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沒用對,小心對孩子的情緒火上加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兩天在刷微博時,看到一個寫著「這是我見過最可怕的孩子,居然育兒師一招就輕鬆制服」的視頻。

裡面內容是說一個六歲的男孩特別喜歡摔東西、打人,在家裡只要稍有不如意,便掀翻桌椅,拿出刀子威脅家人,或者摔打各種東西。

在四分鐘的視頻里,育兒師將暴跳如雷的男孩強行抱到淘氣椅上,讓他在五分鐘之內冷靜情緒。

期間,男孩將淘氣椅、計時器摔在地上,被育兒師再次按在椅子上之後,開始通過扯育兒師的頭髮、扯自己的頭髮、把自己的鞋襪脫下來光腳踩在地板上等方法進行反抗。

育兒師告訴男孩的媽媽,不用理會孩子的威脅,並要求媽媽嚴厲地告訴孩子打人、摔東西的行為是不對的。

最後男孩看起來的確冷靜多了,育兒師還讓孩子主動擁抱媽媽。

孩子從暴怒到看似平靜,育兒師的方法似乎很完滿,而我卻始終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於是,我找來完整視頻(2016年6月1日的《超級育兒師》)認真看了一遍,明白了不對勁的原因是什麼。

不論是家人還是育兒師,面對孩子的過激行為,都缺少最關鍵的一步:共情。

所有人都希望在孩子表現出暴力行為時,能第一時間「滅火」。

不論是育兒師表情嚴酷地按壓著孩子的四肢,還是她希望通過淘氣椅的懲罰讓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對的行為,亦或是奶奶通過瘙癢、給錢等方式與孩子談判,以及爸爸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鎮壓」住孩子的怒氣,都沒有從本質上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

看上去對於這個孩子,所有的極端行為都是「果」,而他得不到疏導的負面情緒才是「因」。

01

先解決情緒,再處理問題

視頻中,所有人都忘記了要「先解決情緒,再處理問題」的原則。

熊孩子並不是一天養成的,男孩為什麼會用如此激烈的行為去表達自我,用恐嚇、暴力去威脅家人?這個問題才是真正應該去探討和關注。

育兒師認為,是家人沒有一個嚴厲的態度,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才會導致現在的局面。

但從視頻展現的很多細節來看,真相併非如此。

比如,有一幕是男孩不想讓媽媽刷牙,孩子一臉不高興,用躲閃表達拒絕。

媽媽剛開始試圖用「不刷牙長蛀牙」的說理和強迫性地肢體動作希望讓孩子配合,失敗之後憤怒地讓孩子從衛生間「出去」。

這時候孩子的情緒進一步升級,開始大喊大叫,媽媽質問孩子:你發什麼脾氣呀?!孩子聽都不聽就要摔東西,育兒師見狀蹲下來按住孩子的手,嚴厲地大聲制止孩子:停!

整個過程,沒有人給過孩子表達的任何機會。

孩子為什麼要拒絕刷牙?也許僅僅是孩子不喜歡牙刷在嘴裡硬硬的感覺?也許孩子覺得自己大了不想再讓媽媽幫忙刷牙,想自己來?也許他不想現在就刷牙,他還想再多玩一會?

一句「停!」並沒有制止孩子的暴怒,卻堵死了成人可以窺見孩子內心的機會。

我倒覺得,在這個時候,與其讓孩子「停」,不如「聽」孩子說。

而要想讓孩子「說」,就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要理解孩子不願意刷牙的情緒,允許孩子表達不滿。

但這些,我們在視頻中都沒有看到。

每次孩子威脅家人時,我們似乎都能看到一個被習慣漠視的孤獨小孩向家人聲嘶力竭的吶喊:請看見我內心的需求!他似乎覺得只有那些暴力行為,才能讓家人真正「看見」自己。

也許,長久的被忽視才是問題真正的源頭吧。

要真正「看見」孩子,沒有什麼辦法比共情來得更有效、更徹底。

共情可以修復與孩子斷掉的感情連結。

孩子媽媽長期對孩子情緒無覺察與不溝通,孩子奶奶每次用哄騙、講條件式的談判方式,家人對孩子的過激行為只會命令式地說「你不要」、「你不許」……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被一次次的忽視,孩子與家人的「感情鏈」也在無數次的漠視中消磨殆盡。

