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愛吃飯的孩子,都是因為早早的做到了這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宸宸2歲半了,每次帶他去外面吃飯,都能引來周圍一眾艷羨的目光,因為他吃飯吃的太好了,給他一個凳子一個碗,他可以獨立認真大口吃的特別歡快,我們只需要不斷往他碗裡添加食物就可以了,連服務員都說,從來沒見過吃飯這麼乖的孩子。

經常關注我朋友圈的媽媽也知道,宸宸很早就開始自己吃飯,並且食慾一直很好,可這一切是天生的嗎?

當然不是,看我寫那麼多餵養文章就知道,我是特別講究「科學育兒」的媽媽,從寶寶出生起,不,從孕期開始,我就儲備知識「謀劃」著每一步該怎麼走,包括孕期營養,出生後如何堅持母乳、輔食如何安排、營養素如何吃……若說宸宸現在吃飯這麼好是天生的,連我自己都不信。

別人都說:「營養師」的孩子就是不一樣,其實哪有天生的不一樣呢,不過是多做些準備和努力,而我所做的努力,大家也都可以做到。

今天要說的是,在所有培養孩子愛吃飯的方法裡,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通過觀察別的家庭,發現大多愛吃飯的孩子都有的共同點,就是:能早早的做到「自主進食」。

自主進食為什麼很重要?

「自主進食」就是讓孩子自己吃飯,添加輔食後,「自主進食」的訓練越早越好,宸宸大概是9月10月開始嘗試自己吃,1歲半左右完全自主進食並熟練使用勺子的。

英國某權威兒童中心提倡BLW餵養方法,就是從剛吃輔食開始,就讓寶寶自主抓握手指食物來進食,跳過泥糊直接給固體食物。

這個方法讓寶寶從一開始就自主進食,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需求,而且現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都在紛紛效仿了。

在國內,估計還沒有人敢這樣做,太挑戰傳統了,雖然我們做不到,但它給了我們一個思路:孩子是可以早早學會、也有必要讓孩子早早學會自己吃飯的。

為什麼讓孩子自主進食這麼重要,試想一下,你就是寶寶,看到面前的食物,覺得新鮮有趣,正想要自己吃時,來個人坐在你旁邊,不讓你伸手,非要拿個碗餵你吃,盯著你看,時不時嘮叨:張嘴,啊,吃這個,再吃一口……

好像你連張嘴都不會,吃什麼都被控制,一點都不自由……每頓都這樣,你會吃的開心嗎,會把吃飯當成一件很期待的事嗎。

大人總以為孩子太小,餵飯是天經地義的事,覺得長大了自然會吃飯,不餵飯是大人偷懶,我們小時候也是大人餵飯,現在吃飯不也是好好的嗎?

確實所有人長大了都會吃飯,但如果能儘早學會自主進食,不僅能有效避免孩子將來偏食挑食,還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品格。

美國有項研究稱,孩子的厭食挑食大概有80%是因為父母對進食的過多控制。

再試想一下,把飯菜放到寶寶面前讓他自己摸索著吃,寶寶從一開始笨手笨腳,到能熟練用勺子舀飯吃,在自己努力下完成如此高難度動作,是不是特別有成就感;

每次吃飯都看到不同顏色的食物,都能靠自己去感受到不同食物的質地和味道:番茄是酸酸的,豆腐是軟軟的,麵條是有韌性的……是不是特別新鮮有趣,原來吃飯不僅能填飽肚子,還是一項這麼好玩的活動,寶寶很難不對食物保持高漲的熱情。

讓寶寶自主進食還有這些好處:

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鍛鍊精細動作

培養專注力

鍛鍊咀嚼和吞咽,說話也能更清楚

避免將來的追餵哄餵

更獨立自信

關於自主進食的疑慮

1、什麼時候開始訓練「自主進食」

宸宸是9個月開始慢慢放手到1歲半能學到獨立吃飯的,每個娃能自主進食時間不一樣,一般來說,8 個月左右是寶寶自主進食的黃金期。

(這大概是10個月左右拍的,宸宸有一點可能跟別的寶寶的不同,他不會吃的很髒亂,也很少用手抓,如果食物跑出去他還會拿起來吃掉,很愛乾淨的哈哈)


但具體時間你需要去觀察,發現寶寶有想自己吃的意願時就滿足他,比如:

