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記事-不受歡迎的小朋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放學後,朵朵媽媽通過微信跟我聯繫,「老師你好,能不能在幼兒園不要讓大寶挨著朵朵坐,朵朵說大寶經常破壞她的東西。
」這已經是從小班到現在第三個家長跟我提出不讓孩子挨著大寶坐了。
為什麼大寶不受小朋友歡迎?不受小朋友歡迎的幼兒都具有哪些特點呢?
自制力較差——自製是意志的重要方面,即在行動過程中抑制干擾性因素,一直保持有效的行為。
有些幼兒自控力比較差,總是會不分場合的叫嚷跑跳。
老師在室內組織活動,他在椅子上根本坐不住,一會站起來,一會趴在桌子上,還會轉頭、摳手摳腳,總要弄出一點不一樣的動靜來。
戶外排隊時也總愛踢踢前面的小朋友,摸摸旁邊小朋友,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道德感較低——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別人的舉止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準而引起的情感。
中班的幼兒就比較明顯地具備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他們可以因為在行動中遵守了教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他們不僅會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還會關心同伴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
而有些幼兒卻對自己的行為不以為然,當受到老師批評時也不能改正自己的行為,反而會和老師產生對峙。
不會分享——分享指幼兒在活動中能與別人共同享用和使用某些物品。
有些不懂分享的幼兒,在遇到自己喜愛的、想要的物品時,總是想方設法獨占,即便是在別人手中的物品也要用暴力搶奪,或者去破壞。
具有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行為指任何形式的有目的的傷害另一生物而為該生物體所不願接受的行為。
包括一些拍、抓、推、咬、踢等動作,也包括侮辱性的語言和破壞性的行為。
有些幼兒會在其他幼兒無意的觸犯了自己一點利益時,就採取攻擊性行為;在自己某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對別人的物品進行爭奪和破壞。
比如畫畫時當一名幼兒的水彩筆更好,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就會去搶奪,搶奪不得就會在對方的繪畫紙上亂塗畫,進行破壞。
作為家長,沒有誰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嫌棄,那如何避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不受歡迎的小朋友呢?
樹立規則意識——家長要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規則意識,明白什麼場合,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作為家長不要總是以「他還是個孩子」這樣的話作為藉口。
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到,孩子小,做什麼事情隨心所欲可以理解,但父母不該不分對錯、不分是非地遷就孩子,而應該給孩子制定一些準則,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約束自己、控制自己。
有些幼兒在超市購物時跑來跑去,大聲喧譁,什麼物品都要好奇摸一摸、捏一捏,這時候家長不應該讓孩子任性胡為。
而最好是在入超市前就告訴孩子需要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尤其是作為家長更要以身作則,遵守超市購物的各種規章制度。
這樣孩子慢慢的會明白,超市有超市的規則,餐廳有餐廳的規則,幼兒園也有幼兒園需要遵守的規則。
增強自制力——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四歲左右幼兒能夠通過有意的自我控制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有時甚至能長達一個小時。
幼兒每一次的自制力情況都受到許多具體條件的影響,但有些具體的策略可以幫助幼兒增加自制力的時間。
例如幼兒在進行自制力訓練時,要減少其他的干擾因素;成人為幼兒提供的活動類型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具有趣味性、操作性強的特點;同伴之間進行比較;成人要為幼兒提出要求、提示、建議、稱讚或責備,有利於幼兒自制力的訓練;幼兒還可以利用一些自我暗示、提示的方法幫助自己抗拒干擾,增強自控力。
學會分享——分享是幼兒從小就會面對的一種情境。
例如家裡的食物,最好全家共享,不要什麼好吃的都先給孩子,大人不舍的吃。
李玫瑾老師在她的教育講座中曾講了一個讓女兒分橘子的故事,一個橘子掰開,給爺爺、奶奶、姑姑、爸爸、媽媽各分一塊,最後自己再享用,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分享和延遲滿足的示範。
當然孩子的分享行為必須要在尊重孩子的物權基礎上,可以跟孩子商量,你的某某東西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嗎?可以分享的可以帶出去玩,不可以分享的就留在家裡玩。
當自己想玩別人的玩具時也要先詢問徵求別人的同意,不可以去搶。
如果孩子早期有了這樣的意識和分享策略,到了幼兒園,幼兒自然懂得如何與小朋友進行分享和共享。
不攻擊孩子——幼兒的攻擊行為很多是一種模仿行為。
他們可能模仿一些動畫人物的動作、模仿身邊較大幼兒的行為,或者模仿父母對待自己的行為。
所以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把幼兒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以尊重的文明的方式對待他們。
其次家長對於幼兒閱讀的讀物、觀看的視頻,以及周圍的玩伴都要有足夠的觀察和判斷,杜絕不良的模仿對象。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那些看過歷時兩分半鐘,內容為成人欺侮及抽打兒童的電影片段的被試,比沒有看過電影的幼兒,更傾向於侵犯別人。
父母的體罰實際成為了兒童侵犯行為的壞榜樣。
沒有哪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成為不被歡迎的小朋友,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需要家長從小培養幼兒具備良好的習慣和教養,這樣幼兒在進入幼兒園後才能夠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寶媽們注意了,孩子的道德感應該這樣培養!
