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平衡:如何應對孩子賴床、不想上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寫在前面

一件小事,卻讓我感觸良多,人活在感受中,人活在關係中。

全文1400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資料《正面管教的原則——和善與堅定》2700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如何應對孩子賴床、不想上學?

和善與堅定並行

開學一周,第一天飛魚在我沒叫她起床時自己起了,周二至周四我叫之後,我做早飯,她穿衣服刷牙洗臉,有時也會哼哼說還想睡、困,但總體沒有拖拉。

今天,挑戰來了,早上7點,我叫她之後,開始大哭,說很困,還想睡,不想去學校,媽媽給老師請假。

這種情況您會如何應對?

我花了幾分鐘,讓飛魚的情緒從難受、牴觸變為平靜,吃早飯時已經樂呵呵了。

容我如放電影般,把過程梳理一遍:

當她睡眼惺忪地大哭,大叫說還想睡,我覺察了一下自己的情緒:

心疼(她肯定難受)

慌亂(我該怎麼回應她?)

擔心(老這麼睡不夠的話,多影響長身體)

後悔(昨天早點睡就好了)

自責(怎麼不能把睡覺點安排到晚上8點多上床,9點--9點半之間就讓她睡著呢?我這個當媽的怎麼就不能做到呢?)

……

情緒中沒有生氣

第一步:共情

所以,當她哭鬧時,我發自內心理解,她這幾天都是晚上9點一刻左右上床,玩英語趣配音、講故事,10點左右能睡著,早上7點起,連續5天每天睡眠時間9個小時,實踐證明,對她是不夠的,每個小孩存在個體差異,經過這幾天觀察,我認為她睡9個半小時或10個小時,才可能夠。

我回應她說:很困很難受吧,肯定不舒服,所以起不來,不想去學校。

(共情,認同她的負面情緒)

她還是肆無忌憚地哭。

(我很平靜,因為我知道我是她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她才會這麼放心地展現她的難受。

我沒有解讀為她無理耍賴。

她說:媽媽你幫我給老師請假,我不想去上學,我討厭上學!

我說:你還記得我們之前的約定嗎?只有什麼情況才可以不去上學?是不是生病了才能請假?這一次媽媽覺得你該去上學,如果你真想清楚了不去,那你自己給老師打電話請假,你自己說,我不想幫你說。

(此刻的我很堅定,用「我句式」表明我的態度,但是否請假,是否違反約定最終決定權在她,上不上學是她的課題,她需要承擔相應後果。

實話說,這部分我不知道我做的是否妥當,只是我當下做出的我認為的最佳回應。

每個人的回應可能都不同。

她聽我這麼一說,一是知道我不會讓步,二是似乎也沒勇氣自己給老師打電話請假,不再說話,坐了起來,準備穿衣服,表情難受中帶著生氣。

(她應該體會到了我和老師帶給她的壓力,不願也不敢承擔由此帶來的後果,我知道此時的她理智腦起了作用,但情緒腦還堵著。

我的大腦也在高速運轉怎麼幫助她,突然我想起我讀小學時的一件事了,就對她講:媽媽讀小學時,中午可以回家睡午覺,有一次鬧鐘響了,我還是起不來,氣得把鬧鐘扔好遠(那圓圓的鐵質鬧鐘變了形的樣子至今還刻在我的記憶里,我很兇悍吧,曾經我還和一個男生打架,互相揪頭髮,兩邊頭髮被揪掉好多根,哈哈),後來外婆沒說什麼,我還是乖乖地去上了學。

聽我講完這件事,她的情緒明顯好轉,眼神中還流露出一絲調皮的笑意。

第二步:陪伴與遊戲

接著,我主動幫她穿褲子(平時她一般自己穿,這時讓她撒撒嬌),穿第二隻褲腿時,我又逗了逗她,撓了撓她的腳丫,故意說:這隻臭腳丫怎麼不出來呢?然後學拔蘿蔔的樣子把腳拔了出來。

這時,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她的負面情緒在流動疏散)

她說:那我晚上的舞蹈課要請假,不去上!(此時,我知道她已經接受了去上學的事實,但要維護自己的面子,給自己找個台階,表達出自己有做主的權力。

我說:行!沒問題!你想好了就請吧。

本來我就覺得你課太多了,可以把舞蹈停了的。

(我是真心想少上點培訓班,晚上時間也能充裕點,但現在覺得沒必要說後面這句。

聽我這麼一說,她馬上說:不行,我喜歡去跳舞,我要去上,不能停!(她還是想表達她的自由意志,雖然和前面說的截然相反。

刷牙洗臉時,她打了幾個噴嚏,我學著她的樣子也假裝打了幾個,把她逗得咯咯笑。

(她的負面情緒消失)

此時,這件事順利解決,耗時應該不到10分鐘。

這就是我在運用和善而堅定的真實生活。

五 討論

本來,此文寫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但昨天剛好看到兩篇文章,

場景類似(都坐地上哭鬧,要媽媽滿足自己的需要,但媽媽認為這是不合理的需要),

處理不同,兩位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截圖:

您支持哪位媽媽?