沒有了感情鏈,孩子自然也變得冷漠、殘酷、暴力,越是不被看見,他越是只能通過激烈的行為「引起」家人的關注,甚至還模仿起奶奶談判的手段,通過威脅達到目的。

因為不曾被接納,視頻中的男孩,和整個家人甚至所有外界都處於對峙的狀態。

或許只有當我們向孩子表達真誠的接納時,才能與孩子的關係從對峙轉為並肩同行。

02

共情並不是孩子負面情緒的滅火器

都知道說要跟娃「共情」,可真想做好,其實並不容易。

大部分育兒書都告訴我們:共情要先肯定孩子的情緒,通過為孩子的情緒命名,讓他們學會識別情緒,感受到自己被接納。

比如對孩子說:「你的玩具被搶走了,你肯定很傷心」、「在幼兒園見不到媽媽,你肯定很難過」,但也有很多父母都抱怨說:為什麼我肯定了他的情緒,他反而哭得更大聲了呢?

其實,這或許是我們沒有真正理解「共情」的意義。

「共情」的目的是在接納孩子情緒的基礎上,為他們的情緒找到出口。

如果我們錯把共情當做滅火器,以能不能縮短孩子哭鬧的時間來衡量共情的成敗,則會讓我們失去真誠的態度。

「共情」需要我們真心感受對方的情緒,而不是將其僅僅當做一種「手段」,一方面計算著孩子什麼時候能停止哭鬧,一邊強迫自己進行虛假共情。

也許你的表情、肢體語言早已出賣了你的真心,孩子定會有所察覺你在「說謊」,不能完完全全將自己的內心呈現在你的面前,情緒解決的不徹底,解決後續的問題也會處處設障。

當我們帶著「讓孩子儘快停止哭鬧」的功利心,希望通過幾句簡簡單單地情緒描述來熄滅孩子的負面情緒時,我們通常會因為著急而失去耐心,犯了共情不徹底,或者根本沒共到點子上的錯誤。

事實上,當孩子的情緒得到肯定,他們會因為感覺被接納而毫無顧忌地釋放情緒。

所以哭得更猛烈,哭了很久,都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們首先要明白,哭鬧是一種流動的情緒,它會來也會走,我們的接納是引流,並不是「堵」。

當我們認可了這一點,再遇到孩子哭鬧,我們才能更加淡定的用陪伴作為回應,待孩子的情緒宣洩完之後,再來分析原因和尋求解決辦法。

03

共情的語言多種多樣

雖說,共情的確是個好方法,但其實看似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需要深厚的功力和頗有技巧的談話方式,實實在在是個精細活。

我一個朋友就吐槽,每次和孩子共情,反反覆復都是那幾句:「媽媽知道你傷心了」、「你現在肯定很難過」,以至於孩子一聽我說類似的話,就一邊哭著一邊大聲反駁:別再說我傷心了!

的確,我們感覺對孩子接受是一回事,讓這種接受被孩子感知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時候,我們只從書里學到了共情的皮毛,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傻裡傻氣的「情緒復讀機」。

實際上,空洞的共情,並不能將接受感傳達到孩子那裡。

比如,表達接受,不一定非要指出「我知道你難過」。

我們也可以用非語言方式表達,比如表情、比如肢體。

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抱一抱,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輕撫後背,握著孩子的手等等。

我們還可以用「被動傾聽」表達接受。

簡單的一句哦、嗯,或者沉默,配合著一幅願意傾聽、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的表情,都會收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這種鼓勵式的沉默,將會促成孩子內在的成長時刻,引發孩子自發動手解決問題的意願。

