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發燒,家長切勿聽信坑爹謠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十分緊張,生怕被燒壞了。

於是,捂被子、擦酒精、吃退燒藥、打退燒針……這些傳說中立竿見影的退燒妙招紛繁齊上陣。

但是,你清楚嗎,這些辦法有的卻不是正確的。

謠言1:捂汗能退燒

孩子一發燒,有些家長就會給寶寶穿個裡三層外三層,或是乾脆喝碗薑湯蓋上大棉被,好好捂一捂。

由於,老一輩常說,孩子發燒怕冷,千萬不能再受寒,裹厚一點捂出汗來,燒立馬就退了。

但是這種做法是迷信。

很多家長喜歡用"捂汗"來給孩子退燒,但是,兒童的汗腺並不發達,經過"捂汗",不易到達"發汗"的目的。

對兒童來說,往往越捂體溫越高,不只退燒難,更容易形成"捂熱綜合症"(即因捂蓋過嚴使得孩子呈現高熱、脫水、面色慘白、反響低下、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症狀),還有可能會誘發高熱驚厥、多器官功用衰竭等。

正確做法:適當解開衣物,散熱

孩子發高熱時,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有可能會出現頭部滾燙、手腳冰涼的狀況,但不能一味的蓋被子或加衣服,正確做法應該是把孩子的衣服稍微解開,讓其充沛散熱,而手腳部位則要適當保暖。

家長可以用溫熱水敷一敷寶寶的手腳,讓肢端循環改善,手腳變暖,這樣更容易散熱退燒。

謠言2:酒精擦浴退燒效果好

酒精擦浴是以前常用的退燒辦法,用濃縮的酒精擦拭皮膚,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減速水分的蒸發,經過酒精的揮發作用帶走體表的熱量,使體溫降低,但是這種辦法並不可取。

嬰幼兒皮膚薄嫩,通透性較強,角質層發育不完善,皮下血管相當豐厚,血液循環較爲旺盛,發燒處於低溫繼續形態時全身毛細血管處於擴張形態,毛孔張開,對塗在皮膚外表的酒精有較高的吸收和透過才能,因而酒精經皮膚更易吸收,對寶寶的刺激大。

酒精擦拭對寶寶的害處

1、若酒精擦浴後,時間較長,擦拭面積又大,關於嬰幼兒來說肝臟功用發育不健全,容易發生酒精中毒。

2、若酒精濃渡過高就會形成腦及腦膜充血水腫,惹起肉體興奮,呈現焦躁不安、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酒精中毒症狀。

3、還有些孩子可能會對酒精過敏,從而導致全身不良反應,如皮疹、紅斑、瘙癢等。

因而不倡導家長用這種辦法給寶寶降溫。

正確做法:溫水擦浴,降溫效果才佳

寶寶發燒時,使用溫水替代酒精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較大的血管走行的中央,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

同時也可以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更好的協助寶寶降溫,水溫與患兒平常洗澡水溫接近就行,每次5~10分鐘。

謠言3:一發燒就吃退燒藥

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發燒,就立馬給孩子來一粒退燒藥,生怕晚了一步,孩子被燒傻了。

還有些家長看吃了藥後效果不明顯,就立馬又換上另一種退燒藥。

你真的以爲,這樣孩子就可以退燒嗎?

發燒是身體在調動本身的免疫系統,讓它更好地工作,以避免感染,這是孩子應用本身免疫力對立疾病的一個表現,在對抗發燒的進程中,孩子的免疫力也會不斷提高。

普通的發燒通常是不會損傷孩子大腦的,相反,假如採用過激的方式來退燒,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寶寶體重輕,體外表積大,一旦吃退燒藥的劑量掌握不對,就容易形成虛脫和胃腸道的損傷。

正確做法:孩子發熱,物理降溫是首選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下,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先不必退燒藥,應採用松解衣物、降低環境溫度(比方三伏天)、泡澡、擦身、貼退熱貼等物理降溫辦法更安全也更有效。

超越38.5℃以上可在物理降溫的同時吃退燒藥,服藥時也要多喝水,保證足夠水分排汗及排尿。

有高熱驚厥史的孩子可在接近38.5℃時口服退熱藥,防止驚厥發作。

退熱劑的適用人群一般爲大於三個月的兒童,三個月以內的小嬰兒不能隨意服用,一旦發熱,應該馬上去醫院就診!若服用退燒藥後孩子體溫還是沒下降,也不要馬上再服用一次退燒藥或改換其他退燒藥。

退燒藥起效普通需求半個到一個小時,距離4~6個小時之後才可以再服用退燒藥。

同時,也要留意讓寶寶多喝水,更利於降溫。

謠言4:打針輸液退燒快

關於,孩子發燒,很多家長都熱衷於當"內行"。

在孩子體溫還不算高,精神比較好好的狀況下,就急著帶孩子去醫院要求打退燒針或輸液,以求快速降溫。

但是,這並不是醫生醫治孩子發燒的首選。

打針,孩子會很痛苦

大多數孩子的感冒發熱是由病毒感染導致的,這些都有"自限性",其發作、開展、衰退都有一個進程,不打針不輸液也會漸漸好起來,而打針輸液也不見得會好得快一點。

而且扎針輸液對很多孩子來說也是一個苦楚的閱歷,存在過敏風險,而且醫治時間長,會耽擱父母正常的工作。

依賴輸液,易引起免疫低下

有一些退燒針劑,能夠會惹起腸胃黏膜損傷,假如注射劑量過大,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體溫迅速下降,易惹起虛脫。