如果您是孩子,您更被哪一位媽媽所吸引?

我簡單說說我的觀點:

尹老師的處理在我看來是真正地執行了和善與堅定並行的原則,盧媽媽由於時間緊張,最後打了孩子,但她認為不得已,孩子在當時需要懲罰。

請思考:盧媽媽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做到和善堅定並行呢?(例如共情、遊戲?)

圖1:摘自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

圖2 摘自盧璐《好孩子都是七分讚美,三分懲罰,十分守規矩》一文

其他組織如有意願約我,請聯繫我。

資料 選讀

正面管教的原則——和善與堅定

《正面管教》節選

作者:【美】簡·尼爾森

魯道夫.德雷克斯(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孩子.挑戰》的作者)把對待孩子時和善與堅定並行的重要性教給了我們。

「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

「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專斷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嬌縱的方式則缺少堅定。

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許多父母和老師由於各種原因而對這個概念難以接受。

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當孩子「故意惹惱他們」時,他們覺得不應該「和善」。

我禁不住要問,如果大人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難道要大人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過分嗎?往往正是這些成年人需要好好去「暫停」(time-out在第6章有更多介紹)一下,直到他們的「感覺」好轉以便能「做」得更好。

讓成年人覺得難以做到「和善與堅定並行」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和善而堅定」是什麼樣。

他們很容易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在生氣的時候過於堅定——或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怎麼辦;然後,他們又變得過於和善,以對自己的過度堅定進行彌補。

許多家長和老師對「和善」抱有錯誤的觀念。

他們在決定採用正面管教方法時所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由於他們不想再懲罰孩子而變得對孩子過於嬌縱。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對孩子「和善」就是取悅孩子,或是不讓孩子有任何失望。

這不是「和善」,這是嬌縱。

「和善」意味著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

嬌慣孩子並不是尊重孩子。

不讓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剝奪了孩子培養「抗挫折力」的機會。

用語言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來你很失望(或者生氣、心煩等等)。

」然後,相信孩子能夠經得起挫折並能由此培養出對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該怎樣尊重自己。

允許孩子對你(或者別人)不尊重,並不是「和善」。

這正是讓人有點難以理解的地方。

不允許孩子以不尊重的態度對待你(或者他人),並不意味著你要用懲罰的方式來處理這種情形。

懲罰是對人極大的不尊重。

那你該怎麼辦呢?

我們假設孩子跟你頂嘴。

「和善而堅定」的一種處理方式是你走開,到另一間屋裡去。

哈,我都能聽見反駁我的聲音,「那不就等於放過他啦?」 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你雖然不能迫使別人以尊敬的態度對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你自己。

走開就是你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你自己;而且,這樣做也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最好的榜樣。

你總可以在稍後再找孩子談,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讓情緒平靜下來。

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你稍後可以跟孩子這麼說:「寶貝兒,很抱歉你生這麼大的氣。

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剛才的做法。

今後,每當你不尊重我時,我都會暫時走開一下。

我愛你,願意和你在一起,因此當你覺得你能夠做到尊重我時,就來告訴我,我會很樂意和你一起找出處理你的怒氣的其他方法。

然後,我們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對你我都尊重的解決辦法上。

」當你和孩子都平靜下來的時候,最好讓孩子預先知道你接下來會做什麼。

值得強調的是,太多的父母認為在生氣時就要解決問題。

其實,這是最不適合解決問題的時候。

在生氣的時候,人們接通的是「原始腦」——其選擇只有「戰」(爭奪權力)或者是「逃」(後撤,並且無法溝通)。

我們不可能用「原始腦」做出理性的思考。

我們會說些過後就後悔的話。

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能夠用理性大腦來思考時再解決問題才有意義。

這也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

有時候,「決定你要做什麼」(這是你將在第5章里學到的一個好工具)要比試圖讓孩子去做什麼好得多——至少在孩子願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較勁之前是如此。

