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育兒:幼兒園入園首日,萌娃哭翻天,如何緩解寶寶入園焦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好東西一起轉發分享哦*

【導語】3歲開始,寶寶開始翻開了他認生的新一個篇章,從家庭生活走向了集體生活,從今以後,他要開始和社會打交道了,這時許多寶寶會不約而同地出現一系列入園焦慮現象。

焦慮的類型

厭倦性分離焦慮

寶寶剛剛進入幼兒園沒有表現出相關焦慮現象,而是進入幼兒園一段時間後才開始產生厭倦感,逐漸表現為煩躁、打鬧、哭鬧等。

恐懼性分離焦慮

由於寶寶的生活環境、人際交往等發生了變換,新環境、新的人物給寶寶造成了一種恐懼感,因而就會產生相應的焦慮。

一般表現為哭鬧、憂傷、緊張不安等。

甚至,一些焦慮情緒嚴重的寶寶還會不吃飯、沉默不語,或者產生一定的自閉行為。

傳染性分離焦慮

顧名思義,這是指寶寶在容易受到其他幼兒的焦慮情緒傳染導致的焦慮現象。

由於這個階段的寶寶還不能正確識別、判斷他人的情感,因此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干擾,例如打針的時候,本來心情還OK,哄好了的寶寶,因為看到好幾個寶寶哭得犀利,自己也跟著猛哭個不停。

面對寶寶的焦慮,家長如何應對?

家長不能表現出焦慮情緒

入園焦慮症是雙向的,寶寶和家長都會共同感到焦慮,有時候往往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而是家長離不開孩子,畢竟傾注了3年心血的寶寶如今就要開始暫時離你而去,家庭生活瞬間發生重大變化。

家長們十分擔心寶寶在幼兒園裡面會不會受人欺負、會不會照顧好自己。

而家長們如果不在寶寶面前控制自己的這種情緒,很容易傳導到寶寶身上。

寶寶本身非常敏感,很容易從大人的每一次關於幼兒園的語氣、眼神中體會到自己入園遇到的種種風險,從而大大加劇其焦慮情緒。

家長應該用樂觀的口吻和寶寶談論有關幼兒園的一切,例如「我們的孩子長大了,終於可以去幼兒園了!」,「幼兒園有很多好玩的遊戲」。

鼓勵寶寶提前結識同學

在寶寶入園前和入園後多結交同學是解決入園焦慮的一個有效途徑。

媽媽可以請即將入園的小同學一起到家裡做客,或者去串門。

還可以尋找寶寶同年齡同時入園的小寶寶,引導和他們交朋友,上學的時候手拉著手一起上幼兒園。

寶寶放學的時候,不著急馬上回家,而是讓寶寶和其他同學們玩一會再回家。

這樣不僅可以儘快讓寶寶融入新環境、轉移注意力、減少寶寶對完全陌生環境的恐懼,也能夠培養寶寶人際交往能力。

認真接送寶寶

多數寶寶對幼兒園出現牴觸情緒往往問題出在這個環節。

例如家長送寶寶幼兒園時用「你和小朋友玩、媽媽去上廁所」等方式把寶寶騙到幼兒園,直接傷害了親子間的信任。

還有的家長在和寶寶告別時難捨難分,總是再抱一抱、親一親,希望多給寶寶一些安慰,反而讓寶寶更不想離開家長。

更有些家長沒有及時接孩子,當寶寶看到其他小朋友一個接一個被接走了,心中的落寞孤單的感覺會更加強烈,下次想要再送幼兒園就更難了。

對於極為厭惡幼兒園的寶寶,家長可以採用「晚來早走」的方式,讓寶寶覺得在幼兒園的時間相對不是那麼長。

加強訓練獨立生活

如果家長平時疏於寶寶獨立動手能力的訓練,大包大攬,這樣寶寶進入幼兒園不僅難以適應生活,同時也會在和其他自主能力強的同學比較中產生自卑的心理,從而發更加排斥幼兒園。

