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不打罵孩子而「懲罰」了孩子才是智慧父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學會不打罵孩子而「懲罰」了孩子才是智慧父母!母嬰育兒小編推薦閱讀:你打罵孩子後是不是於心不忍?是不是看著可愛的孩子心痛?但不打又不聽話怎麼辦?我的育兒理念一直在強調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理解孩子,有些朋友擔心:這樣會不會造成溺愛和放縱孩子呢?
接納孩子的所有感受,並不是溺愛孩子,並不是意味著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對的,我們容許孩子所有的情感,但這並不等於行為上的縱容,只有當孩子的所有「行為」都被許可時,才會變成溺愛。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讓你無可奈何、崩潰抓狂的時候,如果不打又不罵,我們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我的對策是:1、平等待人,2、傾聽心聲,3、友好溝通,4、以理服人,5、合理懲罰。
比如,孩子不高興時打人、罵人或摔東西,我們首先應該尊重、理解和接受孩子本身的情緒,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不高興,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可能也會生氣;然後,傾聽他的內心想法(他究竟想達成什麼願望,為什麼);進一步與他交流,幫助他通過其他途徑去釋放情緒,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最關鍵的是要讓他明白,打人罵人摔東西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以後不能再犯。
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孩子,同時絕不縱容孩子的惡習。
我說的第5點是:合理懲罰。
一聽到「懲罰」這兩個字,很多人已經毛骨悚然,因為我們本能地聯想到打、罵、罰站、關禁閉等等恐怖的手段。
實際上,懲罰孩子絕不是簡單地施暴!懲罰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什麼時候應該懲罰?如何懲罰最有效?懲罰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懲罰需要注意什麼原則?怎樣才能讓孩子被罰的心服口服?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拿什麼來懲罰你,我的孩子?
(一)犯了錯,就要罰。
首先需要正確判斷孩子的「錯」。
扯一句題外話。
柯林頓和布希在交接政權之後,柯林頓對布希說:「你只做你認為正確的事情。
」這句話的意思是,第一,要做正確的事,Dotherightthings;第二,才是想辦法把事情做正確,Dothingsright。
所以,關於懲罰孩子,第一,判斷該不該罰?如果確實該罰,那麼就是做了正確的事;第二,才是想想怎樣罰的有技巧、有立場又不傷害孩子、讓孩子心服口服、有利於孩子成長等等,即把事情做正確。
千萬不能孩子一調皮搗蛋就想到要怎麼去制服他們,先別急著「罰」,我們必須先要判斷,然後才能執行。
「犯了錯就要罰」,這個原則或許本身沒什麼問題,可是,什麼是「犯錯」呢?以我們大人的眼光,去判斷孩子的行為是對還是錯,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孩子的「錯誤」在成長過程中隨時可見,我總結主要有以下三類:
(1)出於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破壞、淘氣;
比如,把遙控器拆了、把冰箱門弄壞了、把電器按鈕摳下來,等等。
(2)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能力不夠,而造成的失誤;
比如,吃飯時把碗打碎了、想拉小弟弟走路卻把人給拽摔跤了,等等。
(3)故意犯錯,道德品質或者是非觀念存在問題;
比如,吐口水,偷東西,虐待他人,不愛護公物等等。
第一類錯誤,是我們應該鼓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孩子優秀的天性,我們要保護孩子的破壞力和創造力,還可以陪孩子一起享受這個過程。
我的博文《怎樣把孩子的破壞變成創造》《利用孩子的淘氣挖掘其潛能》等等中有實例。
第二類錯誤,是我們應該寬容的,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寶貴經歷,關鍵不是罰,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錯誤行為帶來的後果,從而主動想辦法避免再一次犯類似的錯誤。
「自食惡果」之後,吃一塹,長一智,例子下文說。
第三類錯誤,就是我們不能讓步的原則性問題,除了幫助孩子建立是非觀念、培養道德意識,我們家長也要及時反省自己的處世方式和教育方式,有沒有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有沒有引導孩子遵守社會規範?
(二)我認為懲罰孩子最有效的方式:自作自受,自食惡果。
1、實例:打翻杯子。
有一次吃飯時,我們每個人都裝了一杯飲料喝,笑笑在餐桌前手舞足蹈,一不小心,咣當一下把飲料杯給撞翻了,嘩~~飲料撒了一桌一地,幸好我眼疾手快,保全了杯子!
