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餵飯到底會帶來什麼壞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人職場媽媽一枚。

寫這篇文章時,寶寶10M12D共2顆牙,已實現零餵食的全自主進食超過1個月。

因月齡限制,尚無法自如使用勺子,目前自主進食全依靠手指。

勺子仍在學習階段,還不會從碗中挖食物,但已學會把盛有食物的勺子準確放入口中,因此本文的自主進食背景全為依託雙手進行。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脾氣性格,但如果你和我一樣相信,愛是釋放,不是控制,那也許這篇文章中可以找到啟發你去嘗試或者變通的經驗。

如果你是一個還在餵飯的媽媽,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餵到現在,你家的寶寶有無如下牴觸吃飯的現象:

【初級對抗】:吃飯時注意力並不停留在食物上,也並無表現出對食物的渴望,飢餓時最初幾口還能好好吃,之後便開始東張西望。

不是孩子找食物,而是大人舉著勺子找嘴巴。

但只要大人堅持喂,尚且還會張嘴吃

【中級對抗】:在上述基礎上,開始出現一些緊閉嘴巴來牴觸勺子或者吐出食物的現象,東張西望更加明顯,要把勺子放入嘴巴變得更加困難,但對於在一頓飯的時間中保持坐在餐椅上還無太大反抗

【高級對抗】:對於張嘴吃飯或者坐在餐椅上提條件,比如需要給玩具或者手機轉移注意力,否則就不肯坐在餐椅上

你家的娃現在修煉到了第幾級啦?

這樣的抓狂日子你還想繼續嗎?

如果你家寶寶還在初級階段,

你會因為覺得還能忍受打算任其發展嗎?

--- 你家的小祖宗很快就會不斷試探你的底線,繼續升級難搞指數,直至你筋疲力盡。

試想孩子坐在餐桌上除了張嘴以外,眼耳手鼻都閒著,那一個精力旺盛的孩子坐在餐椅上還能幹什麼呢,也許只有東張西望想要抗爭了。

所謂食色性也,吃飯這件事真的要搞到這麼痛苦嗎?

雞湯說,世上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愉快的自主進食之路到底應該怎麼走?

什麼是自主進食?

自主進食是這兩年非常流行的BLW (Baby-led Weaning)寶寶主導進食法的中文簡稱。

純正的BLW倡導從孩子接觸輔食的第一口起就不餵食泥狀食物,直接進食手指食物,幫助孩子充分探索食物的色香味和建立正確的用餐習慣,從而減少挑食,肥胖和不良飲食習慣的形成。

這個概念對於大多數的中國家長來說,接受起來可能會有些難度,包括我自己,所以今天我談的是變種或者不完全版的BLW,即孩子勺餵泥糊狀輔食適應以後(通常是2個星期到1個月),開始逐漸引入手指食物進行自主進食的培養,並最終過渡到零餵食。

餵飯到底會帶來什麼壞處?

在引導孩子自主進食的過程中,家人常常問我,餵就餵吧,也不是什麼大事,為什麼要這麼堅持讓孩子自己吃呢。

你是不是也常常面臨周遭的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1.失去寶貴的精細動作鍛鍊機會

自主進食過程中,需要孩子高度的手眼協調配合,並且隨著抓取的食物越來越小或複雜,對於手指精細動作的鍛鍊會越來越到位。

試想自主進食的孩子一頓用餐時間在30分鐘的話,1歲前的寶寶如果保持每天至少2頓自主進食,則每天都會有1個小時高質量的精細動作鍛鍊。

且不論這對大腦發育的好處,如果你不想孩子讀書以後因為寫字難看被老師逼著無數遍的抄字帖,那利用自主進食來幫助孩子鍛鍊精細動作對你來說就是一個應該抓住的機會。

2.不利於培養寶寶「leader in me"(對自己負責)的好習慣

孩子半歲之前,自我意識尚未完全覺醒,心理學上稱為母嬰共生,這個階段的寶寶對於媽媽的安排和指令服從性會非常高(特別是4-6個月的孩子簡直就是天使啊,會笑了懂得互動了可還不會用肢體語言或聲音來反抗哈哈)。