(下期小編將另寫一篇文章談談寶寶入園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

信任幼兒園

一些家長在寶寶上幼兒園後總會繼續「潛伏」在某個角落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擔心寶寶有沒有被欺負,這樣做很容易干擾到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如果讓寶寶看到家長後,會更加心神不寧,不斷搜尋家長的影子,難以在幼兒園安下心來。

不利於幼兒園和寶寶之間安全信任感的建立。

寶寶回家後的心理輔導

回家之後如果寶寶不說幼兒園的話題,家長早期不要主動提起,可以帶他做一些平時比較喜歡的事情,緩解早期孩子的上學壓力。

當寶寶表示不想去幼兒園時,家長要站在寶寶的立場和角度表示理解,不要簡單粗暴回絕:不可以,不行,也不要說:我也很想你。

而是首先要對寶寶的感受表示理解和體諒,如:我明白你想媽媽,我知道,你想回家。

先讓寶寶好好傾訴他一整天的情緒。

然後等到寶寶的情緒穩定下來,心情好轉了,再慢慢地用「期盼」「好奇」的語氣和他溝通,引導寶寶發現幼兒園的好玩的地方與新鮮的人和事以及快樂時刻等。

這個疏導過程不要操之過急,不要期望寶寶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就完全轉變,思想輔導工作要天天做,還要看寶寶的心情來適度進行,如果TA不願意談,那麼就不要強迫。

整個心理適應過程從1個星期到2個月不定,因人而異,家長可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總結:

即使克服「入園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再多,也不如媽媽擁有一種好心態,一顆強大的內心。

用正確的心理和寶寶一起接受即將來臨的分離,9月的這場哭潮一定會很快過去,寶寶也將順利地「通關幼兒園副本」!

今日小話題:

寶寶入園時,寶媽們都用過哪些安慰方法呢?歡迎大家在公眾號聊天窗口和我們討論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嬰兒心理防禦機制不成熟的表現,他們通過哭鬧錶達對親密關係者的呼喊,以抑制情感痛苦。但每個寶寶的分離焦慮的程度及表達方式不同,甚至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分離焦慮表現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

幼兒入園焦慮情緒的積極干預措施

隨著人們對早教重要性認識的加深,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0-3歲啟蒙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接受正規性教育。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兒出生後的5-6個月開始對分離產生反應,到12-18個月達到高峰,直...

寶寶「拒絕」去幼兒園?全是分離焦慮在作怪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飛快地流逝,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感受:昨天寶寶還是個嗷嗷待哺的「小不點」,今天就已經長成了大寶貝,要準備去幼兒園了。孩子的成長是讓人喜悅的,但這一過程中的煩惱也讓家長們頭疼不...

一入園就哭鬧?這樣做搞定孩子的分離焦慮

對於孩子來說,第一次上幼兒園,與爸爸媽媽分開一整天,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幼兒園,很多孩子都免不了一番哭鬧,開學季的幼兒園門口,幾乎成了眼淚的海洋。孩子抱著爸媽不撒手,爸媽也...

寶寶入園前的3種心理準備

孩子沒有經驗,他們無法預知離開家到一個新環境會是什麼樣的情景,所以他們不會提前有什麼心理上的不適,也不會因此產生不良的情緒。但家長不同,經驗告訴家長:家中已有的生活狀態是安全可靠的,突然要將孩...

2017幼兒園新生入園必讀

時近9月,幼兒園又要開學啦!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這是第一次正式離開父母,開始學習獨立。有的寶寶哭鬧、煩躁,出現分離焦慮情緒,對開學入園表現出恐懼和厭惡,甚至會嚴重的出現睡眠不安、絕食等情況。首先爸...

又是一個入園季,你家寶寶再不準備就晚了!

又是一年入園季,「入園問題」成為家長們熱議的話題。研究顯示:約88%的寶寶經歷了「入園不適應症」,主要表現為入園時哭鬧、經常生病和胃口變差。可見,「入園問題」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想要打好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