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飯難」到「小吃貨」,儀式感很重要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次一到吃輔食時間,對於媽媽來說都是一場戰爭的開始,一開始是哄著「來,寶貝吃飯咯,好香的再來一口」,然後是逗著「邊表演節目邊趁著寶寶張嘴趕緊塞一口」,最後就演變成什麼玩具,書籍,手機ipa全體搬上餐桌,看著寶貝在自己各種威逼利誘之下含著眼淚勉強吞下全部的食物,都懷疑到底我是在培養孩子愛吃飯還是討厭吃飯呢?

其實吃飯是需要儀式感的,好的儀式感,才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吃飯上面」,自然吃的好,吃的香,吃得飽,繼而愛上吃飯這件事!

​一、吃飯前的準備

我們想像一下,到了吃飯時間,家長是不是得放下手上所有的事情,洗個手,飛奔廚房拿上碗筷,在餐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後開始愉快的進餐。

那同樣的,孩子也是,到吃飯的時間,洗手、系上圍兜,拿上自己的小碗小勺子,坐在安全餐椅上……再小的寶寶,,也應該讓他知道,吃飯就應該有吃飯的樣子。

另外,就是餵飯的地點。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寶寶有餐椅就坐餐椅,沒有的話也不用在意,而且孩子怎麼可能會乖乖坐著,不一會,就各種拍桌子,大喊大叫,玩食物,扔餐具,能好好餵進去就不錯了,哪裡還管的了在哪裡吃飯?

但是,這種「在哪兒吃都行」很可能就是干擾寶寶好好吃飯的因素。

有的寶寶吃輔食的地點是不固定的,比如床上、遊戲區、電視機旁等等,有的寶寶還邊吃邊玩。

等家長一旦順著孩子,那也就離捧著碗在後面追著孩子餵的日子不遠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吃飯戰爭」也就上場了。

建議家長儘量固定在大人吃飯的地方。

給孩子餵飯,最好能夠選擇餐椅,而不是抱著餵。

一方面是讓寶寶漸漸將吃飯和這個地點聯繫起來,等寶寶吃飯的時候,身處一個「該吃飯」的環境,也就自然而然做「吃飯」這件事了。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剛學會坐、站、走的寶寶,脊柱還比較柔弱,寶寶自己專屬的餐椅, 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撐寶寶的作用,緩解寶寶身體重量對脊柱的壓力。

​​​二、「武器」要「精良」

首先,請各位家長回憶一下,做輔食,需要多少種武器:碗、勺、鍋、菜板、刀、清潔用品……

建議這些「武器」最好寶寶跟大人的區別開,因為大人如果攜帶幽門螺旋桿菌,有可能會通過餐具傳染給寶寶,使寶寶出現胃腸道不適的症狀,進而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

解決餵飯難問題,就要從「武器」抓起!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武器」就是餐具了。

給寶寶用的餐具,可以儘量選擇顏色鮮艷、有明顯特徵的,而且最好不要過於頻繁的替換,讓寶寶逐漸形成「這是我吃飯用的」這種概念。

材質方面,不建議用玻璃和陶瓷的,以免打碎受傷。

另外,給寶寶用的勺子最好不要買金屬的,以免刺激牙齦,引起進食不愉快等。

「精良的武器裝備」, 其實是為了引導寶寶對餐具感興趣,進而對「吃飯」感興趣。

想想看,我們自己買一樣新東西的時候,是不是非常想馬上用一下?

三、不要強迫寶寶吃飯

什麼是「強迫」,就是「追著餵」「哄著餵」「再吃一口吧」……其實呢, 如果寶寶已經開始玩,對食物沒興趣了,或者到後來勺子一送到寶寶嘴邊,寶寶就扭頭時,那就是寶寶在說「我吃飽了」,這時候,家長們儘量不要再強行餵了。

更不要一直說「這個有營養寶寶再吃一口」,然後一口又一口,餵的直讓寶寶全都吃完才好。

家長這時候應該做的就是:寶貝,吃飽了是嗎,那就直接清理好帶寶寶離開餐桌,一句廢話都不用有,記住,這時候你多餵一口就是讓寶寶多討厭食物一點。

而且,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吃不飽,畢竟一歲前,輔食只是起到補充作用,奶才是主食,只要寶寶對輔食感興趣,對咀嚼吞咽能力得到訓練,那就足夠了。

家長自己捫心自問,誰願意吃飯成為一個痛苦的差事呢?

​四、吃飯時,別分散寶寶注意力

有的家長在給寶寶餵飯時,可能會開著電視,一邊看電視一邊餵飯;還有的家長,覺得寶寶好像不喜歡吃飯,覺得用兒歌哄一哄可能會更好,所以常常一邊餵飯一邊放著兒歌……其實,這樣做反而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不利於寶寶進食。

前面我們提到,吃飯也有「儀式感」,建議家長儘量不要在寶寶吃飯的時候開電視、放音樂哦,同時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畢竟身家比言傳更重要,有效。

五、儘量少給寶寶吃零食

有的家長看寶寶某一次或者某一階段吃飯少,擔心餓著寶寶,或者營養不好,就會不停地給寶寶吃各種小餅乾、水果、小饅頭等等。

這樣很容易就會陷入「不好好吃飯一零食來補一不好好吃飯」的循環怪圈。

如果寶寶上次吃飯少,建議家長仍然要到下次吃飯時間再餵飯。

期間餓了,可以帶他出去玩,喝些水等,讓孩子體驗飢餓感,對今後進食有很大幫助。

注意,寶寶吃飯時最好先吃輔食再喝奶,一次吃飽,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如果在兩次餵奶間添加輔食,會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也會出現寶寶尚未飢餓時就餵輔食或奶,導致寶寶對進食興趣不足。