而如果當我們選擇用明確的語言表達接受時,我們一定要為孩子繼續談話拋出「敲門磚」或者「邀請」。

在對孩子的回應中,儘量不包含自己的想法、判斷,試圖為孩子打開那扇開口說話的窗戶。

「是麼」、「真的麼」、「我明白了」、「給我講講」、「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繼續,我在聽」等等,都是很好的敲門磚,可以鼓勵孩子繼續交談。

當然,我們更可以用「積極傾聽」來表達接受。

在《P.E.T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中,它還被稱作破譯孩子的情緒密碼。

這種共情方式的根本原則是在真誠地接受孩子情緒的前提下,對孩子的情緒做出正確解讀,即所謂的共到點上。

它需要我們注意談話中的步步深入,引發孩子對問題更深層次的思考,而不是簡單重複。

有一次放學接到潼潼,她氣沖沖地跟我說:「媽媽,我再也不要跟小A做朋友了!我一點兒也不喜歡她!」

她說的小A其實是她在幼兒園班裡非常好的小閨蜜,我想倆人估計鬧不愉快了,便順著她說:「潼潼不想跟小A做好朋友了,我想是有什麼事兒她讓你傷心了。

潼潼的回答還是氣鼓鼓的,「沒錯!我們今天在扮演區玩兒的時候,她一直在當醫生,一直讓我當病人,我很不高興!」

看她的樣子我其實心裡覺得有點兒可愛又好笑,但嘴裡還是說:「嗯,潼潼也想當一次醫生,所以覺得有些委屈了。

那個小孩兒的情緒似乎得到了疏解,她雖然還是有些不高興,但語調已經放低了:「老師都說了,要輪流,可她就是不肯。

「嗯,因為她不肯跟你輪流扮演,所以你以後都不想跟她一起玩兒了。

」我這話其實有些在試探她現在的情緒。

果然,她有些猶豫。

「其實她以前不是這樣的,我們都是輪著來扮演的,她今天可能有些不高興。

」瞧,她已經在給閨蜜找理由了。

「嗯,有可能是這樣的。

」我簡單的應和著點點頭。

「我明天要去跟她說,我們要是還要一起玩兒扮演遊戲的話,一定要一人當一次醫生才可以!」說到這兒,她已經全身放鬆下來了,我也坐在一旁悄悄笑了。

04

共情只是第一步,並不是我們能做的全部

共情的目的,是為了看見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

我們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意味著一定要認可他們的行為。

只是當我們明白了孩子的內心需求之後,才能更好的「對症」處理。

所以,共情僅僅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接納之後,我們要引導孩子進入相對理性的說理環節,接下來還要為孩子做一次展望或者啟發孩子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

如果僅僅停留在共情上,會誇大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變得自憐而越發脆弱。

關於這一點,《媽媽是超人》中的霍思燕在面對嗯哼突然大哭時,做出了教科書般的應對,讓我們不禁為這個既會共情,又能將「道理」講到嗯哼心坎里的高情商媽媽點讚。

視頻中的嗯哼因為踩到玩具而突然哭起來,霍思燕第一時間蹲下來一邊擁抱嗯哼,一邊肯定著他的情緒:「太疼了,太疼了,這麼尖的玩具踩到肯定會疼啊!」

媽媽溫柔的摸頭、吹一吹已經開始讓嗯哼的情緒稍稍降溫,他的哭聲漸漸小起來。

而在共情的同時,霍思燕也沒忘了說理:

「不能因為生氣就亂扔玩具,否則還會不小心再一次踩到或者媽媽也會踩到。

如果再碰到這樣危險東西,一定要拿給媽媽或者老師,扔在垃圾桶或者放在高的地方。

當然,聰明如霍思燕,在說理時又依然穿插著共情:「如果媽媽踩到了,就會感受到你同樣的痛苦。

說著,還自己輕輕踩了一下玩具,再次肯定了嗯哼剛才的情緒:「真的太疼了,完全能體會到你剛才那麼痛。

嗯哼的情緒馬上有了轉變,一方面是得到了足夠的安撫,再加上小暖男看到媽媽也被扎疼了,自己立刻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媽媽,你趕快把玩具拿開吧!」