通常這種情況,家長會有兩種做法。
第一種,孩子又闖禍了,添麻煩了,脾氣暴躁的家長頓時開罵:「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怎麼回事啊?你別喝了!」孩子哇哇大哭。
【這是完全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第二種,理解孩子的行為,孩子年齡小,心有餘力不足,打翻飲料不是故意的,所以非常寬容:「沒事沒事,媽媽再給你倒一杯喝!」【這種做法表面上看確實是尊重和理解孩子,實際則是放縱了孩子的錯誤,孩子沒有得到任何失敗的經驗。
】
如何讓孩子「自作自受」「自食惡果」呢?
媽媽:「笑笑,你的飲料沒了,現在你沒有喝的了哦。
」
笑笑癟癟嘴:「啊?」
【沒有飲料喝,這就是打翻杯子的後果,自己承受。
】
媽媽:「嗯,而且,請你把桌上和地上收拾乾淨!」
笑笑瞪大眼睛:「啊?」
【把環境弄髒了需要打掃,這就是打翻杯子之後必須承擔責任。
】
笑笑拿起抹布,仔細地擦桌子和地板。
看著其他人杯子裡的飲料,無比羨慕,笑笑不喜歡哭,但是能看出來他的委屈,他開始央求:「再給我倒一杯飲料好嗎?」
媽媽並非不通人情:「嗯,可以,不過你這次要小心一點哦,告訴我,怎樣做,才不會把杯子打翻呢?」笑笑想了想,揮舞著手臂說:「不能這樣。
」他又意識到,杯子放在桌子的邊上,也是比較危險的,容易碰到,於是把杯子往裡推了一點,說:「放在這裡比較好!」
OK,大功告成。
第一,笑笑已經嘗到打翻杯子的「後果」:沒有飲料喝;第二,笑笑明白了需要自己承擔的責任:打掃衛生;第三,笑笑懂得了下一次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吃飯時不要手舞足蹈,杯子不能放在桌子邊。
2、實例:油乎乎的手亂抹別人的衣服。
笑笑吃飯吃的滿手都是油,媽媽本來是拿一塊抹布來給笑笑擦擦手,誰知,小淘氣包居然故意把油乎乎的雙手,往媽媽的衣服上抹,抹完之後還哈哈大笑。
這屬於故意犯錯。
媽媽:「髒手不能往別人的衣服上擦,這樣不禮貌!」
笑笑還是嬉皮笑臉,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媽媽:「看,媽媽的衣服被你弄髒了,怎麼辦?」
笑笑不以為然:「髒了就洗唄!」
媽媽非常嚴肅:「好,你去洗!」
笑笑大驚失色:「什麼,我洗?你,你洗!」
媽媽堅持原則:「是你弄髒的,你負責洗乾淨!」
雖然笑笑根本洗不乾淨衣服,只是隨便在清水裡搓了幾下揉了幾下,但是,他明白了,他犯下的「錯誤」,就要自己去承擔責任、自己去補救,而不是一笑而過,別人替他收拾。
3、實例:不肯自己吃飯。
笑笑想一邊玩,一邊吃飯,於是嚷嚷著讓媽媽餵飯。
媽媽用一根繩子把笑笑的雙手綁了起來,笑笑納悶,媽媽回答:「有手的人,都是自己吃飯的,你不想自己吃飯,就像沒有手一樣,所以我就把你的手綁起來。
」很快,笑笑就切身感受到沒有手實在太不方便了,不能玩玩具,不能騎車……媽媽趁熱打鐵:「要麼,你有手,你就必須自己吃飯,你也可以玩;要麼,你沒有手,你不用自己吃飯,媽媽餵你,但是你也沒有手去玩。
兩種情況,只能選擇一個!」這個過程,笑笑逐漸意識到手的重要作用:「我不想沒有手!」在重獲自由之後,主動要求自己吃飯。
為什麼要自己吃飯?因為你自己有手,你就要獨立地生活。
然而,給孩子講道理,光靠一張嘴去「講」,好像不起作用。
何不用實際行動讓孩子品嘗一下「後果」?好,既然你不願意自己吃飯,不願意利用你自己的雙手去生活,那麼,我就暫時剝奪你擁有一雙手的權利!
綁起來,不是「暴力」,整個過程,一點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都沒有,沒有仗勢欺人,也沒有強迫和傷害。
這種自然的懲罰方式,只是為了讓孩子通過實際的感受,理解「沒有手」的後果,進一步明白「有手就應該自己吃飯」的道理。
總結:自食惡果、自作自受的懲罰方式
既然犯了錯,那麼就要感受一下錯的「後果」,讓孩子通過自身的經歷,去獲得教訓,獲得經驗,從而主動避免再次犯錯,這比家長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要有效得多!
