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嗎?父母看完沉默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爸爸,今天,某某又打我了!」

「啊,怎麼又打你了?!那她為什麼打你呢?」

「我玩積木,她也要玩,我不給她,她就打我。

「誰先拿到積木的?」

「我先拿到的。

我已經拿在手上玩了,她來搶,我不給她,她就打我。

「她打你,你怎麼辦的?」

「她打我,我就哭了。

然後,老師來了,我就告訴老師了。

「老師怎麼處理的?」

「老師批評她,不許她再打人。

老師批評她,她也不改,她老打人。

有家長主張打回去

有家長擔心自己孩子喜歡暴力

有家長擔心自己孩子吃虧

看完父母都沉默了,這種時候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他打你,你就打回去嗎?以暴制暴的方法有時很直接、有效,卻不能一勞永逸,並且也只有在雙方力量相當、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

處理衝突是成長的一部分

隨著年紀增大,孩子之間的互動增多,他們之間發生口頭爭執、肢體衝突的機率也會增大。

當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推了一把,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你怎麼能欺負我們家孩子呢?擔心孩子吃虧、受欺負。

上海,2歲幼兒被4歲男童推下滑梯,其父怒踹泄憤

小孩子的「打」是善意還是惡意?

西爾斯在《親密育兒全書》上表示「嬰兒的拍打,實際上是嬉戲式的交流,最不濟也不過是心理挫敗的表達方式而已,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攻擊、無禮的行為。

他們相互之間「打」或「推」的行為,大多是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下手不分輕重導致的。

」關鍵是看對方的面部表情!如果對方笑得很開心,跑過來推孩子一把,那他可能只是想來打個招呼。

如果表情不太友善,那就是欺負人了。

《媽媽是超人》里,胡可面對安吉和小魚兒日常紛爭,最常見的態度就是:淡定

在衝突中吸取教訓

通過和同伴在遊戲中產生的衝突,孩子會不斷嘗試和調整自己的行為,最終形成相處模式。

比如,想要得到某個玩具,一個最初以武力搶奪的孩子,如果發現對方沒有反抗,或被家長默許,他就會認定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然而他發現武力搶奪的後果是小朋友都疏遠他,他可能會嘗試用談判、協商解決問題,比如問對方,「我們能交換玩具嗎?」反覆比較之後,孩子會慢慢認同應該和平解決問題。

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在不訴諸武力的情況下,協商並實現他們的目標。

只要家長適度且有效干預,鼓勵孩子和睦地解決衝突,就能幫助孩子提高社交技能。

家長要怎麼做?

衝突在所難免,面對和解決衝突也是孩子不得不上的一堂課。

家長需要在給孩子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建立平等互惠觀念、合作意識和道德判斷能力。

在公共遊樂場所家長需要做好對孩子的監護!遇到攻擊性很強,甚至惡意施暴的孩子,家長立刻把孩子帶離現場,和孩子說:「寶寶的身體,不能被別人打。

以後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叫媽媽,也可以趕緊跑開,不能和他再待在一起。

教會孩子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再次發生,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當他長大,需要學會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作為家長,早一點培養孩子處變不驚的品質,讓他學會如何和睦地解決衝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受欺負,請媽媽這樣對他說

無論是明星家的孩子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類似被欺負的問題。曾經有一位媽媽這樣說過,幼兒園就像一個小型動物園,每天上演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戲碼,教室、活動室是他們的戰場。這話雖...

孩子被欺負不知道還手,你會怎麼做?

導語:「我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也不知道還手,該怎麼辦?」「要是我孩子被人打了,我就簡單的一句話:打回去!可是好像育兒專家都反對這種做法,那到底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啊,我也有。我的性格比較內向...

寶寶被同齡孩子欺負了,要鼓勵寶寶還手嗎?

現在誰家有了寶寶,不是當做寶貝一樣的寵著。在寶寶三歲前,一直被家人照顧,沒人欺負。可是寶寶到了三歲,需要去幼兒園,和很多同齡的小朋友在一起時,就難免寶寶不會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有了這種情況父母該...

寶寶脾氣爆愛動粗?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家裡有個淘氣包,動不動就欺負幼兒園的小朋友,打人家還咬人家,我真是三天兩頭跑學校道歉。小本本的同事為了孩子又請假了。這並不是個例!從2歲開始,特別是進入幼兒園後,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打人、咬人...

孩子受到欺負怎麼辦?

在孩子的同伴交往中,孩子之間發生摩擦、衝突,一般來講都是正常的,應該看作是正常的情況。而且通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學會了感受不同的情境,感受到被欺負或者欺負人,或者忍讓、挫折等等一些東西。但是孩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