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堂: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該注意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案例:

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幼兒園允許家長陪孩子玩一會兒。

三歲的妞妞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教室,當看到教室里有很多有趣的玩具時,她很快就被吸引過去了而妞妞媽媽卻顯得很不安,一直陪在妞妞身邊,並不斷囑咐孩子:「妞妞,媽媽要走了啊,你記得要聽老師的話,不能調皮啊。

」結果原本很開心的孩子感受到媽媽的不安,哭鬧了起來,妞妞媽媽更慌了:「寶寶不哭,乖,媽媽帶你回家。

」接下來的幾天,妞妞入園的時候一直哭鬧,來園也是斷斷續續的。

解析:

1.家長和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的表現

家長在對待孩子入園這個問題上,要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寶寶,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很快地適應新的環境,並且不要讓自己不安和焦慮的情緒影響到孩子。

例如有位家長在送孩子來的第一天,在幼兒園的門口,向孩子介紹說:「寶寶,這裡就是你的幼兒園了,你要到這裡去學本領了!」並以鼓勵的口吻告訴孩子,「寶寶,媽媽要上班了,相信你一定能在幼兒園度過開心的一天。

」不管接下來的幾天,孩子有多哭鬧,媽媽總是說這麼一句話來鼓勵他。

結果,經過一個星期的適應期,孩子已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

2.孩子第一天入園的經歷很重要

孩子對親近的人有一種依賴,特別是對媽媽的依戀。

當孩子要離開家長獨自待在陌生的幼兒園裡的時候,孩子會本能地產生一種不安全感,這是孩子的分離焦慮,其次是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面孔會產生恐懼和焦慮,這稱之為「陌生人焦慮」。

對於孩子來說,要戰勝這兩種焦慮,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第一天他所經歷的事情會很重要。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

如果第一天與家長的分離不是很痛苦,同時老師的關注和愛給予補償,對父母的依戀降低,他的焦慮感就會降低,入園的不適應也會慢慢得到改善反之,他會覺得在幼兒園沒有安全感,甚至會覺得家長不要他了,那麼孩子可能就會抗拒來幼兒園,或者是來了幼兒園,拒絕集體活動、情緒低落等等。

給家長的建議:

1.入園時——家長應做好榜樣,積極鼓勵孩子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家長首先要堅定讓孩子去幼兒園的決心,並把這個信息傳遞給孩子,不能表現出對孩子入園的不安和擔憂,這樣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對去幼兒園這件事情的判斷,其次要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進幼兒園之後要開始學本領了」,並且告訴他你相信他能夠做到,可以用「你可以做到」「相信你,寶寶你在幼兒園可以過得很開心」等等類似的話語鼓勵孩子,給他信心。

其次和孩子約定下午放學就來接他,告訴他你一放學,媽媽就來接你」「媽媽一下班就來接你」,不能對哭鬧的孩子用類似「再哭,媽媽下午就不接你回家了的言語進行恐嚇,孩子出現不良情緒或者哭鬧時,家長不可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舍和留戀,或者趴在窗前偷看等等。

2.離園時幫助孩子樹立對幼兒園的美好記憶

首先準時或者提前來幼兒園接孩子,儘量不要等到班上只剩下一兩個孩子的時候,並遵守接孩子的約定。

其次可以跟孩子在幼兒園裡玩一會兒,幫助他建立美好的回憶。

切忌問孩子「有沒有人欺負你啊」「今天的飯菜好吃嗎」這樣只會給孩子負面暗示。

給教師的建議:

1.慢慢接近孩子

正如前面提到的,孩子對於陌生人有焦慮,所以第一天,教師儘量不要突然靠近孩子,只能慢慢地接近他,比如說,遞給他一個有趣的玩具,和他一起玩遊戲等等。

2.在肢體上多親近孩子

入園的第一天,老師要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友好和和藹,給他一種媽媽的感覺。

儘量多摸摸他的頭、拉拉他的手或者抱抱他,少其對父母的依戀,增強其對老師的依賴和信任。

小斌幼教,堅持做有良心的教育,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嬰兒心理防禦機制不成熟的表現,他們通過哭鬧錶達對親密關係者的呼喊,以抑制情感痛苦。但每個寶寶的分離焦慮的程度及表達方式不同,甚至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分離焦慮表現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竟然是這個原因

當孩子成長到兩三歲的時候,家長就該把他們送到幼兒園了,讓他們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嘗試過一些集體生活。大多數孩子在初上幼兒園都會很抗拒,每次上學都像一場戰役一樣,孩子哭大人煩,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你造麼:上幼兒園,去得越晚,孩子越磨蹭

小育說:近期在後台,有不少育友留言道:雖然開學已有三個星期了,可是寶貝們似乎還是不能很好適應,尤其是小班寶寶們。小育從中讀出的凈是深深的無奈。那到底該怎樣幫助孩子儘快度過這段入園適應期呢。一起來...

如何讓即將入園的孩子,愛上幼兒園

「我不去幼兒園,我不去幼兒園!」一到開學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孩子哭鬧不想去上學不願意離開父母,特別是首次上學的寶貝們。還有的寶寶將情緒藏在心裡,表現為焦慮、情緒不穩定、寡言少語、寢食難安,甚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