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東西,看似小事,教育不當成大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

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麼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故此做為父母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上小學的孩子,有的會發生不告而取他人東西的情況。

有時是在班級里,有時是去別人家玩的時候。

孩子偷拿家裡或同學的東西,雖沒有成年人故意犯法那麼嚴重,但家長一定要非常重視,因為與其他行為問題相比,這個是冒犯、侵擾別人利益,引起別人痛苦的行為,如不及早干預,長此以往,確實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在不告訴主人的情況下把別人的東西拿走,是偷竊。

但是在孩子這裡,他未必那麼理解這個行為的定義、內涵和後果。

除了生物學因素造成的品行障礙外,一般容易偷拿東西的孩子,可以分為以下六種情況,分別分析、給建議:

01

①因為親子關係不暢,孩子不敢告訴家長或者告訴了家長只會被拒絕,因此就偷偷拿走家裡的東西。

也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拿家裡的東西要告訴家長,徵得家長的同意。

這類情況孩子年齡偏小或智力水平較低,家長要耐心解釋,建立規矩。

孩子拿東西,要麼滿足自己,要麼是有別人要求的。

前者,例如孩子偷糖吃,偷手機玩,偷錢等,家長一方面採取措施,如不買糖,把錢鎖起來等,另一方面要檢視,孩子的要求是否正常?是否自己太嚴厲了?

一旦發現孩子拿東西,首先不要責罵孩子是小偷,更不要在道德層面給孩子貼標籤,羞辱孩子。

我們可以照著這個步驟來:1.好奇,想辦法了解孩子拿東西的目的;2.針對孩子的目的去了解孩子本身的需求,例如是拿出去炫耀,證明自己?還是自制力不強?3.跟孩子談,強調不可以不告訴家裡人,自行拿東西。

要堅定而溫和地告訴孩子,這是必須遵守的規則;4跟孩子討論,有什麼別的辦法能達到目的,滿足要求,或如果修改,調整自己的目的與需求。

5.監督一陣子,看孩子是否有反覆是否真的能改正。

有的孩子偷拿家裡的東西是被別人唆使的。

我曾接待過一個二年級的女孩兒,她們班上有個男生「命令」她;「明天給帶二百元錢來,不許告家長,不許告訴老師」。

這個女孩很內向、膽小,真的偷了她姥姥的二百元錢給了班裡這個男生,後來還是老師發現了,告訴了家長。

孩子怕家長,有事不敢跟家長商量,不願向家長求助,都反映出孩子與家長的關係不夠信任,不夠平等與尊重。

除了建立規則,更重要的是改善親子關係,孩子自然會與家長商量。

02

②故意拿家裡的東西,跟家長慪氣。

我遇到兩個這樣的孩子,一個是父親管得嚴,簡單粗暴,媽媽比較怕父親,孩子也怕,但媽媽很縱容孩子,父親從心底里也一樣溺愛。

另一個是父親不常在家,媽媽比較強勢,在家說了算,姥姥和保姆都順著孩子。

這兩個案例的家長都是在諮詢時訴說孩子偷家裡東西的事,越不讓拿越故意拿,諮詢目標是怎樣改掉孩子的毛病。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毛病呢?

這裡的關鍵是孩子與家長的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孩子一方面被縱容,沒有建立規則意識和行為,有些任意妄為;另一方面又被壓制,孩子心理不服,於是你越說不許做的我越去做,既有遊戲的成分,也有吸引關注、顯示證明自己的存在與力量的成分。

小嬰兒只會用去哭鬧錶達不滿,呼喚關注,大一些的孩子就可能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了,偷東西只是一種表現。

如果只治標而不治本,孩子可能不偷東西了,改換其他的毛病了。

從這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這樣一個畫面:家長中的一個比較強勢,全家瀰漫著表面答應你背後照樣甚至給搗點亂的氣氛,不僅孩子這樣,第一家的媽媽和第二家的姥姥與保姆都這樣,孩子偷拿東西的行為也是在模仿她們的言行,只是表現在了「偷拿東西」上。