可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你會發現他想要抗爭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我的育兒理念是把孩子當做獨立的生命去尊重,一定要允許TA在某一刻與你完全不同步。

既然這樣,與其被動迎戰,不如主動培養一個讓孩子有良好自主權的家庭氛圍。

自主進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讓孩子決定怎麼吃,吃多少,從而使TA的小宇宙可以在某個範圍內得到充分的釋放。

控制感更強的孩子,滿足感越多,焦慮感也會越少,性格也會更加平和。

自主進食也可以讓孩子學會了解自己的行為和後果之間的聯繫,從而學會審視和調整自己的」不良行為」。

這樣的LEADER IN ME對自己負責的好習慣,將會帶給你一個良好自我管理的孩子,並隨著TA的日益長大,帶來越來越多的好處。

3.容易過量進食及導致其他壞習慣

餵飯的媽媽一定經歷過,孩子吃飯不認真,你卻不知道是因為TA吃飽了,還是貪玩了,於是陷入「碗裡沒吃完,一定還沒飽」的怪圈,強塞也要餵完。

殊不知,有可能上一頓食材的密度比較大,或者兩餐之間的運動量減少,或者孩子有些生病,甚至沒有其他任何原因,只是胃口欠佳,都會導致每餐的進食量可能會不同。

如果孩子飽了,你卻還要逼TA吃完,這公平嗎?不要忘記,這個量是你單方面決定的,孩子可從來沒同意過。

強迫孩子吃完碗裡的飯,除了導致積食以外,還會使孩子對吃飯越來越反感。

而為了和孩

還有一種情況,餵飯的媽媽們為了能夠趕快完成這個令人頭痛的任務,常常會情不自禁抓住機會勺子不停的往嘴裡送,過快的進食使得孩子咀嚼不充分,不僅會增大消化不良和嗆咳的可能,也會使孩子的咀嚼肌得不到充分的鍛鍊,甚至會影響到發音的標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正確的給寶寶餵飯方式,你學會了嗎?

家長別小看餵飯,錯誤的方式不僅不利於寶寶的健康,容易導致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還會影響到寶寶以後的進食習慣。國外一般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就讓寶寶自主進食,但是在國內最普遍的方式還是由家長餵。其實在...

美琪寶貝:給寶寶餵飯那些事兒

每個寶寶在輔食添加的過程中,餵飯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它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寶寶吃到食物,還為了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興趣,幫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這個環節中,父母和寶寶都要付出努力,父母要掌握正確的餵...

娃不愛吃飯?這樣做,讓他成為小吃貨!

民以食為天,吃這檔事,從出生的一刻就註定是大事件。對新手父母來說,讓寶寶吃飽吃好,並愛上吃飯,是頭等重要的事。起早摸黑熬過寶寶嗷嗷待哺的「被動」進食時期,進入到添加輔食時,怎麼讓寶寶接受新食物,...

科學餵養!這些餵飯方式你別學!

國外一般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就讓寶寶自主進食,但是在國內最普遍的方式還是由家長餵。寶樹媽覺得在寶寶1歲之前餵飯都是可以的,不過需掌握正確的方法,一些錯誤的餵飯方式可千萬別學。

寶寶不好好吃飯?兔媽來支招

很多寶媽反映寶寶開始自主進食後不好好吃飯,不是把食物抹得一塌糊塗,不好好送進嘴裡,就是吃了沒一會兒就不耐煩了,盤子扔掉。媽媽們想著能讓孩子多吃點,不是追著餵就是給寶寶喝奶,很容易放棄讓寶寶養成自...

一直給寶寶餵飯真的好麼?

如果你是一個還在餵飯的媽媽,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餵到現在,你家的寶寶有無如下牴觸吃飯的現象:1.吃飯時注意力並不停留在食物上,也並無表現出對食物的渴望,飢餓時最初幾還能好好吃,之後便開始東張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