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寶寶打人,大人會不會管是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歡迎來到 媽咪OK

OK媽 媽咪OK

范潔瓊 媽咪OK

OK一直比較靦腆文氣,從來不會主動攻擊別的小朋友,但幾個月前的某一天,因為我阻止他去拿桌上的瓶瓶罐罐,他居然衝過來,「啪」地朝我腿上打來,嘴裡還喊著「臭媽媽」。


雖說只是這麼撩了一下,我心裡還是很震驚的,這還是我那個溫和的兒子嗎?當時我有些生氣,蹲下身直視著他的眼睛,有力地抓著他的小手固定住他,嚴厲地說,「媽媽不讓你玩小瓶子,你不高興是嗎?那你可以告訴媽媽,但不能打人!」OK見我這麼嚴肅,有些慌張,憋了一會兒,哇得哭了……

來不及整理思緒,下意識的處理方式雖說尚可,但自覺不是最妥帖。

那天夜裡我和好友港大教育心理學博士范老師就此好好探討了一番。

她笑我「你知道啊,0-3歲孩子打人太正常了,只是對於你兒子來說,那有些狀況外,所有一下子大腦空白了吧!」

真的是,攻擊衝動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在0-3歲間,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經常出現打人、推人、咬人的情況,這都不是問題,爸媽的引導才是大問題。

三歲前3個階段寶寶打人原因不一樣

  • 0-12個月

不到1歲的孩子的打人、推人行為往往不是有意的,這些行為在他們眼裡可能和其他活動中愉快的遊戲沒什麼差別。

很多時候,他們只是在想要搞清楚自己的小手小腳可以做點什麼,這是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發展過程。

  • 12-24個月

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發展自我意識,開始了解「我」和「你」之間的區別,自主意識發展得比較快,但語言能力還跟不上。

他們有很多需求,卻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急了的時候就容易訴諸肢體力量。

而且這個時候ta還沒有辦法很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和後果的關係。

  • 24-36個月

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能力逐步發展,開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表達自己的需求,但還需要我們一定的幫助。

OK當時就屬於有自己的需求,但情急之下,也還說不清楚,就直接打我來表示了抗議。

他的小手勁道很足!我那麼生氣,只是因為他平時很講道理,突然有了反差。

但事實上,打和拍,3歲以下的孩子有時候是分不清的,他們還沒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們也要告訴孩子,「你像我這樣輕輕地拍,很溫柔的,對……」「輕輕拍是可以的,但是打就會痛」。

四個策略讓孩子改掉打人的習慣

因為1歲前孩子打人大多是不經意的,所以我們也只需要用一兩句簡單的話告訴ta這不可以,然後用其它東西轉移注意力就好。

比如當孩子打我們、扯我們頭髮的時候,給ta一個玩具,讓ta的手有事可做。

或者當孩子喜歡「練習」手臂揮動的動作時,給ta一個軟墊。

或者給孩子其它的東西玩、去看看窗外、去樓下轉轉等。

但是1歲之後,就需要我們一些合適的引導了,不同情況下的不同策略和方法分享給到你。

要知道,孩子的情緒本身不是問題,表達情緒的方式才是問題。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緒,幫助他們找到合理的可替代的表達方式。

1、幫著孩子命名情緒

事實上,要解決「打人」,就是讓他們有個正確的途徑去把一些負面的情緒排解掉。

比如先說出來,這一點我在OK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引導了。

所以在OK打我,我一時間有點大腦空白,本能還是記得跟OK說,「我看得出來你不高興了,你很生氣。

」這一點很簡單,但足夠有用。

因為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理解了他們的情緒,也能從中學到如何用語言而不是用手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2、幫助孩子學會表達

孩子差不多到了三歲,掌握了一定的語言後,我們該時不時和他們交流。

如果在和小夥伴發生衝突後,我們可以試著教教他們表達。

比如下次樂樂搶你的小車時,你就可以說「樂樂,這是我的小車,請把它給我。

」當你想和其他小朋友玩時,你可以問他們「你願意和我玩會嗎?」你可以告訴小禎:「你坐得太近了,我不喜歡你碰到我的頭髮」。

這些表達方式對寶寶看似有些難度,但是我們說著說著,他們就會運用上。

3、關心被打的孩子也是一種間接告知

有一種情況特別想說,有些寶寶會發現平時很少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但是只有在打人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花很多時間關注ta。

