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用懲罰來養育孩子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沒有上過正面管教課程的家長,經常諮詢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懲罰。
說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難道孩子就不能打嗎?不打他怎麼長記性?也有人說,我自己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人生也很成功啊。
真的是這樣嗎?
是的,有很多錯誤,是以愛之名犯下的。
最常見的就是懲罰。
我們當中有沒有家長一大早起來就摩拳擦掌的等著孩子犯錯誤以便有機會打一通孩子的?聽起來太變態了,我知道我們不會這樣,那為什麼還會選擇懲罰呢?
因為懲罰好用。
懲罰有很強大的震懾力,往往配以爆發的情緒,可以立竿見影阻止孩子的問題行為。
懲罰,可以很好的控制我們的孩子,糾正孩子的行為。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從小就是這樣被養大的,我們不會其他的方法了。
我們都在用我們知道的最有效的方法在養育我們的孩子。
既然可以阻止孩子的不當行為,那就是有效了,有效為什麼還不能用呢?
首先,我們想一下,是我們自己在領導和同事天天批評我們、挖苦我們、打壓我們、否定我們的時候工作表現更好,還是在領導和同事認可我們、欣賞我們、鼓勵我們、相信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工作表現更好呢?毫無疑問絕大部分家長會選擇後者。
那從哪裡得到一個荒唐的念頭,要想讓孩子表現更好,我們需要讓孩子感受更糟呢?批評、責難、懲罰、羞辱、暴打,讓孩子感受糟透了,然後我們就可以坐下來等他們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嗎?學過心理學我們知道,我們的懲罰「代償」了孩子因錯誤而產生的責任,他便不需要再去思考如果改進,也不需要再去承擔相應的責任了。
其次,我們要看到懲罰讓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是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了?我們是要訓練一個優秀的孩子,還是要養育一個幸福的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再次,了解懲罰帶來的長效後果。
在養育的過程中,我們要不停的回顧我們的養育目標,能不能給孩子示範面向未來生活所必須具備的美好品格和生活技能,能不能給孩子示範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如果我們懲罰孩子,孩子可以學到什麼呢?很可能是:「我可以通過暴力的方法解決我面對的問題。
」「我可以以吼叫的方式發泄情緒。
」會形成什麼樣的信念呢?「我必須屈從於暴力和權威,我不可以反抗。
」「我太弱小了,面對困難還是逆來順受。
與別人意見不一致時還是屈服吧。
」
「我不能說了算,因為我還不夠強大,等我強大了,我就可以用武力的方式讓別人服從於我了。
」這些,是我們想要的嗎?同時,我們要清楚的看到懲罰的原動力在家長。
是外力約束,是他律。
而我們要培養自信、自立、自律的孩子,懲罰不是一個好辦法。
此外,我們要清楚的看到,當我們懲罰孩子,其實是我們沒有勇氣面對我們內心的恐懼。
我們那麼的愛我們的孩子,要是孩子學壞了將來可怎麼辦?!其實,當我們知道有一種方式,可以替代懲罰,可以讓孩子感受沒那麼糟糕,同時可以贏得孩子的合作,你願意採用嗎?
當然!
如果不懲罰,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正面管教倡導我們用和善與堅定並行的態度面對孩子帶給我們的挑戰。
和善與堅定並行,不是一會和善一會堅定,也不是家裡一個人和善一個人堅定,是我們處理孩子挑戰時同一個人同時做到和善與堅定。
有一句最具代表性的話,就是「我愛你,但答案是不行。
」和善與堅定並行,對於即定行為模式和語言模式的我們來說是不容易做到的。
這就需要我們持續的學習和日復一日的練習。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相信,我們今天的一點點的改變,會讓孩子的人生發生很大的不同。
如何養育才不辜負生命的信任?
在有娃之前甚至娃出生之後,我都時常問這個問題。追隨社會主流,生個孩子才是個完整的女人……似乎這些理由根本無法說服我,甚至在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個月這個問題愈加無解。家裡添了個小傢伙之後,家務翻倍,我...
教育:一邊想讓孩子變得更好,一邊卻讓TA感覺很糟糕
據說史蒂夫賈伯斯年輕時每天凌晨四點起床,九點前把一天工作做完。喬幫主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從自律來。自律是對自我的控制,自信是對事情的控制。先學會克制自己,用嚴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
如何不通過打罵管教好孩子
做父母,是一個欣喜與抓狂交織的過程。你需要通過各種「工具」才能教育好孩子。除了打罵之外,你還可以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教育孩子。下面將介紹幾種教育的方法,你可以單獨或組合使用,相信它們會幫...
孩子不合作?和善而堅定,溝通4步走!
你覺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給你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在一次大型公益課上,有的家長說孩子不好好吃飯,不好好寫作業,寫作業拖拉;有的家長說孩子愛頂嘴,愛哭鬧;有的家長說孩子愛玩手機·····總結了一下,...
除了懲罰,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在初中從事教學工作10多年,很多時候,當我和家長討論孩子的問題,家長會說這樣一句話「老師,孩子不聽話你放心打。」在這裡我不想討論家長這樣說的意圖,但是這句話出現的頻率,讓我覺得,當孩子犯錯的時候...
一本可以直接操作的家長指南——《正面管教》
我接觸正面管教的時間並不長,是通過我的朋友了解到的。因為她總是在朋友圈裡發一些關於和兒子之間的交流過程,讓我感覺很有學習的必要。因為當時我也正因為和11歲的女兒之間經常發生衝突,互相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