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幕後推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坤珊成致-粑粑麻麻去哪兒

【小編】「你真是有病吧?」「你太煩人啦!」……相信這些話從孩子嘴裡冒出來,你一點都不會感覺到陌生吧。

這是許多家裡的口頭禪,孩子在聽到這些話的同時,也將其儲存到大腦里了。

為什麼粑粑麻麻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沒有考慮到身邊是不是還有孩子?這樣給孩子留下了什麼印象?耳濡目染讓孩子在生氣的時候脫口而出這些傷害語,常常以自我為中心。

我們怎樣能避免這些情況呢?首先,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尊重他人;其次,我們在孩子面前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讓孩子避免學到這些傷害語。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孩子的幕後推手,大家一起看看在孩子背後誰才是真正的推手。

幼兒的言行,往往就是大人的翻版,想教好小孩,第一步就是讓他「有好樣學好樣」。

在台灣花蓮的車站,人聲鼎沸中,一句清楚卻不柔軟的童音,直搗我的耳朵:「爸比,你很討厭,你真沒有用啦!」那個男人,在離我不遠的咫尺,嘆嘆氣;我卻不忍心抬頭看他,因為他一定覺得很丟臉

在美國離家不算太遠的玩具反斗城,我和兒子排隊等著結帳,前面一個大約十幾的小男孩,正在那東翻翻、西摸摸店家的陳列物。

男孩的父親順口請他別亂動東西,他轉過頭來就對父親說:「你閉嘴(Shut up)!」原本預料那個爸爸會大發雷霆,管教一番;但他也只是摸摸鼻子,一句話也不說。

一個人在中國青島的車站等高鐵,正忍受著奧熱,一句話卻像冰冷的冰柱,從後方清清楚楚的傳來一陣寒意:「你搧太慢了,搧快點兒

」我忍不住用眼角看了看那個滿頭大汗的媽媽,和她伺候著的太上皇。

從台灣新竹演講完,與朋友跳上計程車,那個明眼的司機從我們的簡單對談,就嗅出我們是教育工作者。

所以他語重心長的以台語問我們:「每個小孩小的時候都還好啦,都還會聽話;但等他到了青少年後,就管不了,愈變愈壞了。

這是怎樣啦?
」我和朋友兩人面面相視,不知如何回應他。

因為我們兩個人的家裡都有青少年,他們雖然有著青少年的不穩定「荷爾蒙」,但都沒有愈來愈壞。

幼兒說話傷人──因為大人生氣就用罵的

上述那些罵爸媽、把爸媽當傭人的幼兒,以及愈變愈壞的青少年,他們並不是一出生就成為那個樣子的。

他們身處的環境,養成了他們不尊重他人、口出傷害語的「習慣」;是成人不知不覺中,日積月累,允許孩子養成了那自我中心的態度和出口傷人的習慣

幼兒會對成人口出傷害語「你沒用啦」、「我討厭你」,那是他學來表達生氣的方式和用語

從他生活環境中成人的行為里,學會了生氣就以「罵」的方式來表達;從成人的嘴裡,學會了生氣就以「傷害語」的方式來對應。

「你沒用啦」這句話,應該是孩子從爸爸或媽媽嘴裡聽到的吧!當夫妻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有一方常在幼兒面前以這種語言數落另一方時,孩子也敞開他的學習頻道,同時在學習「這是生氣的方法」、「那是生氣時可以說的話」。

幼兒的學習,像台相機或像塊海綿,他先照單全收,因為他的人生才剛開店,需要庫存。

成人提供的庫存是良善的溝通模式,孩子就漸漸的學會了溝通;提供的庫存是傷害、攻擊性的語言,孩子就漸漸的學會了以那樣的語言來應對進退。

幼兒不尊重人──因為大人凡事以孩子為中心

幼兒會對成人極近所能的要求:「你搧太慢了,搧快點兒。

」那是他養成的、凡事要以他為中心點的生活態度和用語

從他生活環境中成人不斷替孩子做、替孩子想的行為里,孩子學會了他自己的需要是宇宙的中心點;從成人不斷道歉的嘴裡,學會了成人沒達到要求,就以「那是大人的錯」的思考模式來解釋。

