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為了孩子就該「得罪」親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有件事最近在朋友圈傳得火熱:親戚帶著小孩來家裡玩,看上了對兒子有特殊意義的小海馬,臨走時想直接拿走。

這位親戚吧,估計也是覺著我孩子拿你東西是瞧得起你,礙著面子你還能攔我不成?

沒想到,做媽媽的太耿直。

為了保護兒子的童心與感受,她沒有強迫兒子「分享」,而是轉而答應親戚家的孩子,回頭買一個一模一樣的送給他。

誰知道這種行為讓親戚感覺自己的顏面受損,放話說:「這年頭,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和這位媽媽撕破臉皮,從此不再往來。

很多人看到這兒大約會想問問她,為玩具少一門親戚,值嗎?當

然值!這種三觀走歪、天上地下我兒子最大的熊家長,看到一個就想拉黑一個!小編的好多朋友轉發了這個事,當媽的說,我也該有這樣的魄力;沒當媽的,抽抽搭搭地羨慕:童年失去的那個小兔子/布娃娃/手辦成了永遠的隱痛。


2.

微博上曾經有過一個很著名的帖子,問父母曾做過什麼讓你傷心了很久的事。

很多人講到了童年時遇到的那些一言不合就搶東西的親戚家孩子,若是自己不肯,爸爸媽媽還會出言斥責,強迫自己效仿「孔融讓梨」的故事,扣上「怎麼教你的,分享不懂嗎」「是不是我親生的?怎麼這麼小氣!」這樣的大帽子,再引申到「學習上倒是不用心,心思都用在這些地方了」……最後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忍痛割愛,真真是苦煞人也。

「那事兒大概20年前,可是我還是記得,我媽把我的寶貝珠子送人了。

然後不道歉、不哄我,還罵我,說我小心眼。

「我現在都30多了我兒子都上幼兒園了,現在想起這事(媽媽私自將孩子攢錢一個多月買的溜溜球送人)心裡都堵得慌。

我現在只能要求自己,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都盡我可能地對我兒子足夠尊重,儘可能跟他平等相處……」

這些敘述者好多早已財務自由、人生獨立,但失去的物質可以找補,那失落的意義呢?那個帖子下評論里嶄新的詞句,也不知道是在記憶中翻滾過多少遍,如此滾燙熱辣,寫出來仍能感受到孩童時代的不甘與委屈。

有人會說,不過一個玩具而已,有什麼了不得的?恭喜你,那些強迫孩子分享的家長也是這麼想的。

說白了,比起不願「分享」的孩子,其實讓這些家長更為光火的是,在親戚面前的面子擱不住,父母的威儀不存,或者說拿個不值錢的小玩意兒,做個順水人情多好,這小崽子怎麼就不懂呢?

他們從來沒嘗試著走進孩子的世界,也就不知道成人眼裡的舊毛絨玩具,也許就是伴著她夜夜入眠的天使;那些短腿的錫兵,也許是他心愛的那個舞蹈家的心上人;航模花了他幾天才拼起來,父母一句話隨口送人,星辰大海的征途就此擱淺……

如果為人父母不曾好好低下身段,看一看孩子的世界,那麼他們也將失去親近他內心的機會。


3.

小編也遇到過一回熊孩子討要東西。

父母在家做東,來了親戚,其中有個小孩,看上了我收藏的芭比娃娃。

真的是收·藏!買回來,盒子都不捨得拆的那種。

這時候,我特別服氣我媽媽的做法。

她把我房間門鎖上後,告訴那個小孩,姐姐的房間不可以隨便進;娃娃是姐姐的,除了她誰都沒有處理或是送人的權利;你想要,阿姨可以給你買。

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我已經在念大學,但確實,那些娃娃對我來說,就是童年曾經來過的痕跡,憑藉著她們,我可以憶起太多存放在犄角疙瘩的事情。

媽媽沒有想當然的認為,這些玩具對於長大的我已經不重要了,而是給予了最大的尊重。

講真,遇到真正喜歡芭比的孩子,我很樂意將多年的收藏贈與。

之所以激賞媽媽的行為,是因為當「物權」、「尊重」、「分享」、「面子」糅雜在一件事情時,她能分清其中的區別

4.

很多家長在遇到這件事的時候,總會責怪孩子「不懂分享」。

但其實,不願意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玩具,才是不懂分享。

讓熊孩子隨便拿走孩子的心愛之物,對方的孩子得到驕縱會變本加厲,自家的孩子因強迫而變得敏感、懦弱、沒有安全感。

這些,和分享一毛錢關係也沒有,只與家長的「不懂尊重」有關。

知乎上有個譬喻,一下子就能明白:親戚想要你心愛的化妝品包包衣服,你會給她嗎?肯定也會和孩子面對心愛的玩具一般,戀戀不捨、幾經思慮。

這樣換位思考以後,你還會覺得孩子是無理取鬧嗎?

前陣子熱播的《小別離》里的爺爺曾念過一首紀伯倫的詩:「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非屬於你。

我們都太容易把孩子當做附屬,動輒用命令的語氣,將孩子合理的需求當做任性驕縱,認為「這麼小的人,懂什麼?」

但其實,成人有的七情六慾,孩子也有,成人有的物權意識,孩子也有。

尊重孩子,就是將他當做另一個生命平等地看待,用商量的口吻詢問他對於事物的看法,用循循善誘的態度教導他、引導他善惡對錯的分別,但是,人生始終是他自己的,做父母的不能代替他走任何一步,哪怕只是送出一個玩具。

所以有的時候,不妨對親戚「小氣」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萬別讓「孔融讓梨」誤導了孩子!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把各種友好往來都看的無比神聖。國之如此,家亦然。我們從小被「孔融讓梨」的故事深深地植入大腦,到現在也一直被長輩津津樂道,一代代的傳教給子孫。「孔融讓梨」或許是真正意義上的分享,...

所有的爸媽都應該尊重孩子的「不分享」

有一首美國兒歌《幼兒所有權法則》特別有趣: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如果東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如果能從你手中奪過來,那東西就是我的;那東西我剛拿過來,就是我的;如果東西是我的,不管怎樣它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