩子一直在確認這個世界是怎樣的,而當他確認了不論如何,他都能夠回到溫暖和接納他的安全的原地,便能夠更加大膽和放心地去探索未知的領域。

在孩子三歲之後,他對獨立的渴望就越強,雖然他們還不能完全自立,但本能地表現出對學習和練習新技能的需要。

家長在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認識和接受這一事實,適當放手,如果以愛的名言給孩子過度保護或不及時讓他們試錯和學習,會阻礙孩子的健康發展。

芒果台的一欄節目《變形記》中,出現過這樣一位女孩。

16歲的劉思琪,家境富裕,青春漂亮。

可是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一個16歲四肢健全的女孩,吃飯居然還要家人一口一口餵到嘴邊,剪腳趾甲要姑姑幫忙剪,穿衣服要媽媽幫忙穿。

問到其媽媽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做事情,她卻回答說女孩子不就是要富養嗎,孩子還小,家裡有錢,父母也還有精力,這些小事,孩子不需要自己做。

不知道這對父母是否真的覺得,給孩子足夠的物質條件,孩子就可以達到連生活也不用自理的程度。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孩子,離開了父母,必然難以融入社會。

雖然生活無憂,每月花銷上萬,但這樣的教育方式持續下去,很難說不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害孩子。

美國作家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說道:孩子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養自律的根基,而事事需要依賴他人幫助的孩子,不知又會怎樣塑造一個獨立的自我。

和善而堅定

3~6歲的孩子是可愛迷人的,但同時這個年齡的孩子又會伴隨著執拗和有意無意的麻煩。

「為了避免讓孩子惹出大麻煩,先做好預防。

一點預防,就能消除很多麻煩。

我經常聽到同事抱怨,說她4歲的兒子太調皮,有一次竟然把她自己吃的某個保健品偷吃了十幾粒,後來急忙去醫院處理,回家又擔心受怕地觀察了好幾天才放下心來。

她忍不住把孩子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而我對她說,這事情真正要追究責任,也是應該追究你自己,為什麼要把孩子不能碰的東西放在她輕易能夠拿到的地方呢?

孩子每天觀察著大人的舉動,對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他們卻覺得很好奇,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產生了模仿的行動,而這個後果,也許是我們難以承受的。

既然如此,就應該養成下意識的習慣,關注可能對孩子不利的環境和事物。

歸置好危險品,如果要改變或有困難的環境,先告知孩子這些將面臨的變化。

面對孩子犯下的錯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建立錯誤是學習的機會意識

並不只是孩子會犯錯,成人也會犯很多錯誤,實際上,犯錯誤是學習經驗和成長的大好機會。

我們要做的指引是讓孩子在體驗到錯誤的後果後, 和善地告訴他們正確的行為方式。

處罰和大聲訓斥,只會讓孩子記住當時的可怕情境,更不用指望處於恐懼之中的他們能記住正確的做法。

二、培養孩子直面失敗和錯誤的健康心態

孩子的眼睛洞悉一切,成人對於結果太計較,孩子潛移默化地也會成為害怕失敗的人。

最近興起挫折商一說,當然不是指像樂嘉一樣,帶四歲的女兒去徒步沙漠,人為地給孩子製造困難與挫折。

而是告訴孩子,失敗和挫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嘗試,去努力取得成功。

即使沒有成功,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說不定下一次就能成功了,培養孩子贏得起也輸得起的心態。

從試錯中發現正途,以樂觀、積極的力量不斷挑戰,輸得起的孩子終將更加強大。

三、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來爭取得到孩子真正的合作

和善,表明的是對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尊重,並強調教給孩子有價值的技能。

和善的態度,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被接納、平和。

有研究表明,當兒童在處於一個讓他緊張的氛圍時,通常不會記住任何外來信息。

例如當孩子們在餐桌周圍打鬧,一個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把餐具碰到地上摔破了,這個時候平靜地讓他幫助打掃,一起觀察餐具被破壞的形態,會比大聲吼罵、責怪他更能讓他明白自己做錯事情需要承擔的後果,並且這些後果是不可逆轉的。

堅定,是用必要的行動支持你說的話,幫助孩子了解你說話是算數的。

堅定,是不嬌縱,但不是懲罰,是明確地表達我們需要孩子做的事情,而且必須要做到。

通常情況下,當你足夠和善地堅定,孩子就會明白並適應,你需要做的強調也會越來越少。

這個目標是要制定在孩子能力範圍內的,例如一些原則:睡前不可以吃糖、不能不尊重老人等等。

而且要統一原則,不輕易改變,如果原則經常變化,就失去了它的效應並且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和善而堅定,是讓孩子明白我們能接納他們的情緒、理解他們的想法,但同時他們也需要尊重我們,幫助我們在管教過程中認識到不正確的心態、情緒和避免或糾正錯誤。

以上就是《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第二章的主要內容。

共讀育兒書,和孩子一起成長。

歡迎關注差不多太太說,共同學習與討論,有什麼問題也可能留言與我們一起共同探討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美好的遇見——正面管教

導讀:最美好的遇見,是遇見我們的孩子,找到從未如此美好的本人。正面管教改變著我的生活,從親子關係到夫妻關係,從覺察到成長,從成長到獨立,心思充盈著從未有過的關於一個生命本身的希望......

最近火熱的「正面管教」到底在談什麼

最近「正面管教」這個概念真的很火,正面管教的概念教會家長或者老師使用和善與堅定並行的方法,既不懲罰也不驕縱。作為父母,你任重而道遠。你要幫助孩子成長,讓他們感到歸屬感以及與家人的聯結,你要教給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