看到什麼食物都想上去抓一把,不再乖乖接受你餵過來的食物,喜歡搶碗搶勺搶筷子,拿勺子戳食物,大人吃飯時總想湊上去抓食物吃……

別嫌寶寶吃的慢、吃的髒亂、浪費食物,只要熬過剛開始那個艱難混亂的時期,就一定能撥開雲霧見雲天。

2、如何訓練才有效

與其說「訓練」,不如說大人要做好心態的改變:相信並堅定寶寶能自己吃好飯。

在這個基礎上,參考以下建議:

a、從添加輔食之初,就在餐椅上放點手指食物,比如煮熟的土豆條、豆腐塊,不是給寶寶吃的,而是讓他捏一捏玩一玩,感受下食物的質地,還可以給他一把適合抓握的勺子,允許用勺子這戳戳那戳戳,培養興趣,慢慢來;

b、從一開始就為自主進食做準備,寶寶不會突然完全能自主進食,需慢慢過渡,是邊吃邊喂,還是先餵再留時間自己吃,根據情況而定;

c、當寶寶能顫顫巍巍把食物送進嘴裡時,千萬不要打斷,即使食物全灑,吃的一片狼藉,也不要制止,而是鼓勵,你可以在他能力不足時用勺子餵一口,把一頓飯的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內,他自己能吃多少算多少;

d、寶寶自己吃的動作越來越熟練時,就可以全部放手了,大人要做的是準備性狀合適、符合寶寶咀嚼能力又營養豐富的食物。

雖說「放手」,但依然要掌握全局,要把食物溫度、性狀、軟硬、口感控制的剛剛好,保證寶寶每一口都吃的舒服,如果吃進去不是太燙就去太硬,還動不動卡住,會打擊寶寶自主進食的信心的,必須全程看護,防止被食物卡住噎住。

e、提高自主進食的慾望,至少餐前2小時不吃東西,保證餐前空腹;除了喝奶,吃輔食時間儘量安排與大人同步,大人吃飯時,也是寶寶進餐時間,方便寶寶模仿大人吃飯,大人吃自己的飯,時不時瞟一眼就行,寶寶也更放鬆;

f、讓寶寶自己吃飯,這些餐具一定要有:高顏值穩定性好的餐椅、防打翻的吸盤碗、能圍住全身的反穿衣、方便收拾的一次性檯布、好抓握的彎頭勺子、保溫碗、研磨碗、輔食剪刀;

等到熟練自主進食後,食物不再到處灑,餐桌會幹凈的多,只需要準備:餐椅、普通圍兜、分盤碗、保溫碗、勺子,輔食剪刀。

還要記得:餐桌上除了食物和餐具,不要放任何玩具和動畫,一開始就不要用玩具哄,避免給自己挖坑。

3、寶寶自己吃的太慢,又浪費太多,真的能吃飽嗎?

這是大人想插手寶寶吃飯的主要顧慮吧:怕孩子吃不飽,所以要餵。

可是你想想,寶寶喝奶也是自己喝,自己決定喝多少,喝飽了會通過吐出奶頭、東張西望的信號告訴你。

到了吃飯,也一樣的,餓了吃飯是人類的本能,原本就不用教,寶寶雖小,但一定懂得要吃到飽,飽了就不再吃。

如果真的哪天沒吃飽,餓肚子了,也更懂得珍惜下一頓吃飯時間,這是絕佳的機會讓寶寶明白行為與結果的必然性~不吃飽飯就會餓。

寶寶可能會拿著食物一直玩,這捏捏那戳戳,很久才吃進去一口,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ta對這個世界充滿新鮮好奇感,人在不熟悉的情況下都會要先研究一下。

也正是這份好奇心才使得他們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成長,這個過程,多麼美好而珍貴,比機械化的張口吃,有趣的多。

最後還需要提醒,如果孩子自己吃飯只肯吃一點點就不吃了,是不是也放任不管呢,不是的,要找原因,孩子沒胃口是否生病了,是否吃藥傷了脾胃,是否有積食、消化不良、缺鋅……保證孩子是健康的狀態,才能更好鍛鍊自主進食進食。

愛孩子,就放手把吃飯的權利還給孩子吧。

我是藍弧,一名職業營養師,也是一名寶媽。

我專注嬰幼兒領域的健康調理,用非藥物方法改善寶寶的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生長發育緩慢、發燒、咳嗽等問題,讓寶寶少生病,更健康,如果你有問題,可以直接給我私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不好好吃飯?兔媽來支招

很多寶媽反映寶寶開始自主進食後不好好吃飯,不是把食物抹得一塌糊塗,不好好送進嘴裡,就是吃了沒一會兒就不耐煩了,盤子扔掉。媽媽們想著能讓孩子多吃點,不是追著餵就是給寶寶喝奶,很容易放棄讓寶寶養成自...

娃不愛吃飯?這樣做,讓他成為小吃貨!

民以食為天,吃這檔事,從出生的一刻就註定是大事件。對新手父母來說,讓寶寶吃飽吃好,並愛上吃飯,是頭等重要的事。起早摸黑熬過寶寶嗷嗷待哺的「被動」進食時期,進入到添加輔食時,怎麼讓寶寶接受新食物,...

給寶寶餵飯到底會帶來什麼壞處?

本人職場媽媽一枚。寫這篇文章時,寶寶10M12D共2顆牙,已實現零餵食的全自主進食超過1個月。因月齡限制,尚無法自如使用勺子,目前自主進食全依靠手指。勺子仍在學習階段,還不會從碗中挖食物,但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