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高燒?高燒,需要怎麼退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發燒就吃抗生素的錯誤觀點已經為一些爸爸媽媽所認識到,但同時他們又會進入另一個極端:孩子發燒什麼藥也不給吃,儘量採用物理降溫。

為避免孩子出現熱性驚厥,還是應該在孩子體溫超過38.5℃後服用退燒藥,而不能拒絕一切藥物,只靠物理降溫退燒。

下面是發生在診室里兩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診室鏡頭回放1

體溫增高幅度大,該吃退燒藥嗎?

前一天夜裡,2歲的樂樂些發燒,體溫達37.8℃。

樂樂平時體溫只有35.8℃~36.0℃,媽媽認為既然體溫增高的幅度較大,於是,便給樂樂服了退燒藥。

第二天,帶孩子來找我時,媽媽問的問題之一就是:該不該給孩子吃退燒藥?

診室鏡頭回放2

我想通過物理降溫讓孩子退燒

酥酥是個1歲3個月的小寶寶。

前一天夜裡體溫達到38.7℃,媽媽儘管有些著急,但還是堅持用物理降溫的方式幫助他退燒。

可後來,他的體溫升高了39℃,無奈第二天,媽媽帶著孩子來到我的診室諮詢,到底什麼時候給孩子用退燒藥合適呢?

體溫達到38.5℃需要服用退燒藥

發燒本身不是一種疾病。

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病毒、細菌等病菌侵入人體所致。

人體為了抵抗並殺滅它們,便採取了一種自我保護性質的反抗措施——發燒。

實際上,發燒是一種好現象,說明孩子正在努力與病菌抗爭,而且,這種能力會越來越強。

但是,由於孩子大腦發育尚不成熟,過高的體溫(超過39℃)可刺激大腦皮層,出現異常放電,即可出現驚厥。

預防體溫過高,避免出現熱性驚厥,是服用退燒藥的最基本的理由。

體溫超過39℃可引起大腦皮層不穩定,但不是說,每個孩子都會出現驚厥。

熱性驚厥往往有遺傳傾向,了解雙方父母家族熱性驚厥的歷史,有助於預測孩子出現熱性驚厥的可能性。

不論孩子的基礎體溫如何,還是等孩子體溫達到38.5℃以上,再給孩子口服或肛門內使用退燒藥物。

過早服用退燒藥物,將孩子體溫保持在37℃以下,會削弱人體對病菌抵抗的能力,使病菌更易於在體內擴散,無形中助長了病菌對人體的侵害。

服用退燒藥後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將體溫保持在37℃~38℃之間。

那為什麼孩子體溫達到38.5℃就給退燒藥呢?

不是39℃才可能引起孩子大腦皮層不穩定嗎?

這是因為服用退燒藥物後,藥物被人體吸收並發揮作用需要一定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

38.5℃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物,就是為了儘可能避免在退燒藥物起作用之前孩子體溫已超過39℃。

怎麼讓物理降溫、藥物降溫效果好?

只要發現孩子體溫超出正常,就可以給他做物理降溫,物理降溫最好的辦法是將家裡的環境溫度適當提高,最好能升到28℃~30℃以增加散熱。

還有一個方法是讓孩子泡熱水浴,使皮膚血管擴張,熱量得以散發,有利於退燒。

雖然創造了散熱的環境,但要想有效退熱,僅有這點是不夠的。

熱量不可能單獨從皮膚散發出來,一定要有一個載體將熱量帶出來,這個載體就是水分。

孩子在退燒過程中,丟失得最多的就是水分,因為身體要靠水分來將熱量帶出體外,所以,孩子發燒期間,一定要給他補足水分。

很多爸爸媽媽都跟我講,退燒藥剛開始一兩次還管用,後來就不管用了,其實這不是藥不管用,而是剛開始發燒的頭兩天,孩子體內還有足夠的水分供散熱、蒸發,所以吃了退燒藥後溫度能降下來。

但發燒幾天後,孩子因為食慾減退,吃得比平常少,如果再不注意補充水分的話,體內的水分減少,無法將熱量帶出體外,退燒效果自然不好。

可見,退燒效果好不好,和水分補充得是否充足很有關係,水分補充得越充足,熱量蒸發的機會就越多,退燒效果越好。

所以,在孩子發燒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給他補充水分,多讓他喝溫水,而且最好是少量多次地喝,如果孩子不願意喝白開水,可以讓他喝一些有味道的果汁。

這時候孩子少吃幾口飯都不要緊,但水分必須足夠。

退燒藥的藥量怎麼掌握?

