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叛逆期,寶爸寶媽的痛苦誰知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理論上講,人這一生會出現3個叛逆階段:一、「寶寶叛逆期」:通常指孩子在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這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階段;二、「兒童叛逆期」:這是第二個叛逆階段,大多發生在孩子7~9歲左右;三、「青春叛逆期」:這是我們最常見、最熟知的孩子叛逆階段,往往發生在12~18歲左右的孩子身上。

這三個時期的孩子,心理其實都是比較脆弱的、也是敏感的,有時候可能會因為家長某個他們認為不合理的舉動,就變得情緒失控,小則大哭大鬧,大至離家出走等等。

所以,家庭教育不僅是言傳身教,更要給孩子一個優雅、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更好地照顧孩子各種情緒。

今天,我與大家主要討論「寶寶叛逆期」時的情緒表現及家長該如何應對(在之前的文章中,我透露過我是一個2歲男孩的媽媽),我家寶寶現在就處於這個時期,真的是「讓我歡喜,讓我憂」!

我們先來談談這個階段孩子的情緒表現。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屬於養尊處優、嬌生慣養型的,他們的心理基本是以自我為中心,並喜歡做一些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弱,通常會和父母對著幹,也就是做些對抗性的行為,並從中覺得很快樂。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讓家長覺得很頭疼,對於孩子的管教,也會覺得無從下手。

有時覺得孩子突然長大了,什麼事情都喜歡親力親為,不喜歡、也不需要別人幫他完成,感覺TA很獨立,個性也很固執。

這是TA的心理需求,想要得到尊重,想和家長地位平等。

就拿我家孩子為例,他特別的粘人,尤其是粘我。

只要看見我穿外出服,他就兩手抓著對我的衣服,兩腿盤在我的身上,跟小猴子似的,嘴裡說著「媽媽抱,媽媽抱......」有時出門後聽到他在家裡的哭喊聲,我的心都碎了。

這是一種害怕失去親人的表現,害怕被忽略。

我的孩子也是很倔強,比如他晨醒穿衣,一定要穿他指定的衣服,否則你穿他脫,還哭鬧。

我想這個表現不錯,說明孩子有主見,可是我也常常會被他氣的焦頭爛額。

需要我們家長注意的是,對於孩子發脾氣的任性倔強行為,既不能一味遷就,也不宜有過激的行為。

通過我家孩子的事例,我簡單總結了幾點處於「寶寶叛逆期」的孩子在情緒上的表現行為:

1、破壞性強:撕書、摔東西、毀壞玩具、亂寫亂畫......

2、個性倔強: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手,否則就大哭大鬧......

3、情緒波動大: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讓人捉摸不透......

4、與父母對抗性強: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寧願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5、不能與小朋友和睦相處:和小朋友玩耍時,喜歡爭搶同一件玩具;不願意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但又愛搶別人的;搶不過其他小朋友時,易動手......

6、獨立、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搞破壞期間,通常會選擇在沒有家長注視的角落,悄悄地進行......

我與寶媽們交流時,基本都反映很難處理這個階段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孩子總是不聽話,不知該如何引導,往往家長不知所措,被孩子搞得身心疲憊。

每個孩子叛逆表現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症下藥」。

對於孩子的偏激行為,家長要做到明辨是非,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處理。


1、孩子一定要做某件事時,我們要了解TA的意願,以及一定要做的原因,併合理解決問題

家長應該充分理解孩子想要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心理,並儘量製造機會(安全的、可靠的)使孩子的需求得到適當的或充分的滿足後,他們的叛逆行為與叛逆性心理自然就會逐漸減少。

如果孩子的想法與我們的想法出現矛盾時, 則可以利用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用其他更有趣的事例吸引孩子的眼球。

待問題解決後,再找適當的時機對孩子進行說理教育(孩子太小,基本聽不進去,但家長有義務、有責任給孩子進行適當的說理教育)。

2、若孩子過於固執,達不到意願不罷休時,則採用「冷處理」方式

「冷處理」是一種教育藝術。

現在的孩子獨立性越來越強,他們不願家長過多的參與自己的活動,若自己的言行舉止得到束縛,就會產生反抗心理。

當孩子的意願不合理、無法滿足時,我們可以採取暫時「冷處理」的方法,隨孩子鬧,讓孩子覺得自討沒趣,等TA情緒好轉,能聽家長講道理時,再慢慢進行說理教育。

這種方法反覆幾次後,孩子就會形成「無論自己怎麼哭鬧,不合理的意願都不會得到滿足」的意識,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改變性格,過激行為也會越來越少。

3、在日常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同情心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潛移默化地進行「愛心、同情心」的教育。

讓孩子體驗互幫互助的樂趣,做一個謙讓、不欺弱小、尊老愛幼的好公民。

這是教育培養孩子同情心的有效手段。

若孩子富有愛心、同情心,那TA的叛逆心理就會大大的減弱。

簡而言之,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辦法是接納和引導。

正確對待孩子的「叛逆性」心理是一門深奧的教育藝術,和孩子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渡過叛逆期,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只有在家長的用心、精心培育下,才能成為一個擁有良好個性品質的人。

(養兒難!難在教育,難在孩子的性格培養。

讀者們,願我們一起攜手,共同為孩子的培養出謀劃策!評論區已經打開,希望大家不要吝嗇自己的想法,分享您心中覺得更有效解決「寶寶叛逆期」的方法,讓大家借鑑!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媽該怎樣爬過「幼兒叛逆期」這座高山?

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場漫長的長跑,而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在這重重障礙中,叛逆期也許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孩子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幼兒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父母怎麼應對寶寶叛逆期

人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

幼兒「叛逆期」,你做對了嗎?

人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7~9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

孩子叛逆怎麼辦?教你3招擺平他!

根據相關的調查證實,有5%到15%的學齡前寶寶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孩子一到3歲就開始出現逆反心理,之後慢慢的逆反更強烈,3歲是自我意識的第一次飛躍,只要有一個誘因孩子就會反抗,那麼,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