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 ! 不慌張巧應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你的孩子在2歲左右,忽然有一陣你發現孩子做事情不再隨隨便便,而是開始講求秩序,例如自己的東西不讓別人碰,媽媽用的東西爸爸不能用,爸爸的座位別人不能坐等等,恭喜你,你的寶貝已經進入「秩序敏感期」。

01

什麼是秩序敏感期?

小孩子有秩序敏感期,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一般來講,處於敏感期的孩子在建構內在秩序的同時,對外在的秩序會有以下要求:場所、位置、空間、時間、順序、所有物、約定、習慣。

孩子對於秩序的完美,有著一種近乎頑固的追求。

家長一定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因為孩子出現了一些要求就會認為孩子是無理要求,一定要通過正確的途徑化解。

專家分析,兒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現螺旋式上升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了秩序的破壞而哭鬧,秩序一旦恢復就會安靜下來;第二,為了維護秩序而說「不」,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第三,為了維護秩序而執拗,一切要重新來。

下面是小編在網上搜集的關於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一些常見表現,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1、門鈴聲響起,孩子非要自己去開門,如果其他家人先行一步打開了門,那麼孩子非要客人出去、關上門,然後重新再按一次鈴、重新開一次門。

2、睡覺,爸爸睡左邊,媽媽睡右邊,忽然哪天爸爸媽媽換了個位置,孩子非要對調回來。

3、媽媽回到家,換上家裡穿的睡衣和拖鞋,如果哪天忘記了,或者沒來得及換,孩子非拉著媽媽完成這一個步驟,才能做其他事情。

4、剝桔子時,孩子要自己剝開桔子皮,如果大人幫忙把皮兒剝開,孩子就會憤怒地扔掉這個桔子,要求重拿一個桔子,自己再剝一次。

5、上樓梯時,不能大人先上,孩子必須走在前面,如果大人先上了,必須退回去,重來一遍。

6、外出時,孩子必須要自己按電梯,如果別人提前按了,孩子就不干,非得重來一遍。

7、鞋櫃里鞋子的擺放,必須嚴格遵守秩序,比如寶寶的在第一層、媽媽的在第二層、爸爸的在第三層,假如不小心放錯了,秩序被打亂,那麼,孩子會重新按照秩序放整齊。

8、從哪兒拿的東西,必須放回哪裡去。

孩子能夠非常敏銳地發現什麼東西放錯了位置,並且儘快物歸原位。

9、家裡的每一樣東西,都有所屬人,即「**是誰的」,其他人不能亂動,彼此也不能隨意交換,孩子自己的東西別人也不能動。

10、摺紙時,兩條邊必須對齊,如果做不到,就把這張紙扔了,再來一張,反覆。

2

如何應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所以,家長朋友們不需要慌張,相反,應對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和耐心哦。

1 不要制止或打罵孩子

只要不是什麼特別過分的要求,家長儘量不要制止,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

家長朋友們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也許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提出的一些「高標準嚴要求」會讓你抓狂,但重要的是切不可理解成孩子是故意的,能滿足就滿足,你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對孩子內心秩序感知的一個幫助。

2 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小孩子的要求,家長應該儘量滿足,因為小孩子在這個時期正是鍛鍊自己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做事情,總比以後幫孩子做事情要重要,現在滿足他,以後會省心很多。

3 接納孩子的偏執

如果孩子進入到秩序敏感期,可能會出現偏執的過程,這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比如哭鬧等,家長不要著急,幫助孩子理清他們的想法,讓孩子度過敏感時期。

4 逐步培養好習慣提高孩子處事靈活性。

小孩子在敏感期裡面,也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時候孩子的秩序感特彆強,那麼,家長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強化對一些習慣的堅持。

也可以慢慢教會孩子變通做事情,提高靈活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已經不是寶寶要的球了

兒子問我小橄欖球在哪,我說在桌子上了,小人兒走過來拿的同時,我正把球拿起來想遞給他。結果兒子卻不領情,一下子憤怒了,把球扔在地上,哭著說「我拿嗎我拿嗎」。我假裝好脾氣,把球撿起來放好,說「那大...

分分鐘氣哭你的熊孩子?為啥會這樣?

小米現在正在經歷一段特別特別固執的時期,比如:上樓梯時大人不能先上,否則必須退回來;有客人來家裡,聽到門鈴聲必須是孩子來開門,如果大人開了,他會哭著要求客人出去,重新再開一次;............

孩子在公眾場合哭鬧,教你四招搞定

做父母的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在外面購物時,孩子想要一個東西,你沒有滿足他,他就大哭大鬧,面對大家的注視,你很尷尬....這時怎麼辦呢?其實,孩子正在用特有的方式,表達內心的不滿。

孩子任性,都是家長獎勵的結果

經常遇到這樣的場景:大人帶著孩子逛市場,孩子看中了某樣東西要買,大人不同意,孩子便又鬧又器;大人一開始好言相哄,即而便以打罵威脅,孩子卻不吃這一套,繼續哭鬧;不得已,最後大人妥協,孩子抱著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