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是家庭建設。

家庭做為一個團隊,一個群體,各人的角色分工與合作,群體的規劃,群成員的關係等,要建設好。

父母負責任,有擔當,帶頭遵守規則,孩子才對父母信任、模仿、才對家有歸屬感,繼而找到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而不是亂來。

其次,具體到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要求孩子的事情要講明為什麼以及後果,並堅定執行監督和獎罰。

對孩子的疑問要及時解答。

這一切的基礎是,真正愛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而不是溺愛縱容。

03

③羨慕同學的東西,沒想到要告訴別人或者想到了而由於不敢或不會與別人討要,怕討要無果被拒絕,乾脆就自行拿了。

這種情況在低齡孩子身上常見,一方面孩子不太能管理自己的慾望,另一方面,社會性差,不會與人協商。

先天品行障礙的孩子是真的沒想到。

而先天正常的孩子會沒想到要與人商量,只能表明孩子的社會能力不夠,責任在家長。

想到了卻由於種種原因不告而取,同樣表明孩子在社會情況中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缺乏與人商量的溝通能力,同時還缺乏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同樣是羨慕同學的東西,有的孩子就會想辦法交換,有的記下顏色形狀回家讓家長給買,有的孩子會直接問對方在哪兒買的,甚至請對方給代買。

也有的羨慕完了,能克制自己的慾望。

說服自己「我也有好東西。

不一定非要這個」。

處理的方法很多。

不會處理只會偷拿,說明孩子要補上社會學習這一課,而這一課,更多要由家長來教。

04

④故意偷同學的東西讓同學難受。

有的孩子出於嫉妒,有的孩子出於報復,有的是因為矛盾糾紛等等,用這種方式來發泄。

這種情況以批評教育為主,教會孩子如何處理矛盾。

偷東西的行為必須被批評,但不要貼「小偷」的標籤。

05

⑤用偷東西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這是一個富二代的案例,女孩、十歲半,五年級。

父親工作很忙,母親雖然是全職媽媽,但更喜歡自己打扮了出去購物、健身、泡吧,孩子主要由保姆、家庭教師(雇了一個幼教畢業的「姐姐」陪孩子玩兒)帶。

她的玩具,學習用品、衣服、鞋、零食,幾乎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家長對她的偷竊行為百思不得其解。

深入調查發現,孩子在班裡的人緣不是很好,表面上挺熱鬧,她用零食文具等維繫了不少「寵物」和 「小兵」。

現在的小學裡好多孩子玩這個遊戲,一方收買另一方為寵物,有的孩子甚至自願要求當對方的寵物。

主人要給寵物餵食,寵物呢則負責跟從主人,聽主人的話,幫主人吵架。

她的寵物和小兵對她卻沒有那麼忠心,就像家裡的保姆和 「姐姐」對她雖然好,但不是親生父母那樣的親密關係,寵物給她的也不是真正的友誼,她也不會建立和維繫真正的友誼。

她的成績一般。

在公立小學裡,成績好還是自然會得到老師和同學更多的喜愛和誇獎。

她在這一點上很感失落。

她只偷拿班裡學習好的、班幹部的東西,這裡有羨慕的成分,不是羨慕對方的東西,而是羨慕對方的地位,對方的狀態和對方得到的誇獎、關注、友情等。

這裡也有讓對方難受的成分。

但更主要的,她拿了以後會給她的寵物和朋友看,炫耀她的膽量和能力,炫耀她敢做老師不讓做的事,不怕老師,博取他們的佩服和讚嘆。

這個孩子的矯治不只是老師,家長要努力,她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與支持,因為她的家庭環境和父母各自都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也沒有改變的動機。

