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退燒,這些方法千萬別亂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遇到季節變化
很多孩子會被感冒發燒盯上
家長們自然是心急如焚
退燒的招數也是五花八門
比如捂汗、亂吃退燒藥、酒精擦浴……
但麥咭想告訴大家的是
其實這些「退燒絕招」並不科學
反倒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01
寶寶發燒常見的4個誤區
誤區一:捂熱退汗
「吃點藥,捂一會,等汗出來就不燒了。
」不少家長遇到孩子發燒都會用「捂」這一招,一些人覺得孩子發燒同時還會伴有怕冷,因此拚命給孩子穿多點、蓋多點,里三層、外三層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個憋得紅彤彤的小臉蛋。
這個土方子對成人來說,這樣做有時候確實有效,但對寶寶是不適合的。
原因分析:寶寶四肢供血不足,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如果被包裹過嚴,反而無法散熱,同時導致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腦缺氧。
臨床上有一種專屬於兒童的疾病——「蒙被綜合徵」。
誤區二:發熱就吃退燒藥
很多媽媽認為發熱是壞事,見不得寶寶發熱。
其實,發熱是機體免疫系統為了抵禦感染而產生的一種免疫保護性反應。
體溫升高可以減少孩子體內微生物的複製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體的炎症反應,有利於致病微生物的清除,發燒對孩子的病情恢復是有利的。
原因分析:研究證明,發熱時機體內的各種免疫功能都優於體溫正常時。
這些免疫功能可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有利於康復。
如果過早用藥物強行降溫,不但存在退熱藥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傷了機體的自然防禦能力,使病程延長,還可能因退熱而掩蓋了症狀,造成原發病的診斷困難,延誤治療。
誤區三:用冰袋、酒精降溫
冰袋常用於高熱不退的患者,但是,這個方法不適合小嬰兒。
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發燒需要散熱,用酒精擦身可以幫助降溫。
實際上這種方式不僅降溫效果有限,而且可能讓寶寶感覺更加不適甚至造成危害。
原因分析:小嬰兒體溫調節功能差,外界溫度過低,尤其是局部大面積應用冰袋,極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腫。
高熱的身體突然收到冷水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導致熱量無法散發,引起寒氣再次入侵,使寶寶病情更嚴重。
而寶寶皮膚嬌嫩、肝腎代謝能力差,酒精擦拭的退熱效果並不顯著,且揮發快持續時間短。
酒精本身可能對寶寶的嬌嫩皮膚產生刺激。
在身體發熱時,酒精更容易通過皮膚吸收入體內,造成寶寶酒精中毒。
誤區四:擦浴降溫
泡澡是當今時髦的一種養生方法,適度的水溫作用於人的副交感神經,使人身心放鬆,但這個方法對發熱的寶寶並不適用。
原因分析:擦浴利用水和身體的溫差以及水的蒸發來帶走熱量,溫差小了效果不明顯,溫差大了又會引起身體不適,所以這種方式是違反生理的。
而且,發燒的孩子很多都昏昏沉沉想睡覺,誰會樂意這時被人用涼水擦來擦去?
很多研究也證實,擦浴會導致不少孩子的哭鬧和寒戰。
泡澡水溫過高,對身體刺激加強後,交感神經便發揮作用,使得機體進入興奮狀態。
相反,水溫過低,洗澡後猶如給寶寶雪上加霜,又會加重感冒。
02
孩子發燒,這樣處理最安全
在美國兒科學會關於退燒的最新指南里反覆強調的一點是,除非是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
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明顯的不適,否則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孩子發燒不是一種病,而是疾病的表現症狀,不論是物理退燒還是藥物退燒,目的並不是治病,而是讓孩子更舒服。
1、想讓孩子體溫降至38.5°C以下,緩解不適感,首選藥物降溫。
比較安全的退燒藥只有 布洛芬(美林,6個月以上寶寶適用)和 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3個月以上寶寶適用),含有其他退熱成分的藥不要隨意給孩子服用。
2、補充水分。
因為發熱會導致脫水,可建議孩子多喝水、果汁、電解質口服溶液、冰棍等。
3、如果發熱病症具有高度傳染性(例如水痘或流感),請讓您的孩子遠離其它小孩、老人或抵抗能力較弱者(例如癌症患者)。
4、保持孩子房間和家裡涼爽舒適,不要給孩子穿得太厚。
5、如果房間溫暖或不通風,開啟電風扇,保持空氣流通。
6、孩子發熱時,不必一定要待在房裡或躺在床上,可以在房間能走動,注意不能過度疲勞。
7、家長觀察病情是否出現惡化。
03
出現這些情況,要馬上去醫院
如果孩子發熱並且有下面的情況,要馬上去醫院(或者打電話給兒科醫生):
-
看起來病得非常厲害,不尋常的昏昏欲睡,或非常易激惹。
-
曾經在非常熱的地方呆過,比如過熱的汽車裡。
-
有頸部僵硬、嚴重頭痛、嚴重喉嚨痛、嚴重耳朵痛、不明皮疹、反覆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
有免疫系統問題,比如鐮狀細胞病或癌症,或正在吃類固醇藥物。
-
發生了抽搐(熱性驚厥)。
-
小於3個月(12周)的嬰兒體溫達到38℃或更高。
-
任何年齡的孩子體溫反覆升到40℃以上。
有下面的情況也要去醫院(或打電話給兒科醫生):
-
孩子退熱後還是呈現病態。
-
病情看上去越來越嚴重。
-
2歲內孩子持續發熱超過24小時。
-
2歲或以上的孩子持續發熱超過3天(72小時)。
在這裡麥咭建議各位家長
在寶寶發燒時
要做到冷靜應對
淡定從容地使用安全的退燒方式
幫助孩子恢復健康~
·END·
用這些方法退燒,小心別害了孩子!