孩子在受到家長的懲罰時,經常會有委屈感和牴觸感,甚至會有仇恨感。
但是,如果採用自然懲罰法,他品嘗到自己釀下的苦果,就會把原因歸結為自己的責任,避免和家長起衝突,減少了抵抗情緒。
(三)其它懲罰方式:開罰單,約法三章,暫時剝奪權利。
1、開罰單。
列一張表格,裡面填上不好的行為,比如吐口水、罵人、摔東西等,下方對應填上相應的懲罰。
只要日常生活出現不好行為,立即「開罰單」。
2、約法三章。
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懲罰條例」,讓孩子自己提出具體的建議,然後雙方都要遵守。
這樣孩子感覺被尊重,會有主動性。
3、暫時剝奪權利。
比如一旦犯錯,就不能看動畫片、不能玩皮球。
(四)我不贊成的懲罰方式:打罵,精神暴力,收回媽媽的愛,做家務。
1、不贊成:打罵,行為暴力,語言暴力,精神暴力。
很多家長一聽到懲罰,就想到打罵,有的「單打」,還有父母的「混合雙打」。
懲罰並不等於體罰,這個我不用多說了,我認為打孩子是家長愚昧、無能、偷懶、暴躁的表現。
打孩子的結果,要麼越打越叛逆,要麼越打越懦弱,你希望是哪一種?
「再淘氣小心我揍你」,這種方式雖然沒有痛下毒手,但這是一種仗勢欺人的恐嚇、威脅和強迫,屬於精神暴力。
家長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也許當時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孩子被嚇住了,終止錯誤,不過孩子並沒有明白真正的道理。
2、不贊成:收回媽媽的愛。
「你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這是很多媽媽經常脫口而出的話,孩子犯了錯就要付出愛的代價,媽媽的愛將被收回。
雖然我們心裡知道我們依然愛孩子,我們有口無心,但是,當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他會感到恐慌,他會擔心,他會沒有「安全感」,在此後的日子裡,他會不斷地驗證「媽媽是否愛我」,如果我怎麼怎麼樣,媽媽是不是就不愛我了?
6歲以前,「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
安全感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基礎,是自信和信任他人的基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獨、受冷落、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容易逃避問題、嫉妒別人等等。
所以,不要讓孩子感覺犯錯之後就失去了媽媽的愛,要讓孩子知道,即便你沒有達到爸爸媽媽的標準和要求,我們依然愛你,這種愛是無條件的,但是,是有原則的。
3、不贊成:做家務。
好像很多育兒專家和育兒書上都建議,可以懲罰孩子勞動,做一些家務。
學校也經常採用這種懲罰方式,讓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去打掃衛生什麼的。
我個人相當反對這種方式。
勞動本身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做家務是主動分擔家庭責任,說明一個人勤勞、能幹,怎麼與「懲罰」聯繫在一起呢?孩子以後會想:我才不做家務呢,我又沒有犯錯誤!
(五)懲罰孩子的目的:規範孩子的行為,建立責任感。
1、規範孩子的行為。
孩子生來是無限「自由」的,隨著逐漸長大,就出現了各種各種的「規則」。
當他不明白這些規則,就會犯錯。
心理學家帕德里克•特羅布說:「教育是建立在一系列紀律和規範的基礎上,這些規定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什麼行為是被允許的,什麼是被禁止的,更廣義地說,就是區分好與壞。
」
回到本文開頭,我曾說:當孩子的所有「行為」都被許可時,就會變成溺愛和放縱。
所以,我們應該幫助孩子認識規則,並且遵守規則。
自作自受、自食惡果的懲罰方式,孩子通過自己不斷的實踐和嘗試,就會慢慢掌握規則。
2、建立責任感。
即便是成人,誰都會犯錯,但是犯了錯之後,是不是有勇氣和能力去承擔責任?我想,犯錯的過程,應該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過程。
比如,打翻了杯子,就要自己打掃衛生;弄髒了衣服,就要自己去清洗;損壞了東西,就要自己去修理;弄亂了房間,就要自己去收拾……「懲罰」本身不是目的,懲罰使人懂得什麼是責任,要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六)懲罰孩子的作用:吃一塹,長一智。
成長,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吃一塹,長一智。
人生最重要的是積累經驗,成功中有成功的經驗,失敗中有失敗的教訓,錯誤中有錯誤的緣由。
經驗教訓總結起來,人生才能不斷向前。
真正高明的「懲罰」,不是打罵、不是罰站、不是取消零花錢這麼盲目,而是能對孩子的成長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一味地「說教」,並不一定能教給孩子什麼,反而讓孩子厭煩麻木,根本起不到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效果。
還不如讓孩子自己去經歷,自己去體驗,自己去思考,先「吃一塹」,然後,從錯誤中得到教訓,「長一智」,以後不再重蹈覆轍,這才是最重要的。
讓孩子的每一個錯誤都和進步一樣有價值!
