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圖,教你看懂家庭教養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許多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天性和家教共同決定兒童的未來。

然而,儘管天性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家庭教養方式卻是我們每一位家長能夠掌控和把握的。

我們都知道開車需要拿到駕照,但成為父母卻不需要任何培訓,於是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自以為正確的教養方式。

家庭教養方式是指,家庭生活中發生的,以親子關係為中心,撫養者對孩子所進行的教育活動。

那麼 ,你(或你的父母)通常採用的是什麼樣的教養方式呢?這樣的教養方式對不對呢?

首先,我們來做個有趣的小測試。

看看你的家庭教養方式屬於哪類?

如果將父母比喻成某種動物,你認為在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中,父母應擔扮演什麼樣的動物角色?請你在下面選項中選出你認為最符合選項。

老虎 獅子 鴨子 貓咪

Maccoby和Martin教授在1983年根據父母對待孩子的情感態度(接納的高低)和控制程度(命令的高低)這兩個維度,將家庭教養方式分為四種類型:

正確教養方式類型:老虎——權威型

錯誤教養方式類型:獅子——專制型

鴨子——寵溺型

貓咪——冷漠型

(正確)老虎——權威型教養方式(高要求,高反應)

大家讀到這的時候是不是很詫異,老虎——權威型怎麼是正確的教養方式呢?不要誤解,這裡所說的虎是愛子心切的虎,權威型的教養是溫暖的教養。

其實,權威型是家長對孩子的控制程度高,同時對孩子提供支持、對孩子的需要敏感性也高的教養方式。

這類父母會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並謹慎的說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對孩子的行為做出適當的命令或控制,為孩子設立一個自己不能獨立完成但在父母和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夠完成的目標,即有50%成功可能性的行為目標,並給予孩子一定的指導幫助孩子達成目標;同時,他們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足夠的關愛,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勵孩子自我成長。

例如,對孩子學習和玩耍的問題,此類父母會先規定先將作業做好,然後就可以出去玩耍,而且當孩子完成要求後,及時給予反應,實現承諾。

這種教養方式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來自發的父母溫暖和關愛。

在這種「理性、嚴格、民主、耐心和關愛」的教養方式下,能使孩子心情愉悅,幸福感強,從而形成高自尊、高自我控制和高學業成就。

(錯誤)獅子——專制型教養方式(高要求,低反應)

獅子是專制的,這類家長就是典型的「暴君」,一味對孩子提出高要求,卻不理會孩子的感受。

通常這樣的父母會提出很多規則和命令,並期望孩子能夠嚴格遵守。

他們很少向孩子解釋遵從這些規則的必要性,而是依靠懲罰等強制的方法迫使兒童順從,如果孩子有什麼不順他們的意,他們就可能非常粗暴。

而且他們對孩子的需要和要求很不敏感,是絕對「成人中心」的養育方法。

比如,對孩子完成作業問題來說,這類家長就會規定「不完成作業不准睡覺」,然而事實上我們卻不大可能讓孩子整晚寫作業而不睡覺,這種不大可能徹底執行的目標對於我們家長的威信也有所損害。

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身心會受到損害,他們往往會感到不幸福,遇到困難容易產生焦慮退縮等行為,自我調整和適應能力也較差。

(錯誤)鴨子——溺愛型教養方式(低要求,高反應)

鴨子般溺愛型的家長對孩子提出較少的要求,主張孩子自我管理。

對孩子表現出很多的愛與期待,但是很少對孩子提要求和對其行為進行控制。

即使有些家長會對孩子提出要求,但一看孩子的「臉色」,這些家長也會放棄或者改變要求;或者整個家庭對於孩子的要求都是不一致的,當媽媽要求孩子自己收拾房間時,孩子總能找到避風港,「爸爸說收拾房間是媽媽的事情!」,因而對孩子的要求都「形同虛設」。

當孩子不願寫作業而謊稱頭疼時,這一類家長往往不會關心作業問題,而是會做出「頭疼啦,那別寫了,先休息」這種反應。

這種家長往往替孩子包辦一切,而孩子則在「蜜罐兒」里長成了「小皇帝」!這種教養方式下,兒童久而久之會形成叛逆,衝動,缺乏毅力並依賴成人的性格習慣,而且還會缺乏責任感,合作性差,較少會為他人考慮。

(錯誤)貓咪——冷漠型教養方式(低要求,低反應)

想理你就理你的貓型,是冷漠型的教養。

也許很多家長會有疑問:如今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就是我們手心裡的寶,哪裡還會有冷漠型的家長呢?其實,隨著大人的工作越來越忙碌,「貓型」的家長的數量也在與日俱增。

如今有許多家長由於工作的關係將孩子放倒老人家或者乾脆找一個託管班,將管教孩子的責任都推卸給爺爺奶奶和輔導機構,而在面對孩子時又常常抱怨「我們這麼忙,這麼辛苦的掙錢都是為了給你創造更好的條件,你一定要努力學習!」因此,儘管給了孩子豐富的物質條件,但卻基本沒能參與孩子的成長,既缺乏對孩子行為的控制,又缺乏對孩子的關心和指導,甚至於連對孩子的基本的關注和了解都沒有了。

而我們自以為辛苦的為孩子打拚,卻一不小心成為了「冷漠型」的家長,讓孩子產生「爸爸媽媽並不愛我」的感覺。

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小孩攻擊性比較強,在認知、情緒和社會技巧方面會存在缺陷。

有這樣的一句話,「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想讓他成為一幅怎樣的風景,就看父母給他塗上什麼樣的顏色」。

心理學家華生也曾經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 甚至乞丐或強盜。

」這兩句話當然不完全正確,但他們都向我們傳達了一個觀點:後天教育很重要,家庭教養很重要。

掌握了正確的教養方式,就像是做父母拿到了專業的執照一樣。

從此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不再是無證駕駛,而是睿智的領路人!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哈博士兒童教育之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和善而堅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上周在群里與大家分享《和善而堅定,為什麼做起來這麼難?》,課前小調查時發現,因為自己情緒管理沒做好、因為老人、因為孩子屢教不改......導致我們很難做到和善而堅定。您是否也感同身受?您是哪種教...

你知道哪種教養方式對孩子危害最大嗎?

世界上各國的學者們對家庭教養方式做過很多研究,其中最被肯定和接受的是美國心理學家鮑姆瑞德提出的「專斷型、權威型、縱容型、未參與型」四種類型的教養方式。可是哪一種教養方式對孩子最有利,哪一種危害最...

為什麼最好別讓孩子懼怕你?

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說:孩子在家裡得有個怕的人。意思大概是說,如果沒有人管得住孩子,如果不能夠給孩子某個威懾或者顧忌,孩子就會變得無法無天、毫無規矩。所以,家人都會有意識地塑造出這樣一個嚴厲的爸爸或...

您是怎麼養孩子的?可惜孩子不這麼想

1978年,美國的心理學家鮑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維度:即「情感聯繫」和「行為控制」。將這兩個維度作不同組合,就產生了四種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權威型教養方式這是一種高度關注孩子的情感及行...

美國心理教授對孩子性格的研究,家長必知

一個孩子從哇哇落地開始,父母的語言、行為等都是模仿大人,家長的行為習慣、知識的積累及生活中所表現的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孩子最信任的就是家長,在沒有是非觀念的時候,父母的行為都會學習和模仿,也會...

家庭教養的四種方式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個性化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個性之中又存在著很多共性。究竟哪些共性是好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呢?正是通過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行為,才把社會的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