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為什麼喜歡「告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偉一早來到幼兒園後就玩個不停,小宇也很想玩,就一直在旁邊看著,還不時說上一句:「讓我玩一會兒吧,好不好?」可小偉總是說:「不行,我還沒玩好呢!」小宇沒辦法,跑來告狀說:「老師,他都玩了那麼長時間,還不讓我玩!」老師摸摸他的頭說:「你們自己商量一下吧,要不你先選一樣別的玩具吧!」
午飯時,孩子們都吃得津津有味,教室里只有吃飯的聲音。
這時貝貝指著陽陽大聲說:「老師,陽陽把青菜扔了一桌子!」這一聲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目光。
「是呀,陽陽把青菜都扔了!」「老師說過要珍惜糧食的。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顯得很激動。
老師看到陽陽面前一片的青菜和一群唧唧喳喳不再吃飯的孩子,有點著急。
「好了,陽陽以後不要再扔青菜了。
小朋友都不要再說話了,快吃飯吧。
」孩子們把目光從陽陽身上移開,悶頭吃飯,不再說話。
幼兒的告狀行為遍布於幼兒園的角角落落、時時刻刻,是幼兒日常活動中最常見的行為之一。
其實,幼兒都愛告狀,這是由於年齡的關係,兒童的道德認識還處在一個非常幼稚的階段,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識也比較貧乏。
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對於是非、好壞與善惡的理解,帶有明顯的直觀、具體和膚淺的特點。
什麼是好?和我一塊兒玩,給我小人書看就是好;小皮球借給別人而沒借給我,就是壞……孩子就是這樣根據個別的現象,具體的小事,直接的利害來看待好壞、判斷是非的,他們不可能像大人那樣從本質上去理解道德的含義。
道德感是人在根據一定的道德標準評價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舉止、思想意圖時所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
如果認為他人或自己的行為舉止、思想意圖符合道德標準,就會產生滿意、肯定的體驗,如愛慕、敬佩、讚賞、熱愛、欣慰、榮譽等;如與道德標準不相符合時,就會產生消極、否定的體驗,如羞愧、憎恨、厭惡、憤恨等。
由此可見,道德感的產生與道德認識緊密聯繫,只有在根據個體已具有的種種道德觀念、道德信念對事物進行道德判斷的過程中才有可能產生道德感。
道德感的內容是複雜多樣的,如有自尊心、榮耀感、義務感、責任感、同志感、友誼感、人道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等。
1歲的嬰兒已經產生了一種對人的最簡單的同情感。
嬰兒看到別的孩子哭,他也會跟著哭;看到別的孩子笑,他也會跟著笑。
心理學上把它稱為「情感共鳴」,這是高級情感產生的基礎。
2~3歲的兒童已產生了簡單的道德感。
在成人的教育下,2~3歲的兒童已出現了最初的愛與憎。
他們看到小人書上的大灰狼會用拳頭去打它,用手指去戳破它;看到小朋友跌倒了會叫老師來扶他。
他們願意把玩具讓給別的小朋友玩,把食物分給成人和別的小朋友吃。
這時的兒童雖然還不了解為什麼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應該做,但是成人的評價與情緒表現已使他產生了相應的情感。
成人責備他,他就會不高興;成人表揚他,他就會很高興。
小學生的道德感從內容上來說已大大超過幼兒。
他們已經有了集體感、榮譽感、自尊感、責任感、愛國主義感。
他們已能區別一些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不過這種區分還十分粗淺,相當絕對,不是好便是壞,不是正確便是錯誤。
他們的道德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帶有直接的、經驗的性質。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道德感的體驗也是不同的,所以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採用不同的方式來培養他的道德感。
3~4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道德感體驗不深,他們的道德判斷容易受到成人的暗示,只要大人說是好的,或他自己覺得有興趣的,就認為是好的。
反之,則是壞的。
同時,他們判斷某件事情,只憑結果,而不注意行為的動機。
如:一個3歲的孩子,媽媽告訴他「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時,他會點點頭,但當他和小朋友搶玩具時,他不會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對。
4歲的孩子看到有個小朋友幫著班裡修玩具,卻把玩具修壞了,他會認為這個小朋友不好。