吃了退燒藥退燒效果不好,除了喝水少的原因外,還有個原因就是藥量不夠。

給孩子用過退燒藥的爸爸媽媽都會注意到,說明書上的用量與體重的關係中,體重的間隔是比較大的,比如10~20千克的孩子用藥量是一樣的,但是很顯然,一個10千克的孩子和一個19千克的孩子,如果服用同等量的退燒藥,退燒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但爸爸媽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吃多了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給孩子的藥量都很保守,以至於退燒效果不好。

所以,我們推薦孩子體重以2千克為一個變化量來用藥,這樣退燒效果比較好,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的體重來找到比較準確的用量。

這個量和說明書上的用量相比,量稍微偏大些,可能爸爸媽媽會擔心孩子吃過量的藥會有副作用。

其實,表中的兩類藥安全性都比較高,使用量高出常規推薦量的10倍才會有毒性,也就是說,中毒量和有效量之間的範圍很大。

而吃得少了,退燒效果反而不好。

發生熱性驚厥怎麼辦?

孩子出現熱性驚厥後,爸爸媽媽需要妥善處理下面幾點:

●不要搬動孩子,因為這時他的肌肉是僵直的,搬動容易出現骨折。

通常孩子的熱性驚厥10~20秒就停下來了。

●儘可能讓孩子側躺著,因為他側躺著的時候嘴角是最低位,口水和嘔吐物都能順著嘴角流出來,而仰躺著的時候,嗓子和氣管是最低位;如果有嘔吐物,孩子容易窒息。

●找一個硬的東西,比如勺子,塞在孩子的上下牙之間墊著,以防他咬破舌頭。

●孩子熱性驚厥停下來後,要馬上帶他去醫院檢查。

小提示

●不能依賴臉部是否發燙作為孩子是否發燒的標準,還是應該以體溫作為標準,由於孩子心臟收縮力量較弱,每次收縮後達到手腳尖血液相對較少,所以一般情況下手腳都是比臉、頸部溫度稍低,這是正常生理現象。

●腋下測量體溫的方法是最準確的,由於孩子小,經常不喜歡腋下測溫,可以使用頜下或外耳道進行測溫,一般我們建議高燒的孩子最好進行腋下測溫。

●退熱貼是一種物理降溫的辦法,可以配合退燒藥物一同使用。

孩子體溫超過38.5℃的時候,應該使用退熱藥物,退熱貼可以早些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輪狀病毒高燒不退 或引發驚厥

1回頂部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輪狀病毒腹瀉發病高峰。輪狀病毒在乾燥、寒冷季節容易爆發,由於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局部免疫力和腸道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輪狀病毒而發生腹瀉。不少患兒腹瀉...

對於孩子發燒,家長切勿聽信坑爹謠言!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十分緊張,生怕被燒壞了。於是,捂被子、擦酒精、吃退燒藥、打退燒針……這些傳說中立竿見影的退燒妙招紛繁齊上陣。但是,你清楚嗎,這些辦法有的卻不是正確的。謠言1:捂汗能退燒孩子一發...

發燒:永遠問不完的問題(下)

3歲的楠楠已經高燒3天,吃了數次退燒藥物。每次吃了退燒藥後,體溫雖能降至37.5左右,可3~4小時後,又再次發燒。藥物說明上明確指出:退熱藥物一天不能超過4次。這可怎麼辦?是不是孩子對退燒藥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