(七)懲罰孩子需要注意的原則
1、懲罰孩子必須讓他知道為什麼,明白原因才能根除錯誤。
2、越要懲罰,越要尊重,不能進行赤裸裸的人身攻擊。
3、家長心平氣和的時候才能懲罰,如果自己情緒不好,先放一放。
4、懲罰要堅持一定的標準和原則,不能隨心情而定。
5、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以免冤枉或者誤解。
【結束語】
想要孩子成長,就要允許孩子犯錯。
犯錯的過程,是親身體會的過程,是積累經驗的過程。
讓孩子通過「自作自受」「自食惡果」的方式接受懲罰,有助於規範行為、培養責任感和抗挫折的能力。
沒有適當的懲罰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懲罰絕不是簡單的施暴!怎樣懲罰的巧妙又合情合理,讓孩子心服口服,卻是一門技術。
懲罰本身不是目的,如何在懲罰中成長和進步,才是最重要的。
微信搜索:superbaby_7(長按複製),關注超級寶寶。
孩子犯錯打和罵?錯!5種「懲罰」方式讓孩子心服口服
每個人在孩提時代都會頑皮、犯錯,如果孩子犯了錯,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呢?有一部分家長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打和罵,而這種體罰式的懲罰方式看似約束了孩子,但其實弊端很大:一方面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一定傷害...
家長必知:孩子做錯了這麼懲罰才有用
人非聖賢,孰能無錯?大人尚且都會犯錯,何況是跌跌撞撞摸索成長中的小孩?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犯錯之後,家長不懂正確處理,既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又不能正確引導孩子改正錯誤。更要...
如何不打不罵教育好孩子,這次機會來啦,別錯過哦!
我們知道養育一個孩子,是每位母親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同時也是最具挑戰的職業世界上沒有不愛孩子的母親所有女性都甘願為孩子付出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但是,你給予的愛帶來的結果是......?孩子因...
用這5個技巧代替懲罰孩子!無需打罵孩子!快了解下
用這5個技巧代替懲罰孩子!無需打罵孩子!快了解下懲罰寶寶,是每個父母培養孩子、糾正孩子錯誤的方式之一。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錯誤,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懲罰。但懲罰寶寶也要講求科學方...
還在用打罵懲罰孩子嗎?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
父母都知道,孩子犯錯不但要指出來,還需要一定的懲罰。但很多家長對於懲罰的第一反應就是打和罵!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懲罰不等於打罵,懲罰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不然,罰的輕了沒效果,罰的重了,又容易給孩...
孩子調皮老不好?這種教育方式科學還省心,孕媽:妥妥的
處於孩童時期的孩子肯定特別調皮,讓父母操碎了心,有時候還真有抓住好好打一頓的想法,但是為了能讓孩子健康成長,還是不要動手的好。但是有些寶媽就說了:「打孩子我心疼,不打孩子管不住他,那這可怎麼辦...
「再鬧媽媽揍你了!現在是在中國!」媽媽下飛機怒吼,爆笑眾人!
近日,加拿大一媒體報導了一則新聞。一個隨華人媽媽回中國探親的孩子一直哭鬧,惹得媽媽非常生氣,剛下機,媽媽就對還在哭鬧的孩子吼道:「再鬧媽媽就揍你了!現在這裡是中國,我已經可以揍你了!」
不一樣的教育理念:拿什麼來懲罰你,我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從不想責罵孩子我們也從不忍心懲罰孩子可是,有時候面對滿地的狼藉面對無休止抓狂的哭鬧實在控制不住脾氣忍不住對他們大吼大叫風平浪靜之後看著可憐兮兮、滿眼淚水被我們視為心頭肉的小人兒愧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