從共情到說理,通過調動孩子的同理心,幫忙孩子平復情緒,最終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霍思燕不僅為我們展現了共情的魔力,也為我們展現了父母作為一個幫助者,是如何激發出孩子自發解決問題的潛能。

這樣的挫折,對於嗯哼來說也是一次小小的成長。

當然,並不是每一次的共情和傾聽,都能立刻解決問題,我們終究不能把它當作一秒見效的魔法,在日積月累中它才會更有力量。

相信吧,我們與孩子的一次觸及心靈的談話,會為他們種下一枚種子,一周、一個月甚至更久之後,他們會因為之前的接納與信任,而生髮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量。

更有可能的是,我們的共情和傾聽,只是讓孩子接受一個他自己無法改變的情況,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不論好壞都會被接納,並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將負面情緒釋放出去。

就像我們成年人,遇到困難和煩心事,希望能找個人傾訴一下、發發牢騷一般,待到情緒風暴過後,孩子們的人生又是一片雨後彩虹。

對於這些小人兒們來說,若是有了父母的理解、接納與信任的加持,他們的內心也才會越發勇敢與篤定。

與孩子共情,需要我們把自己的心放在孩子星球里走一遭,去體會他們的心情。

與孩子共情,要去做世界上最深情的旁觀者,即使孩子在情緒風暴里快失去控制,他們心裡仍堅定相信,我們永遠都會用接納的姿態跟他們站在一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越會讓父母操心?

很多父母無法忍受孩子的哭。為了制止孩子的哭鬧,父母們,以及各路育兒專家們,都曾前仆後繼,想過很多辦法。最著名的莫過於「哭聲免疫法」。這種方法簡言之,就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通過這種矯正式...

如何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接納孩子情緒就是無論孩子在悲傷、生氣或者快樂時,家長都能夠給予關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否定他的情緒。接納情緒不等於贊同孩子的哭鬧,而是先接納情緒,再想辦法改變行為。

情商低的人可能是小時候沒哭夠

周末,多多在外邊玩的時候不小心把褲子弄濕了,不想穿著濕的褲子又不捨得回家,就很糾結地哭了。旁邊的大媽大爺很熱情地過來哄:男子漢不哭,這有什麼好哭的面對孩子的哭,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像大媽大爺一...

做父母有時候需要「不講道理」

今天外出坐地鐵碰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四歲多的小男孩,拿著一把玩具劍。在行駛的地鐵里揮舞。旁邊還有幾位老人、抱孩子的媽媽。大家都嚇得提心弔膽。男孩的媽媽,一直在旁邊喊:「某某,你快停下來,你這樣是不...

區別對待孩子的行為和情緒,真的很難嗎?

彤媽育兒經/mama037每天一篇親子育兒實踐分享洗完澡,在小丫頭再三的據理力爭下,接下來的流程,是她先看半小時的電視,然後再和我一起上床睡覺。可調試了半天,電視還是沒反應。網絡也沒問題啊, 怎...

無理取鬧的也許是大人,不是孩子

今天要講的故事,不是嚴格的故事,但卻是很多父母都容易走入的誤區。要從專欄上一位父親的來信講起。來信內容如下: 我曾經看到過國內某「優秀母親」的著作中提到如何應對孩子無理取鬧,其中的例子是這樣的,...

孩子哭鬧,父母該立即去制止嗎?

有一些媽媽是不是發現寶寶經常的哭鬧,讓很多媽媽不知所措,為此大為懊惱,這個磨人精,這時候我們一般都會尋找各種方法讓孩子平靜下來。殊不知孩子有時候的哭鬧其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哭鬧是寶寶用來發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