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可怕的」兩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一位網友提了這個一個問題:

您好!18個月寶寶,開始變得有點叛逆。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哭鬧,賴地上。

現在的處理辦法有二:1,和他講道理或者說他感興趣的事情轉移注意力;2,冷處理。

面對這樣的問題,王教授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我的回答是:這是這個年齡段寶寶很常見且合理的心理情緒表現,不必擔心。

過了1歲半以後,寶寶就進入了所謂「第一反抗期」的時期。

過去老實聽話的寶寶,逐漸開始變得任性,經常說「不要」,這在父母看來,很難讓事情順利地進行下去。

「反抗」一詞包含有「抵抗」的意思,寶寶並不是毫無道理地抵抗,其實他們是在堅持自己的主張。

如果這些主張得以實現,對於寶寶「自我」的確立非常重要。

如果仔細觀察這種狀態下寶寶的舉動就可以明白,這是寶寶有了自我主張的表現。

例如,想要自己穿鞋、想要自己用筷子、想要自己洗碗等等,大都是堅持自己的主張。

但是語言表達能力還相當貧乏的2歲寶寶只會說「不要」和「自己做」,很難將自己的想法準確地傳達給父母,而被誤以為是在「反抗」、「任性」。

其實,這個時期的反抗表現,是寶寶自我發展的必經階段,爸爸媽媽們應該正確地看待這一現象,儘量放手讓寶寶自己動手嘗試各種事物。

這樣做不僅滿足這一時期寶寶心理上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提高寶寶各個方面的能力。

人們在形容與孩子有關的東西時,通常用到的詞都是「可愛」,即便是喜歡破壞的孩子,也會被家長善意地稱作「頑皮」、「淘氣」,然而在英國,人們卻用「可怕」來形容兩歲的孩子。

如今,「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更是已經成為英文中一個固定的說法。

之所以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可怕,是因為他們在這時開始表現出與過去不同的特徵,非常難纏,喜歡作對,萬事都有叛逆傾向。

因此,也有幼教專家把此階段稱為「人生第一青春期」,泛指一歲半到3歲之間。

2歲之前,孩子處於生理快速成長期,學習吃喝拉撒,爬坐立走,聽音說話,欲求基本都能跟家長的意願合拍。

2歲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具有獨立做出選擇的衝動。

然而,限於他們不能像大人一樣用語言表達,只能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

他們經常會反抗大人的決定:天冷了不肯增加衣服,下雨天要往外跑,為看動畫片不去吃飯,家裡有許多小汽車還要鬧著買。

在孩子「鬧獨立」的過程中,你會遇到以下種種情況:賭氣時拒絕父母的要求,和大人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要父母摟抱和親熱;不呆在父母身邊,從父母身邊跑開;滿足不了他的要求,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孩子在2歲左右表現出的「反抗精神」是他們必經的發育階段,家長需要做的是正確疏導,而不是施以「管教」。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在2歲時特別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因此父母不要強制要求孩子「不准幹什麼」和「必須幹什麼」,而是要給他們一些選擇機會。

比如給孩子吃水果,不要簡單地命令他們吃蘋果,而是將香蕉、蘋果、橘子、獼猴桃等多種水果擺在孩子面前,讓他們自行選擇。

其次,可以和孩子平等地進行「條件」交換。

如果孩子在大風天非要出門,但又不想戴帽子,此時家長就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媽媽都答應帶你出門了,你是不是也該答應我們戴上帽子啊?」給予孩子尊重,也教會他們尊重別人,可謂一舉兩得。

最後,家長要學會讓步,如果孩子的行為與父母意願不一致,但孩子也不會因此而遭遇危險時,最好讓孩子自己做主,父母沒必要強加干涉。

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但不能縱容他的不良習慣。

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讓他得逞。

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

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對媽媽說。

」慢慢地孩子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法。

如果孩子撒潑打滾,以冷處理為主,不要理會他,更不要哄勸,無原則地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多次嘗試後,孩子會知道--用撒潑打滾的方式並不能換來家長的「妥協」,以後也就不會採取這種行動了。

獨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記,兩歲左右的孩子還太小,不知道行為的後果,不能預見可能發生的危險。

因此,他們會做出一些可能會產生危險後果的行為,因此,要特別保護好孩子的安全。

在孩子疲憊和飢餓的時候,就該讓他們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歡的零食,有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而不是教他學習新東西或做事情。

周圍環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反抗心理加重。

比如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或當孩子生病時,通常他們的情緒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對著幹,這時父母應理解孩子,不妨多寬容他們一些。

國外的媽媽們當聽到孩子對自己說「不」的時候會興奮地跳起來,因為,她們認為這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標誌(2歲左右),說明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成長的。

而孩子唯唯諾諾、百依百順並不是好現象,長大以後他可能會成為「問題」少年,用製造麻煩代替說「不」。

父母一定要記住:反抗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只有通過父母的幫助,孩子才能順利度過反抗期。

(本博文是我寫的嬰幼兒心理專著【讀懂寶寶心、激發正能量】

其中節選的一篇,當當網、京東網站等均有售。

圖片是小外孫-安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必讀: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叛逆的孩子怎樣教育?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為人父母之後你就會知道,要教育好一個孩子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有些特別叛逆的孩子,教育起來更有難度,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更加多多學習家庭教育的...

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家長們都做對了嗎?

大寶兩歲多了,逐漸開始變得任性起來了,經常會把「不要」、「不行」 這些詞掛在嘴邊,有時候好好跟她講道理,她未必會聽,變著法子,循循善誘她還是和你對著幹的時候,真的再好的耐心也消耗光了。 其實,過...

專治孩子叛逆——孩子叛逆時,你該怎麼辦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

怎樣幫助「叛逆」的寶寶度過叛逆期?

最近小編在小區小孩遊樂園聽到很多家長在抱怨:家裡的寶寶很叛逆,面對孩子的的叛逆很頭疼不懂怎麼去處理,說輕了不管用,說重了怕傷了孩子的心。這個度應該如何拿捏呢?,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家長經常遇到的,今...

關於孩子第一逆反期的應對策略

孩子3歲之後,常會出現這樣的行為:突然間變得不像以前那麼聽話了,經常無端的大發脾氣,故意對抗和拒絕大人的要求;對成人的要求充耳不聞,我行我素;有時自己犯錯或行為不當,卻責怪他人,這使得家長束手無...

萌娃如此叛逆?!你不知道的通關秘籍

最近小編身邊很多朋友給我抱怨,說自己的小孩越大越難管,很不聽話,什麼都要跟自己對著幹才開心,非常頭疼。越有思想的人,越難以用粗暴的方式去統治!同樣,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的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開...

孩子和父母對著幹怎麼辦?

不少父母都會懷疑自家孩子小時候的樣子,那個時候寶寶雖然還很小,但是很乖巧,聽的進去父母的話,但是長大以後情況就有了本質的不同,孩子開始變得叛逆了,讓不少家長都想要知道孩子和父母對著幹怎麼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