現實上,抗生素自身就有反作用,注射次數多了,不只招致寶寶食慾下降,胃腸功用紊亂,還可能會出現免疫功能低下,對他久遠的健康也會有影響。

正確做法:能吃藥,不打針

關於普通的感冒發燒,能本人退燒最好,能吃藥退燒的,不打針。

目前兒童口服的退燒藥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服用後30分鐘就能起效,起效並不比打點滴慢,更重要的是這些口服退燒藥反作用小,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只要當寶寶長時間高熱不退、患兒精神不佳、進食差、餵藥困難時,除了慣例的退熱方法外,再考慮打針。

謠言5:吃藥影響醫生判別

與一些過於緊張的父母不同的是,有些家長處理寶寶發燒問題時顯得反而過於"淡定"。

寶寶發燒都超越38.5℃,但因擔憂吃了退燒藥會影響醫生對病情的正確判別,堅持不給寶寶吃藥,非要排隊候診幾個小時,等見了醫生再處置。

吃退燒藥一般不會影響醫生對孩子疾病的判別。

醫院門診病人多,輪候時間長,孩子都高燒了才抱來醫院,一等就要三四個小時才可以看病、醫治,然後緩解。

假如孩子長時間高熱不處置的話,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狀況。

正確做法:體溫超越38.5℃,建議服用退燒藥

在沒有見到醫生之前一定要積極給孩子降溫,若寶寶只是低熱,溫度沒有超越38.5℃,媽媽可先採取物理降溫,如選用退熱貼、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辦法。

同時留意給孩子補充水分、流質食物,以免脫水。

當寶寶體溫到達38.5℃以上時,建議及時吃退燒藥。

同時,寶寶發熱時,媽媽可先察看寶寶的精神狀態,若除了發熱之外,還伴有咳嗽、流涕、鼻塞、腹瀉、腹痛等症狀,2~3天不退熱或隨同的症狀加重,應立刻到醫院就診。

關於孩子發燒,家長切勿聽信謠言,充任"內行"。

很多傳說中的退燒妙招都是迷信的,甚至會加重病情,導致其他更嚴重的症狀。

寶寶發熱時,首先要用物理辦法降溫,假如體溫超越38.5℃,也無高熱驚厥史,宜選用物理降溫。

若效果不明顯,再選用藥物降溫。

若伴有咳嗽、腹瀉、腹痛等症狀時應立刻到醫院就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不是持續發燒,要吃藥嗎?

自今年年初以來,各大省市的醫院兒科門診量是平的3—4倍。夏季亦是病菌細菌滋生的最快的時期,兒童的抵抗能力差,一下子受到病菌入侵,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發作,導致醫院無論是候診區、檢查區還是輸液區,到...

寶寶發燒時家長的這些做法是錯的

有些體質不好的寶寶三天兩頭的總是病,流鼻涕咳嗽是經常的,更嚴重的是還伴有發燒,這就把家長給急的像無頭蒼蠅樣,於是家長傳統的做法就是讓寶寶發汗,捂著,但是這樣其實是錯的,還有盲目的直接在家給寶寶隨...

寶寶發燒別著急,這麼「物理降溫」很危險!

家有兒女,父母最擔心的莫過於寶寶發熱,看著寶寶小臉燒得紅撲撲的,家長往往著急萬分。不少家長會選擇給他擦個澡降溫,或者用冰袋敷一敷頭。物理降溫通常被認為是有效又安全的退燒方法,家長可以手忙腳亂,但...

寶寶發高燒了怎麼辦?給你最全面的退燒方法

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應及時就醫,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則需要觀察小孩發燒的狀況如有沒有反應遲鈍、痙攣以及沒有其他異常反應等。家長要可服用退燒藥物,並在家裡先做一些物理降溫。體溫39℃以上的...

寶寶發燒了,年輕父母最容易犯這些錯誤

發燒,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俗話說『沒有不發燒就長大的孩子』,但作為父母的,在面對寶寶發燒時難受的樣子,內心還是有恐慌、焦慮、手足無措,尤其是初為人母人父的家長,心更是碎成一瓣...

媽媽這樣做!寶寶輕鬆退熱~

一換季,感冒發燒的孩子陡然增加。每回一發燒,麻麻們總是各種揪心、不知所措,所以想著整理一份清晰、實用的小兒發熱解決方案分享給大家,看完你會知道什麼時候什麼程度分別該怎麼做!

寶寶發燒怎麼辦?這裡有好方法

冬天常是孩子容易感冒的季節,發燒可以說是寶寶感冒中最常見的體徵了。據統計,一般情況下因發燒去醫院的孩子占到兒童門診量的10%~15%。也難怪,看到孩子小臉燒得渾身滾燙,再鎮定的家長也難免慌了手腳。

家長奉為神器的退熱貼,竟然不能退熱!

最近溫度下降得厲害,看來冬天真是到來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哦~但看朋友圈中發燒的寶寶越來越多,而且各個頭上都黏著一個藍藍的小退燒貼。小編有點懷疑,這一條小玩意兒,貼在腦門上就能退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