寶寶發燒是很常見的事,每次發燒,爸爸媽媽的心都如寶寶的體溫一樣忽上忽下。但是,寶寶發燒不能盲目退燒,更不能用錯誤的方法退燒!發熱是疾病的一種症狀,並不是一種疾病,是很多疾病初期的一種防禦性反應,...
孩子退燒,真別迷信這些方法
孩子發燒,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想辦法給孩子降溫,而且總習慣性把物理降溫當做首選,認為這是最安全、最保險的方法。其實, 有些我們最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並不能有盲目使用,更談不上安全有效。● ● ●...
小孩發燒怎麼退燒最快,寶媽們需要的看看哦!
小孩由於身體機能發育還不完善,平時生活中很容易發燒感冒等,一旦出現發燒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尤其是高燒呢,寶寶的抵抗力都比較低,一不小心就會生病,感冒發燒咳嗽是常事。那麼,小孩發燒怎麼退燒最快?小...
孩子發燒了應該物理降溫嗎?
孩子發燒了怎麼辦?作為家長的您會不會選擇先給孩子溫水擦浴或者泡個澡?再用個退熱貼?或者用冰袋冰頭?您是否認為孩子退燒應該首選物理降溫,物理降溫不好使再吃退燒藥?很遺憾,這些做法和觀念其實並不十分...
寶寶發燒時家長的這些做法是錯的
有些體質不好的寶寶三天兩頭的總是病,流鼻涕咳嗽是經常的,更嚴重的是還伴有發燒,這就把家長給急的像無頭蒼蠅樣,於是家長傳統的做法就是讓寶寶發汗,捂著,但是這樣其實是錯的,還有盲目的直接在家給寶寶隨...
寶寶十病九燒愁煞人,降溫不對反要命!
寶寶發燒是媽媽育兒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事,「燒在兒身,痛在娘心」,平時再鎮靜的媽媽,也難免心急如焚。寶寶一旦發熱,最想要的效果自然就是馬上降溫,常用的有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溫法,或打針、吃藥等藥物降溫...
酒精擦身降溫很危險!兒科醫生提醒:給孩子降溫要知道這些事
冬季天氣寒冷,孩子一感冒發燒,家長也跟著心疼。捂汗、冰敷、 酒精擦浴…這些家長常用的土方法,弄不好就適得其反!《都市快報》曾報導,東莞1歲男孩發燒不退,父母為了讓孩子儘快退燒,竟用工業酒精給孩子...
知名兒科醫生手撕物理降溫」,認為物理降溫沒用,真的是這樣嗎?
對於物理降溫很多寶媽們都聽說過,也給自己的寶寶採用過物理降溫的方法,但是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知名兒科醫生手撕物理降溫」,認為物理降溫沒用,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想要了解物理降...
寶寶發燒別著急,這麼「物理降溫」很危險!
家有兒女,父母最擔心的莫過於寶寶發熱,看著寶寶小臉燒得紅撲撲的,家長往往著急萬分。不少家長會選擇給他擦個澡降溫,或者用冰袋敷一敷頭。物理降溫通常被認為是有效又安全的退燒方法,家長可以手忙腳亂,但...
最近寶寶燒不退,看著心痛!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
媽媽這樣做!寶寶輕鬆退熱~
一換季,感冒發燒的孩子陡然增加。每回一發燒,麻麻們總是各種揪心、不知所措,所以想著整理一份清晰、實用的小兒發熱解決方案分享給大家,看完你會知道什麼時候什麼程度分別該怎麼做!
寶寶發燒,爸媽不要慌
寶寶發燒,很多父母都會怕怕,鬧心慌!我們從發燒原因、如何處理、什麼時候需要去醫院、小兒發燒推拿以及物理降溫、發燒偏方等為寶媽寶爸支招!什麼是發燒?發燒不是一種病,而是疾病的一種表現。孩子發熱涉及...
最危險能致死!孩子發熱時別再這樣做
曾有媒體報導,東莞一對父母在兩歲的兒子發熱時使用工業酒精擦浴,導致孩子中毒身亡。孩子發燒了,不少家長會選擇給他擦個澡降溫,或者用冰袋敷一敷頭。物理降溫常被認為是有效又安全的退燒方法,但事實上,許...
寶寶發燒了 別急這吃藥
寶寶發燒,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吃藥,其實這是錯誤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燒對身體是無害的,甚至有益。因為發燒是體內免疫反應過程,一定程度的發燒,可增加免疫系統中吞噬細胞的活性,促進抗體生成,...
關於寶寶發燒的15個問題 專家是這麼解答的...
Saying:小袋鼠一出生,感覺體溫比我們大人高好多呀(也可能是心理問題),嚇得我和她媽束手無策。後來跟我們說,新生兒脫水熱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夏天,調節一下室溫,做好物理降溫,補充水分就好了。...
家長奉為神器的退熱貼,竟然不能退熱!
最近溫度下降得厲害,看來冬天真是到來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哦~但看朋友圈中發燒的寶寶越來越多,而且各個頭上都黏著一個藍藍的小退燒貼。小編有點懷疑,這一條小玩意兒,貼在腦門上就能退燒了?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孩子一發燒,家長就焦急,千方百計的給娃退燒,又是捂汗、擦酒精、又是吃退燒藥。 恨不得馬上飛奔醫院,其實根據發燒的不同程度,處理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稱為發熱(一般來講口腔溫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