父母對策:以身作則,用自己良好的行為規範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培養孩子遵守良好的道德規範。
4~5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掌握了生活中的一些道德標準,而且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的關注,同時,他也開始關心其他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
如:一個5歲的孩子想玩小夥伴的玩具,他友好地和小夥伴商量,父母表揚他懂禮貌,他就會非常高興。
以後,他也會用這種商量的方式來處理類似的事情。
如果遇上別的孩子搶玩具時,他會出於「正義感」而向家長或老師「告狀」。
父母對策:要多表揚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表揚是一種良性的強化刺激,孩子會因為遵守道德規範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5~6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道德感的發展開始趨向複雜和穩定,對好、壞、對、錯,他們已經有了比較穩定的認識。
同時,他們開始注重某個行為的動機、意圖,而不單從結果來進行判斷。
如:6歲的孩子看到有個小朋友幫著班裡修玩具,雖然把玩具修壞了,他還是認為這個小朋友並沒有做錯,修玩具是出於好心,這個小朋友和其他弄壞玩具的小朋友是不一樣的。
父母對策:此時,孩子的道德標準基本上開始穩定,如果他對某些事物有不同的看法,父母最好用講道理的方法來說服他。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能理解父母對事物前前後後關係的分析,他會體諒父母的用心。
不同年齡的孩子,使用不同的培養道德感的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兒童道德感的培養的關鍵,初為父母必看
在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在建構區玩遊戲,突然小明站起來跑向老師,「老師,貝貝拿了小花的積木。」得到了老師的回應之後,返回建構區,不一會兒,他又跑過來,「老師,小寶打了貝貝。」幼兒園或日常生活中經常會...
寶媽們注意了,孩子的道德感應該這樣培養!
什麼是幼兒的道德感?首先從幼兒的情感發展水平來看,我們幼兒的高級情感開始形成,那麼其中就包括我們的道德感。道德感是幼兒評價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行為標準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它是在掌握道...
五個特徵說明孩子被寵壞了,請立即用這七條道德情商讓寶寶幸福
可是有爸媽會說了,好多偉人小時候也可淘氣了,讓他自由發展說不定以後是馬雲二代呢。這話無言以對,賈伯斯的養父母對他也是百依百順的,也不影響他茁壯成長啊。那什麼孩子叫「被寵壞」,什麼叫「聰明」呢?給...
很重要!當娃偷東西,父母第一時間要認清的一種細節
認清細節,將決定教育的對錯。最近有媽媽跟我說了這樣的一件事:某一天,她3歲多的兒子從幼兒園回家,她發現孩子從兜里掏出了一個陌生的手機!她緊張地問「手機哪來的?」兒子說「老師送給我的!」她一聽更慌...
都知道小朋友愛告狀,想過原因嗎?
「老師,文文把湯灑到我衣服上了。」「西西打我。」「他不讓我玩小汽車。」幼兒園裡每天像這樣的告狀不計其數,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小告狀精」們呢?愛告狀是孩子的年齡特徵決定的。他們為什麼愛告狀?告狀的...
孩子為什麼「愛告狀」?家長和老師都要知道的真相
周末去探望表妹,進門沒多久,一場小爭鬧就發生了。表妹4歲的女兒跑到跟前說:「媽媽,哥哥又在偷玩手機遊戲!還偷吃了餅乾!」 氣憤的哥哥從房間裡衝出來了,大叫:「我根本沒玩手機,因為我沒有給她吃餅乾...
【轉給父母】孩子愛告狀,背後的動機你知道嗎?
文:悅琪可兒自從上了幼兒園,在家裡只要有人不順她的意,立馬眉頭一皺,手掐腰,指著別人說:「哼!我要告訴老師,你........」。和老師交流,老師說可兒在學校里同樣愛「告狀」。「老師,***又站...
21條育兒經,成功塑造孩子積極向上的品格
小閒肉好文推薦閒肉君:蔡氏教育法21招,根據孩子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一起跟著蔡博士來學習吧!1. 環境教育法:塑造孩子的最好方法與其用嘴巴羅羅嗦嗦地教,不如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所...
教育幼兒不求立即見效
自由活動時,丁丁先搶到班裡唯一的鎧甲勇士玩具,高興地玩起來。過了一會兒,陽陽走過來,讓丁丁把玩具給他玩一下,丁丁說:「我還沒有玩夠呢。」陽陽於是到李老師那裡告狀:「老師,丁丁不讓我玩玩具。」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