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孩子分離不焦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家長們既要看到幼兒園生活對培養寶寶獨立社交、學習與探索的必要性,積極鼓勵孩子去適應幼兒園生活;也要尊重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接納孩子的情緒波動,並引導他們儘快度過焦慮期。

第一,家長應該讓孩子的生活作息與幼兒園同步,提前適應新變化。

比如,入園前開始培養孩子獨自如廁、吃飯、穿脫衣服的能力,培養定時午休的習慣,培養跟多個陌生小朋友一起遊戲的興趣;如果寶寶太小,至少要教會他們如何向老師尋求幫助。

這樣,孩子在入園後就不會顯得茫然失措,有一定的能力去處理面對的困難。

第二,對安全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的孩子,增強對幼兒園的了解和安全感的建立是重點。

如果您跟孩子之間已經是這兩種依戀關係,那麼孩子離開親人自然會有焦慮感,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別。

此時,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幼兒園生活的繪本;帶孩子去參觀將要入學的幼兒園,去附近玩耍,觀摩小朋友在幼兒園玩耍和放學的景象;告訴孩子「放學後媽媽會在門口等著準時來接你」。

通過多種方式增強孩子對幼兒園的了解,幫他們認識到這是一個跟家裡不同的新環境,寶貝只是白天暫時離開媽媽,晚上還會回到家中,來緩解他們對未知生活的緊張情緒。

第三,對於迴避型依戀的孩子,改善親子關係才是重點。

儘管從表現上,這種類型的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不鬧,讓家人在這個階段很是省心,可是由於依戀關係不夠牢固安全,導致孩子成人後更容易出現心理和行為問題。

所以,對於這種迴避型依戀的孩子,父母應該引起重視,著手開始修復親子關係。

比如,保持對孩子釋放需求信息的敏感,做到及時回應、正確解讀;提升陪伴孩子的效果,與寶貝親密互動、多做遊戲,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保持愉快的情緒與孩子進行交流,因為沒有嬰兒會願意與怒火衝天、愁眉苦臉、悶悶不樂、煩躁不耐煩的成人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

第四,提升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維護自尊。

人格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幼兒期的孩子處於「主動對內疚」的階段,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就會形成人格上的主動性,更有責任感和創造力;反之,孩子就會缺乏主動性,逐漸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鼓勵孩子的主動行為,鼓勵他們主動選擇感興趣的課程、主動挑選遊戲方式、主動迎接挑戰、主動交往朋友,通過鼓勵和引導,幫助孩子找到自尊自信,消除無助感和焦慮感。

第五,家園聯合,全方位了解情況。

在幼兒心中,老師是非常有權威感的一個角色,他們會非常在乎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也會重視老師對其他小朋友的評價。

所以,如果老師給我們的孩子貼上了某些標籤,比如不合群、特別淘、坐不住等,就會直接影響孩子對自身的評價,也會影響其他孩子對TA的看法,造成社交障礙。

從這個角度來說,家長們既要挑選管理科學、尊重孩子天性的幼兒園,也要注意與帶班老師的溝通交流,一方面經常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讓我們家長自己不焦慮,一方面也是為了讓老師更了解我們的孩子,避免誤解、誤讀孩子的行為。

只有家園形成合力,才能為孩子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嬰兒心理防禦機制不成熟的表現,他們通過哭鬧錶達對親密關係者的呼喊,以抑制情感痛苦。但每個寶寶的分離焦慮的程度及表達方式不同,甚至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分離焦慮表現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

秋季入園寶寶,快速適應四部曲

雙媽語:每年九月正是2、3歲寶寶開始幼兒園入學的時期。寶寶將到幼兒園中進入新的環境,接受3-4年正規而系統的學前教育。面對新的環境,如何讓寶寶儘快的適應,是讓每個新晉幼兒園家長最煩惱的事情。建議...

寶寶「拒絕」去幼兒園?全是分離焦慮在作怪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飛快地流逝,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感受:昨天寶寶還是個嗷嗷待哺的「小不點」,今天就已經長成了大寶貝,要準備去幼兒園了。孩子的成長是讓人喜悅的,但這一過程中的煩惱也讓家長們頭疼不...

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消除策略

每個孩子在入幼兒園之前主要是父母、老人或保姆養護,主要生活在家中,環境比較自由、寬鬆。上幼兒園是孩子走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孩子必然會有些不適應,如何儘快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擺在幼教工作者...

你造麼:上幼兒園,去得越晚,孩子越磨蹭

小育說:近期在後台,有不少育友留言道:雖然開學已有三個星期了,可是寶貝們似乎還是不能很好適應,尤其是小班寶寶們。小育從中讀出的凈是深深的無奈。那到底該怎樣幫助孩子儘快度過這段入園適應期呢。一起來...

幼兒園老師更青睞這些家長,你是嗎?

為了能讓孩子在幼兒園,得到老師完善的照顧,家長就一定要讓老師喜歡自己。如果自己讓老師頭疼,那麼孩子在幼兒園也不會太好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幼兒園老師更喜歡哪些家長。

如何讓即將入園的孩子,愛上幼兒園

「我不去幼兒園,我不去幼兒園!」一到開學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孩子哭鬧不想去上學不願意離開父母,特別是首次上學的寶貝們。還有的寶寶將情緒藏在心裡,表現為焦慮、情緒不穩定、寡言少語、寢食難安,甚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