六、放開手,讓寶寶自己吃

寶寶從需要餵到完全獨立吃飯的過程,就像「升級打怪」一樣,需要一點一點地積累經驗,然後一點一點地「升級」。

首先是用手去抓食物,這大約發生在寶寶7~8個月的時候。

這時,家長可以各種手指食物學起來,然後差不多快1歲左右的時候,寶寶可能會搶勺子,學著大人的樣子把勺子放在食物里蘸一下,然後放進自己嘴裡,再然後學會扶著碗,把吃的送到嘴裡。

通過不斷地嘗試和學習,終於寶寶能夠熟練地獨立吃飯了!當然啦,這個過程,也是家長不得不接受寶寶吃飯髒亂的日子,這時候家長就算心裡多崩潰,也要切記不生氣不生氣。

因為只有不斷地鍛鍊,寶寶才能更主動地學會自己吃飯。

​七、做屬於寶寶的輔食

有些家長會問:寶寶不愛吃輔食,一吃就吐。

結果詢問後得知,吃飯的時候,寶寶看著特別饞大人的飯,就隨手給寶寶餵一點兒。

結果寶寶愛吃大人的飯菜,反而不肯接受輔食。

這肯定的呀,大人飯菜中添加了大量的油鹽等調味料,比寶寶輔食「有味道」更好吃,寶寶當然不吃自己的輔食了。

但是,寶寶輔食中不應該加油加鹽,尤其是1歲以內的寶寶。

首先,母乳、配方粉和其他食材中都含有鈉,不加鹽並不會造成寶寶缺鈉,而且雖然寶寶輔食味道平淡,但寶寶的味覺與大人不同,對味道更敏感,輔食的味道對寶寶來說已經足夠了。

其次,這個時候的寶寶咀嚼能力尚未鍛鍊完全,大人的飯菜不夠軟爛,而且顆粒也較粗,寶寶只會囫圇吞下,會加重寶寶的胃腸負擔。

另外,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家長可以多多嘗試不同菜色,豐富多彩的輔食食譜,既給寶寶添加了足夠的營養,也是非常好的親子時光哦!

八、餵飯小妙招:

餵寶寶吃飯時,最好自己嘴裡也嚼著東西。

大人嘴裡嚼著東西,對寶寶來說,是一個特別好的示範。

寶寶都喜歡模仿,家長的動作不妨誇張一些,在輕鬆愉快的氛圍里,寶寶很可能會不自覺地開始模仿。

這樣,既給寶寶餵了飯,也能夠引導寶寶學會咀嚼,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幫助他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每次餵飯的時間儘量控制在30分鐘內。

首先,30分鐘是一個大約數,而不是讓家長掐著點,到時間就絕對不能吃了。

其次,按常理來說,30分鐘,足夠寶寶吃一頓飯了,除非寶寶吃飯的時候磨磨蹭蹭、邊吃邊玩。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也說明寶寶不餓,或者對飯的需求不強烈。

這種時候,可以適當的採用「飢餓療法」。

飢餓療法(別給零食很重要),帶寶寶出去走走,讓他跑一跑動一動,大一點的孩子就讓他發泄下多餘精力,餓了自然吃的下去,那還需要媽媽多費口舌。

別跟其他孩子做比較,孩子胃口有時候就跟天氣預報一樣,一下晴一下雨,所以要是哪天胃口不佳,媽媽也不用著急,得淡定淡定啊!

好的吃飯氛圍很重要,一家人儘量在一起吃飯。

以上都不行,那就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吃,有人搶,保證吃的渣都不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讓孩子改掉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自從寶寶添加輔食後,「讓寶寶好好吃飯」就成為了每位家長的心愿,到處打聽對孩子生長有益的輔食食譜,精心挑選優質新鮮的食材,變著花樣給寶寶做輔食……但往往事與願違,對家長們的一腔熱情,小傢伙的反應卻...

三個壞習慣,難怪寶寶不愛吃飯

育兒路上總有許多問題讓媽媽們感到頭疼,比如,寶寶不愛吃飯,輔食怎麼也吃不好,就是困擾眾多媽媽們的問題之一。大家都說:每次寶寶吃飯就像是打仗一樣,從不肯好好坐著安靜吃完一餐飯。每次掏空心思做各種輔...

如何讓「追著餵飯」的寶寶變成「主動吃」?

一到飯點就追著寶寶到處跑,為了讓「熊孩子」吃下一勺飯,家人常常累到一身汗。有的寶寶即便乖乖坐著吃飯,也必須大人餵才吃。其實,寶寶應在1歲半左右獨立自主吃飯。在寶寶剛吃輔食時,會開始奪勺子,大人不...

「三」培養合格的小吃貨

小孩滿屋子亂竄,大人端著一碗飯追在屁股後頭,半哄半騙餵進一口飯,含在嘴裡半天不肯咽;「寶貝,來,吃了這碗飯,獎勵你去遊樂園!」這樣的場景在國內很常見,吃飯這件「本能」為何變成如此勉強如此困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