她的成長條件太差,我指的不是物質條件,而是人格成長所需要的父母、家庭、社會的支持與關係。

06

⑥過度自我控制下的反彈。

這個案例是一個好學生,大隊委,十一歲,男生。

班裡發生了幾次丟東西的事後,老師非常偶然地發現是他幹的,特別詫異,沒敢跟孩子談,悄悄告訴孩子的父母。

孩子的父母也沒敢跟孩子談這件事,先來找我諮詢。

我看到孩子的照片,比較瘦,臉上沒有笑容。

孩子的父母說,孩子從小就特別懂事、聽話,家裡條件不能算特好,但也不算差。

父母都是出身農村的大學生,生活習慣還是比較節儉,但絕不至於缺少東西,買不起的地步,只是不會大手大腳亂花錢而已。

孩子從小從來沒有表現過鬧著非要買什麼東西不可,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不僅親朋好友、老師誇獎,班裡的同學也真的認可他,不象有的班幹部,還是有孩子不服氣的。

從家長的敘述可以推斷出,這個孩子少年老成,太完美了,不象孩子。

孩子天真幼稚,不知深淺,情緒衝動,管不住自己……才是正常的。

我一直強調,要讓孩子把與其年齡段相符的錯誤都犯了,不要強壓著,否則長大後一有機會就會犯幼稚的錯誤。

那麼,是什麼使這個孩子不犯錯誤呢?不太可能是真心的自覺的結果,更有可能是過度自我控制。

看孩子的照片(幾十幅)就讓人感覺這個孩子緊繃著。

緊繃的狀態是不舒服的,每個人生來就有自由意志。

孩子放鬆的出口,很可惜,不恰當地選擇了偷拿東西。

最後,給家長的建議是,跟老師說好,不要和孩子挑明這件事,家裡對孩子的要求降低一些,告訴孩子可以隨意,帶著孩子多做些放鬆的活動,多見識各種人群而不是只盯著優秀、成功人士,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有一個14歲的男孩,在放學的路上,看到書亭里有一本喜歡了很久的書,可是自己身上沒有帶那麼多的錢,於是就大著膽子把書藏進了懷裡,誰知被剛轉身的老闆發現了。

這個男孩被瘋狂的老闆拽進了派出所,幾名警察輪流審問他。

男孩嚇得眼淚鼻涕一起流了下來。

民警打電話通知了孩子的父親。

很快,他的父親就趕到了。

男孩低著頭,默默等待父親的責罵。

「我想,這一定是個誤會。

」父親淡淡地開口了,「因為我非常了解我的兒子,他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

他一定十分喜歡這本書,同時又沒帶足錢,才這樣的。

你們看這樣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錢買下這本書,這事就算結束了。

」 然後,父親掏出了錢包。

男孩驚呆了。

他看著父親,父親也看著他,眼裡沒有責備,有的只是愛憐。

出了派出所,父親停下了腳步。

他捧起孩子那張滿含羞愧與感動的臉,一字一句地說:「兒子,人這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會犯錯誤。

聽著,忘記它!不要讓它在你心裡留下陰影,好好學習和生活,只要以後不再犯這樣的錯誤,你依然是一個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說完,他鄭重地將這本書放到孩子手中。

男孩控制不住地放聲大哭,父親慈愛地將他摟進了懷裡。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

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懂得寬容有缺點的孩子,善用寬容教育孩子,這更顯出家長的一種智慧。

儘量不要在孩子犯錯時非打即罵,這樣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像上文中那位父親一樣,用寬容感化孩子吧!有的家長朋友會有疑問,寬容談何容易?可是我們做父母的不都是慢慢朝好的方向學習的嗎?從一件小事開始,從今天開始,對孩子少些苛責,多點寬容!

孩 子 為 什 麼 偷 東 西 成 癮 ?


一位媽媽的留言:我女兒上小學3年級。

從她上一年級開始,我就發現她偷拿別人的東西,包括同學書包里的鉛筆、老師背包里的錢、學校門口小賣部的食品。

我罵她,用板子抽她,讓她寫保證書,總之,我能夠想到的懲罰她的辦法都用了,但是,她不僅沒有絲毫的改變,反而偷竊成癮,發生的頻次越來越多。

我特別痛恨偷東西,和我一起長大的髮小就因為從小偷東西到大沒有改好,最後進了監獄,所以,我的意識里就一直想教育我的孩子不要走這條路,我的內心裡怕自己的孩子也這樣,所以,我反覆叮囑她別人的東西再好也不能拿,可是她就是一次次地偷拿別人的東西。

每次我打在她的身上,卻疼在我的心上。

你說我該怎麼辦啊?

