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澱粉酶(英文:Amylase)是一種水解酶,是目前發酵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酶。

澱粉酶一般作用於可溶性澱粉、直鏈澱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鍵的酶。

澱粉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人類唾液中的α-澱粉酶 澱粉酶(英文:Amylase)是一種水解酶,是目前發酵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酶。

澱粉酶一般作用於可溶性澱粉、直鏈澱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鍵的酶。

根據作用的方式可分為α-澱粉酶(EC3.2.1.1.)與β-澱粉酶(EC3.2.1.2.)。

α-澱粉酶廣泛存在於動物(唾腺、胰腺等)[1]、植物(麥芽、山萮菜)及微生物。

微生物的酶幾乎都是分泌性的。

此酶以Ca2+為必需因子並作為穩定因子,既作用於直鏈澱粉,亦作用於支鏈澱粉,無差別地切斷α-1,4-鏈。

因此,其特徵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劇下降和碘反應的消失,最終產物在分解直鏈澱粉時以麥芽糖為主,此外,還有麥芽三糖及少量葡萄糖。

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鏈澱粉時,除麥芽糖、葡萄糖外,還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鍵的α-極限糊精。

一般分解限度以葡萄糖為準是35-50%,但在細菌的澱粉酶中,亦有呈現高達70%分解限度的(最終游離出葡萄糖)。

β-澱粉酶與α-澱粉酶的不同點在於從非還原性末端逐次以麥芽糖為單位切斷α-1,4-葡聚糖鏈。

主要見於高等植物中(大麥、小麥、甘薯、大豆等),但也有報告在細菌、牛乳、黴菌中存在。

對於像直鏈澱粉那樣沒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麥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

作用於支鏈澱粉或葡聚糖的時候,切斷至α-1,6-鍵的前面反應就停止了,因此生成分子量比較大的極限糊精。

從上述的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的作用方式,分別提出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α-1,4-glucan4-glucanohydrolase)和α-1,4-葡聚糖-麥芽糖水解酶(α-1,4-glucanmaltohydrolase)的名稱等而被使用。

澱粉酶也可以診斷胰臟疾病,因為澱粉酶在血液中含量不多。

但發生胰臟疾病時,血液裡的澱粉酶會急速上升,尤其是急性胰臟炎。

[2] γ-澱粉酶則存在於動物(小腸)、微生物中。

分類[編輯] 根據澱粉酶對澱粉的不同催化水解方式,可分為4種澱粉酶: α-澱粉酶 β-澱粉酶 γ-澱粉酶(葡萄糖澱粉酶) 異澱粉酶 根據生物類型又可分為: 麥芽澱粉酶 唾液澱粉酶 胰澱粉酶 細菌澱粉酶 參考文獻[編輯] ^解剖生理學.世貿.  ^檢驗醫學科.Amylase澱粉酶.hlm.tzuchi.com.tw.[2022-06-23](中文(臺灣)).  閱論編水解酶:醣水解酶類(EC3.2)3.2.1:醣苷水解酶類雙醣酶類 蔗糖酶 麥芽糖酶 海藻糖酶 乳糖酶 葡萄糖苷酶類 纖維素酶 α-葡萄糖苷酶 酸性α-葡萄糖苷酶 中性α-葡萄糖苷酶AB 中性α-葡萄糖苷酶C β-葡萄糖苷酶 細胞β-葡萄糖苷酶 糖原脫支酶體系 其他 澱粉酶 α-澱粉酶 幾丁質酶 溶菌酶 神經胺酸酶 NEU1 NEU2 NEU3 NEU4 細菌神經胺酸酶 病毒神經胺酸酶 半乳糖苷酶 α β α-甘露糖苷酶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克洛素 透明質酸酶 聚三葡萄糖酶 葡萄糖神經醯胺酶 葡萄糖腦苷脂酶 非溶酶體葡萄糖神經醯胺酶 半乳糖神經醯胺酶 α-N-乙醯半乳糖胺醣苷酶 α-N-乙醯葡萄糖胺醣苷酶 岩藻糖苷酶 己醣胺酶 A B 艾杜糖醛酸酶 麥芽糖酶-葡萄糖澱粉酶 乙醯肝素酶 乙醯肝素酶2 3.2.2:N-醣基化合物水解酶類DNA醣苷酶類:羥基鳥嘌吟醣苷酶 EC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4.1/2/3/4/5/6 ·5.1/2/3/4/5/99 ·6.1-3(英語:Template:LigasesCOCSandCN)/4/5-6 規範控制 AAT:300380044 BNF:cb12140818q(data) LCCN:sh85004721 NDL:00576096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淀粉酶&oldid=72342072」 分類:​化學病理學EC3.2.1酶食品添加劑隱藏分類:​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imburgsLatviešu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Тоҷикӣ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