這也會強化他們的打人行為。

針對這種情況,講道理的效果就不大了。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用簡單地用一兩句話說明打人的後果後,就把注意力放在被打的孩子身上。

我們可以對被打的孩子表示關心、同情。

這一策略就是清楚地告訴孩子「打人不會受到關注」這個信息外,還很好地在孩子面前示範了同理心,這對孩子情緒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4、幫著一起找到生氣時的替代策略

我們也可以用枕頭和坐墊在角落做一個「平靜的小窩」,放些孩子喜歡的玩具、書等,告訴孩子生氣得不得了時,可以去那裡休息一下,讓自己平靜下來。

對於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畫一張生氣的臉、撕報紙什麼的,幫助孩子學習以一種健康的、不傷害他人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的情緒。

兩種錯誤的方法一定要規避

1、嘴巴上不說「不要打人」,表情上是嬉鬧的

千萬不要孩子打我們的時候,嘴上說,「寶寶,你不能打人」。

但表情上卻是高興的、很享受這樣的互動,「你這個小壞蛋。

」這往往給孩子傳達混亂信息,讓他們感到困惑,沒法區分打人是對的還是不對的,有可能會從我們的表情中判斷這樣做是被支持的。

2、面子上掛不住,羞辱或嚴厲懲罰

看到孩子打別家孩子,有點不好意思,就當著別人說,「你這個壞孩子,媽媽不喜歡你了」,或者也去打他一下,要知道小小的他們早有了大大的自尊心,這樣無疑會增加孩子恐懼或焦慮,你打他也是一種不好的示範作用,如此他們打人行為的情緒沒法得到排解,會出現更多的問題行為。

OK媽最後說:

當孩子打人時,我們往往會生氣、尷尬或者緊張,這些情緒都很正常,但是要提醒我們自己,不要在一個情緒極其激烈的情況下去管教孩子,就比如我告訴了OK,我了解到他生氣了,他可以表達但不能打人,這做得很對。

但有一點,我忘記控制了情緒,當時著實有些懊惱和憤怒,OK顯然有點被嚇到,要知道他不高興的情緒,還沒過去,又目睹了我的小小失控,這樣的效果一定是有所減弱的。

所以當爸媽的我們一定要記住,當我們在教育孩子控制情緒的時候,永遠要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最好的表率。

作者:「媽咪OK」智囊團成員

溫馨提示: 把「媽咪ok」公眾號置頂,再也不會錯過港大教育學博士等高知媽媽的育兒分享。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媽咪OK」,我的主戰場在那。

港大教育學博士主創、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家指導。

專注0-6歲寶寶睡眠、大腦發育和心理,也分享吃喝拉撒等靠譜育兒知識。

和幾十萬高知媽媽一起育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四個策略讓孩子改變打人的習慣 溯新教育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節目中,胡可在拒絕為小魚兒買他喜歡的超人玩具後,小魚兒表現出了非常傷心甚至到內心崩潰的狀態,竟然說:「就不給我買玩具,臭媽媽。」在小魚兒陷入自己的悲傷而哭泣時,胡可將小魚兒攬...

孩子喜歡咬人該怎麼辦

1、孩子咬人打解決不了問題遇到孩子咬人,有的家長會暴力對待。這麼做並不可取,採取「打」的方式解決問題,會使孩子脆弱的內心受到傷害,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2、找到孩子咬人的原因所在正處在長牙期的孩子...

寶寶總「打人」,如何「糾正」?

豆豆1歲多,最近媽媽發現小傢伙,總是揮著小手要打人。即使對方小朋友是想和他玩,豆豆仍舊揮著小手,同時說「打」。媽媽很擔憂,小豆豆總是亂發脾氣要打人,媽媽都不知道怎麼應對了。

家長須知:解析寶寶咬人打人的背後真相及對策

寶寶老是喜歡咬人,比如吃飽了奶會咬媽媽一口,玩的開心了會狠狠地咬奶奶一口,煩躁的時候也會咬爸爸一口。如果任由她咬夠為止,她會沖你笑一笑。如果你大聲地喊疼,寶寶就會哇哇大哭。看網上有人說,3歲以內...

寶寶總是咬人打人怎麼辦?

想想爸媽總是害怕帶寶貝跟小朋友玩,因為有太多次記錄是想想打人或者咬人,滿懷歉意的離開玩的正開心的地方……這種場景屢屢出現,令人尷尬但又沒有好辦法,奶奶說是家裡看喜洋洋看出了個灰太狼孫子,才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