所以,要記住:和善等於尊重。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堅定」。

大多數成年人習慣性地認為「堅定」就意味著懲罰、說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

並非如此。

當堅定與和善結合在一起時,就意味著對孩子、對你自己以及對當時情形的尊重。

我們以對孩子做出限制為例。

大多數父母自己決定製訂哪些限制,然後自己承擔起實施限制的責任。

但是,讓我們來想想設立限制的目的是什麼。

其目的是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以及為了讓孩子適應社會。

而當大人以懲罰、說教、控制來實施他們設定的限制時,往往招致孩子的反叛和權力之爭。

這當然即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也無法讓孩子適應社會。

因此,我們必須換種方式,在制訂和實施限制時要讓孩子參與進來。

例如,你們可以一起做頭腦風暴,制訂孩子看電視、晚上外出玩耍或做家庭作業的限制。

讓孩子參與討論(這意味著要讓孩子說得比你多,至少是和你說得一樣多)為什麼限制是重要的、需要什麼樣的限制以及每個人為實施限制應承擔怎樣的責任。

例如,當你問孩子家庭作業為什麼重要時,孩子就會告訴你(「這樣才能學會」、「這樣才能取得好成績」)。

然後,孩子可以決定需要花多少時間、在什麼時候寫作業最合適。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放學一回家就做作業,而孩子們卻想要先喘口氣。

當孩子們有機會自己選擇時,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一旦孩子自己決定了什麼時間寫作業最合適,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設立一些限制,比如「電視只能看一個小時,而且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之後。

我只能在晚上七點到八點之間幫助你;其他時間,即使你做不完作業來求我,我也不會答應。

」如果孩子理解了設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責任,並在此基礎上參與限制的設立,他們就會更樂意遵從限制。

當然,對於四歲以下的孩子,限制的設立是不一樣的。

父母需要為他們設立限制;但仍然需要以「和善而堅定」的方式實施。

當一個孩子違反了限制時,不要懲罰,也不要說教。

要繼續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

要避免由你來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應該怎麼辦。

你最好問一些啟發性的問題:「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原因是什麼?你現在打算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從中學到了什麼能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這裡提個醒:如果孩子習慣了父母的說教和懲罰,他可能會說: 「我不知道。

」 這時,你應該說,「你是一個很會解決問題的人。

為什麼你不想一想呢,半小時以後我們再碰頭,看看你想出了什麼好辦法。

父母和老師們會習慣性對孩子進行說教,並對孩子提要求。

孩子們經常以抵制或反叛做為回應。

以下是一些 「和善而堅定」的常用語,有助於你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話語,並增進孩子們的合作:

等一下就輪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換一種尊重人的說法。

我很在乎你,會等到我們能相互尊重時再繼續談。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

要做,不要說。

(例如,平靜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該怎麼做。

我們待會兒再說這件事。

現在應該上車了。

(當孩子在商店發脾氣時)「我們現在要離開商店,待會兒(或明天)再來。

當你決定不再用懲罰手段時,就需要練習新的技巧。

而且,你需要花時間來幫助孩子學會相互尊重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說明

文:飛魚媽(個人微信號:mixiyu2016)

原創精華 請點連結

飛魚媽

(Michelle)

有一個6歲女兒;

美國正面管教協會

認證家長講師,

國際組織學習協會認證

TTT職業培訓師;

北京樂學父母正面管教

親子教育工作室

創始人;

首都師範大學漢語言

文學教育專業碩士;

曾在北京某211高校工作14年,

講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等課程。

專業 實用 成長 互助

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們可以用懲罰來養育孩子嗎?

沒有上過正面管教課程的家長,經常諮詢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懲罰。說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難道孩子就不能打嗎?不打他怎麼長記性?也有人說,我自己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人生也很成功啊。真的是這樣嗎?是的,...

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教育孩子?

在面對孩子時,父母與老師最常使用的控制方法是懲罰與獎勵。在這種方式下,大人們必須隨時捕捉孩子的壞行為予以懲罰;看到好行為時給予獎勵。那到底誰在承擔責任?顯然還是我們大人。那設想,當我們並不在身邊...

如何養育才不辜負生命的信任?

在有娃之前甚至娃出生之後,我都時常問這個問題。追隨社會主流,生個孩子才是個完整的女人……似乎這些理由根本無法說服我,甚至在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個月這個問題愈加無解。家裡添了個小傢伙之後,家務翻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