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自測:你管教孩子嚴厲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通過孩子的這些表現,判斷父母是否管教過嚴:

孩子太乖巧、太安靜或孩子不敢表達負面情緒。

孩子對於很輕微的批評都會表現出極度敏感。

孩子不會用出軌行為來探測你的底線。

孩子沒有幽默感或快樂感。

孩子經常表現出煩躁和不安。

子在吃飯、睡覺或如廁等其他方面表現出有壓力,比如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從前嬰幼兒時期的行為特徵。

一個進攻性比較強的孩子,有可能會學你的行為,對他的兄弟姐妹、同伴或寵物泄憤。

如果孩子有3項以上的表現,或者只有一兩項,但經常出現,而且表現非常明顯,家長就要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了。

正確管教孩子,可以這樣做:

1、根據孩子成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管教手段。

對於嬰幼兒,要試圖轉移他,進行別的活動。

對於一個兩歲以上的孩子,管教必須配合解釋(但不是藉口)他「犯錯誤」的原因,試圖找到孩子進攻性行為的原因,給他機會了解或理解自己的行為。

2、管教必須適合孩子的性情。

一個敏感的孩子如果受到懲罰會無比絕望,但對於一個積極開朗的孩子,懲罰可能又會是一個合適的方法。

3、當孩子與其他孩子在一起時,試著不要干預。

當著其他孩子的面避免保護或懲罰自己的孩子。

當你把自己卷在孩子之間的爭鬥中,在這種狀態下,至少你的孩子有一半行為是衝著你來的。

4、給孩子做行為示範。

通過給孩子舉例來幫助他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或學會在不同情況下用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

直接的、嚴格的但是充滿愛的方法是一種最好的示範手段。

5、有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短暫的禁閉,結束之後擁抱孩子並且給他解釋為什麼這樣很有必要。

6、體罰會給孩子傳遞錯誤信息,讓孩子覺得你也失去了控制並且表現出進攻性。

體罰不僅不尊重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也不會起任何作用。

7、當一種管教手段不管用的時候,停下來重新評估自己使用的方法——你的反應是不是太頻繁?太無效?孩子的進攻性行為是在告訴你他很焦慮、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他很需要你的愛嗎?

【微信公眾號-育兒快訊】

一對80後父母,從事兒童教育6年,寶貝1歲4個月,特開辦的兒童教育公眾號,育兒快訊(ID:yuerkuaixun)更多教育話題.育兒資訊,家長課堂,請關注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不通過打罵管教好孩子

做父母,是一個欣喜與抓狂交織的過程。你需要通過各種「工具」才能教育好孩子。除了打罵之外,你還可以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教育孩子。下面將介紹幾種教育的方法,你可以單獨或組合使用,相信它們會幫...

我們可以用懲罰來養育孩子嗎?

沒有上過正面管教課程的家長,經常諮詢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懲罰。說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難道孩子就不能打嗎?不打他怎麼長記性?也有人說,我自己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人生也很成功啊。真的是這樣嗎?是的,...

「薦」如何應對小孩子鬧脾氣

作為家長,小孩子鬧脾氣實在是讓人壓力大又挫敗的一件事,尤其是當他進入「可怕的兩歲」。但是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大部分小孩鬧脾氣並不是頑皮,或為了指使別人。他們在生氣、沮喪時大喊大叫,只不過是找不到詞...

為什麼打罵都沒用?我們孩子應這樣教

有時寶寶令我們抓狂,真的很想動手打他,以為這樣寶寶會聽話,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無論孩子多大,無論他做錯了什麼事情。我們在管教孩子時都不能動手打孩子,動手打孩子只會讓他學會生氣的時候做出暴力的...

凡事講道理?讓吳尊來給你示範錯誤的育兒方式

魯迅在《海上的兒童》一文中曾經提到過: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你打過孩子嗎?能打嗎?

首先說明,體罰絕不是唯一的管教方式,也並非值得依賴的處罰方式,但體罰並非毒蛇猛獸,適當使用仍具效果。家長也不必為了自己曾經體罰過孩子,對孩子心懷內疚,或是覺得自己罪大惡極。重點在於,這個罰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