孔屏:這位媽媽,看到您的諮詢留言,我內心裡震動不已!您知道嗎?孩子屢偷不改完全是您教化的結果啊!

首先,孩子成長中的很多問題是不需要單獨拿出來強調的,只要父母自己做到了,給孩子從小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父母的影響,而最終成為父母希望的那個樣子。

而您卻反覆叮囑孩子,別人的東西再好也不能拿。

您的行為恰恰刺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強化了孩子偷拿東西的行為,所以,我說,孩子屢偷不改完全是您教化的結果。

其次,您因為小時候的髮小偷東西,從小偷到大,最終被關進了監獄,您因此特別痛恨偷東西。

可是,您知道嗎?從心理學的視角來分析,您意識里對偷東西有多痛恨,您潛意識裡就有多喜歡!不然的話,您對發小偷東西的事情也不會痛恨至今。

當然,我說出這句話,您會百分之百地否定,包括很多的讀者都可能認為我在胡說八道。

但是,我請您不要急著去否定,而是內觀自己的深層次的心理需要。

您的女兒顯然是接受到了您潛意識的需要,她是為了滿足您的潛意識而發展出偷竊的行為,她以為用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表達對您的忠誠和愛,而這個才是孩子偷拿東西的動力。

她的錯誤不在於偷了東西,而在於不該替您背黑鍋!

您問我怎麼辦,下面給您幾個智慧錦囊,希望能夠幫到您,幫到孩子。

1.勇敢地承擔您錯誤的後果。

您曾經怎麼樣用板子抽孩子,我建議您就怎麼樣用板子三倍、五倍地抽自己,一直把您潛意識裡偷的意念抽打出去!

2.向孩子真誠地懺悔!告訴孩子,您錯怪她了!您的錯誤您應該自己承擔,您應該為孩子偷拿東西的行為負全責!您要感謝孩子讀懂了媽媽沒有讀懂的自己,並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您的忠誠和愛。

同時,您要告訴孩子,她不該替媽媽承擔錯誤,她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忠誠和愛也是錯誤的。

3.帶著孩子償還她偷拿的東西。

如果能夠找到東西的主人,建議您帶著孩子會見東西的主人,歸還人家的物品,同時向主人鞠躬道歉,祈求他們的寬恕!

4.關注孩子的良好行為。

從此,您要徹底地改變自己反覆說教孩子的行為,更多關注孩子的良好行為。

您和女兒,當然也包括爸爸,更多地為別人付出自己的愛,為這個世界做很多的好事!可以設立家庭好事記錄簿,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孩子,每天、每周自己做了哪些好事,都要及時記錄下來,每一個月做一次總結,並制定下一個月的目標。

記住,只要您做好了,孩子自然會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出現這5個壞習慣時,媽媽一定要警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因為各種原因養成一些壞習慣,並且對這些並沒有「這個習慣並不好」的認識,如果大人不能發覺或協助糾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所以,對於這5個壞習慣,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導致孩子偷東西的原因說不定你也有!

塞卡發現,最近很多小孩子「偷東西」的新聞或視頻慢慢占據網絡熱點。2月27日,四川眉山的7歲孩子,被父親懸吊在河中,孩子哭喊著「爸爸,我再也不敢了。」父親懸吊孩子的原因是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這樣做...

五六歲的孩子居然開始偷拿錢了!這可怎麼辦?

網友求助:侄子今年五六歲,媽媽說從去年開始,他開始有偷偷在家拿錢的習慣,最近一次還和一個比他大幾歲的孩子一起趁小賣部老闆不注意拿了人家五塊錢的東西,被發現後家人把錢還了,還讓他罰跪打了他。但是沒...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

當有一天,你發現孩子偷錢,你是衝動地斥責批評一頓孩子,還是心平氣和地應對呢?最近,「在積極教養親子交流群」中,一位媽媽發現八歲的兒子偷了爸爸200元錢,她為此感到非常苦惱,不明白一向乖巧聽話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