「你搧太慢了,搧快點兒。

」這句話,應該也是孩子從成人嘴裡不斷的聽到類似「好啦,我已經儘量快點了。

」所得到的結論吧!當成人以無謂的犧牲奉獻,替孩子做一切的事時,孩子也敞開他的學習頻道,同時在學習「我的需要是最重要的」、「我的需要要靠他人來滿足」

幼兒對自我的認知,像台相機或像塊海綿,他先從生活環境中成人的眼裡看見、認識他自己。

因為幼兒還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有什麼能力?他需要一塊一塊的、像拼圖一樣,拼出自我形象、自信及自尊。

那麼,成人該如何做呢?其實要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讓幼兒養成等待的習慣、替他人考慮的習慣。

比如說,你正手忙腳亂的在炒菜,但孩子要你立即找他的玩具;你可能拗不過他的哭鬧,也就不情不願的放下鍋鏟,皺個眉急急忙忙的先幫他找。

你的這個習慣,可能會讓孩子學會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和習慣。

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可以轉過身心平氣和的對幼兒說:「我炒完這盤菜後,再幫你找,請你先等一下。

」儘管孩子對於他的需要被延宕,並不開心;但這是我們成人所能提供的良善機會教育,讓孩子學會等待、學會尊重成人的需要

等你炒完菜後,幫孩子找到玩具,別忘了補一句:「謝謝你等媽媽!」讓孩子知道,他的等待,是種尊重的行為;他的等待,是個正向的選擇。

在關愛的環境中,孩子學會了關愛;在尊重的環境中,孩子學會了尊重。

這個流傳已久的教育方針,是不會倒退的。

沒有壞孩子,只有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的我和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幼教博士:「壞」孩子的幕後推手

文:李坤珊(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系博士,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的教師訓練中心和幼兒園,育有一兒一女。著有《帶你長大:讓孩子在愛與信任中成長》、《讓孩子安心做自己》等書。)

如何讓孩子學會正確「玩」

無論是獨自玩耍,還是與其他兒童一起玩耍,對於兒童的認知、體能、人際交往和情感健康都十分重要。 玩,對於孩子的成長,就象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適合孩子人格健全發展的活動。我們隨...

如何讓孩子學會玩,你家寶貝會玩麼?

玩,對於孩子的成長,就象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適合孩子人格健全發展的活動。我們隨處可以發現,孩子在玩時都很投入,很快樂。雖然是在玩,但卻象認真的做事。對於孩子來說,遊戲並非...

這樣培養的娃兒人見人愛!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不少家長對幼兒不分享很焦慮,擔心孩子被人說小氣,不受待見。本文揭示了幼兒分享行為發展的秘密,提供了促進幼兒分享行為發展的方法。看了本文,您的焦慮會煙消雲散!作者:劉永吉

寶寶不收玩具,或許和這些「大環境」有關

年輕急躁的麻麻需要學習如何指導孩子收拾玩具,讓孩子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都和孩子的心理以及生理髮展階段相適應的,所以,即不能鬆懈也不能有過高要求!收拾玩具是一種規則的建立過程。這...

寶寶不愛刷牙?麻麻要這樣引導!

寶寶不愛刷牙,每次刷牙都不配合,相信這是很多粑粑麻麻頭疼的事情,那怎麼樣才能讓寶寶乖乖配合併且愛上刷牙呢?一起來看看吧~【寶寶多大開始刷牙?】目前一般建議從寶寶從出生開始就要注意清潔口腔,吃奶粉...

只需5分鐘,讓孩子主動收玩具!一看就學會

隔壁家的寶貝才3歲,就會自己收拾玩具了。而自家的孩子,弄得滿地狼藉。哎~不禁感嘆: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這麼省心?不必羨慕,只需5分鐘,蜂巢君讓你家寶貝也變身「別人家的孩子」!本文特別鳴謝:北京市東城...

寶寶從「模仿」變成習慣

寶寶該到睡覺時間,怎麼哄就是不睡,甚至哭鬧;正餐不吃愛吃零食;怎麼糾正就是改不掉吸奶嘴、吸手指頭的習慣;玩具總是丟滿地,不會愛惜……孩子生活上,這些看似不太嚴重的行為,如果不適當糾正,可能影響到...

家長應該必備的育兒知識

育兒知識1給家長的好知識——包括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鋪,獨立進餐和洗盥,自己洗臉、洗腳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1、家庭成員的溺愛包辦。在幼兒園凡是孩子能做的...

這四個字 是教育孩子的一個秘訣

「延遲滿足」,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忍耐,是指為了長遠的、更大的利益而自願延緩或者放棄目前的、較小的滿足。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做延遲滿足效應或糖果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