什麼是幼兒的道德感?首先從幼兒的情感發展水平來看,我們幼兒的高級情感開始形成,那麼其中就包括我們的道德感。道德感是幼兒評價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行為標準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它是在掌握道...
當孩子把幼兒園的東西帶回家
最近,班級里好幾位小朋友的家長向我反映了一個同樣的問題:孩子總是將幼兒園的小玩具偷偷帶回家。有的小朋友把帶回去的玩具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有的小朋友把帶回去的玩具偷偷藏了起來,最後被爸爸媽媽發...
兒童道德感的培養的關鍵,初為父母必看
在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在建構區玩遊戲,突然小明站起來跑向老師,「老師,貝貝拿了小花的積木。」得到了老師的回應之後,返回建構區,不一會兒,他又跑過來,「老師,小寶打了貝貝。」幼兒園或日常生活中經常會...
2-3歲幼兒咬人、抓人、打人的現象分析以及採取措施
現象分析:孩子年齡在2—3歲之間,處在一個似懂非懂的時期,經常會有抓、咬、打現象發生,孩子痛苦,家長心疼,老師也心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上講到: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幼兒在生理...
這樣應對「問題」兒童,比你吼100遍都管用!
◆ ◆ ◆ 本文導讀 ◆ ◆ ◆當孩子逐漸適應了幼兒園,各種「頑皮搗蛋」的現象開始逐漸增多,插嘴、搶玩具、扔東西、說髒話……也許幾次大聲制止之後,孩子會乖很多,但時間一久,你發現怎麼說都沒用了。應
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寶寶入園前的必修課
寶寶的行為習慣其實在能聽懂語言的時候就開始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社會規則的適應是後天習得的重要能力之一。如何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做嘗試。 因為幼兒園老師照顧的孩子比較多...
2-3歲幼兒咬人、抓人、打人的現象分析以及採取措施
現象分析:孩子年齡在2—3歲之間,處在一個似懂非懂的時期,經常會有抓、咬、打現象發生,孩子痛苦,家長心疼,老師也心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上講到: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幼兒在生理、...
寶寶初上幼兒園將遇到什麼?這3方面是媽媽一定要知道的
導語:前面我們一起學習過《寶寶上幼兒園之如何說再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遇到的全新的幼兒園。全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新的環境、新的人和新的規則。一、生活環境陌生而新鮮 當寶寶初次踏入幼兒園時,...
孩子總愛打人怎麼辦?
靖靖是一個特別活潑的小女孩兒,剛來到本班的時候,由於孩子年齡小,每位小朋友還有老師對她都照顧有加,可漸漸地隨著孩子的長大,有一些行為也悄悄的出現了…… 今天我組織了一些區域活動,可是在這個愉快的...
父母知道這7個技巧,孩子情商超越90%的同齡人
前不久,俞敏洪在一個家庭教育講座上談到了培養孩子的社交情商,他向大家分享自己教育兒子的方式:要在適當的時間請同學們吃飯,贏得友誼和信任,做人要大方、要捨得花錢在別人身上,同時他還在現場分享了一個...
孩子過生日,可別再往幼兒園送蛋糕了,給自己惹麻煩老師也很討厭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尤其是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幼兒園門口父母送孩子的景象真是異常壯觀,有哭的抱著父母不撒手的,有爺爺奶奶抱著孩子不鬆手的,孩子看著父母走又哭又鬧的,所以難免很多幼兒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