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打罵更厲害的是,父母的冷暴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兩天快氣死我了,我都好幾天不理她了"
"我不打她,也不罵她,我就晾著她,讓她好好反省反省"
聽到這話,我扭頭看了看說話的人。
幾個等著接孩子的家長,正在熱火朝天的討論馭兒大法。
說這話的是一位30多歲的年輕媽媽。
而這位媽媽的話,讓我的心頭掠過一陣寒意。
01
我有一個發小,我們兩家是鄰居。
小時候我特別羨慕她,她爸爸是我們村裡唯一的一個大學生,後來分配到城裡工作。
漂亮的衣服,各種文具,還有手裡花不完的零花錢……真是讓人羨慕的不行不行的,恨不得跟她換換爹。
即使是長大後,我總是有意無意的,表現出我的羨慕嫉妒恨。
直到有一次,她告訴我說:"我爸又不理我了,估計這次又得一陣子"
我很吃驚,問:"為什麼?"
她平靜的聲音,帶著淒涼的味道:"從小就這樣,只要我一犯錯,就跟我冷戰"
發小說,他父親認為自己是個有文化的人,打人罵人很不文明,所以從小到大都沒打過她一下。
但他用一種,自認為有教養的方式教育孩子:"冷戰。
"
發小說,她記得最長的一次長達半年。
上初中的時候,班裡同學流行集郵,她也跟風。
有一次,她花了一百多塊錢,買了一套郵票。
那時候的一百元,對於當時的我們,真是不小的一筆錢了。
爸爸認為她不懂得節儉,非常生氣。
於是在之後長達半年的時間裡,一直對她冷著個臉,對她不理不睬、不管不問,更不給她零花錢。
直到半年後,他父親認為,懲罰的差不多了,才結束這場冷戰。
發小說,現在想起來心裡還很難受。
她說,被忽視,被疏遠和漠不關心,比打你罵你還要難受。
02
有的家長說,他犯了錯,我不打他不罵他,給他時間讓他好好反思自己,哪裡不對了。
那是因為你忘了,家長和孩子是不對等的,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是孩子可以選擇的,他只有被動接受。
你不和他交流,不問他原因,就給他定了罪,並通過冷落、忽視和不關心,讓孩子認錯。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的愛,而父母的冷漠和忽視,對孩子來說,是用行動告訴他,爸爸媽媽不愛他。
而這是對孩子更大的傷害。
在西方,有個比較有名的教子方法,叫"Time-Out"。
就是讓孩子在一個去房間靜一靜,或者讓他面對著牆壁好好反省一下。
我們很多的媽媽,也非常推崇這種做法。
北京衛視《媽媽聽說我》這個欄目,曾播出過這樣一位媽媽,她處罰孩子的方式就是把孩子關在衛生間。
這位媽媽說,最久的一次,她把孩子在衛生間裡關了半天。
在鏡頭裡,我們聽不到孩子的聲音,看不到孩子的表情。
孩子或蹲在角落裡,或起來一遍遍的敲門……
我們看不到孩子的反省,更多感受到的是,孩子的恐懼、害怕和屈服。
採訪中,在鏡頭前,孩子留著眼淚,對媽媽說:"你可以處罰我,但別把我關衛生間好嗎?"
媽媽不理孩子,本意是讓孩子自己,好好反思反思自己的錯誤,可結果給孩子帶來了,更大的傷害。
本意是"冷處理",可落到孩子身上確是"冷暴力。
"
是方式不對嗎?
你也許沒有意識到,你所謂教育方式,只不過是你處理問題的方式。
03
冷暴力是什麼,冷暴力意味著切斷一切聯繫,拒絕溝通。
冷暴力,是讓孩子自己反省,然後主動屈服。
冷暴力,是絕對的"我正確你錯誤"。
而好的教育是什麼,好的教育有溝通,有交流,有尊重,有愛,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改正錯誤,而不是發泄父母的情緒。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他的許多作品我們都很熟悉,裡面充滿了辛辣的諷刺和無情的嘲諷。
似乎他也是個尖銳而冷漠的人。
但我們不熟悉的是,在生活中,他是一位嚴厲又慈祥的父親。
馬克·吐溫有3個女兒,有一次,馬克·吐溫夫婦想帶孩子們去農莊度假。
一家人坐著馬車,顫悠悠的向郊外駛去,一路飽覽著美麗的風景,是女兒們嚮往已久的事情。
可就在出發前,不知是什麼原因,大女兒蘇西動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得哇哇大哭。
事後,蘇西向媽媽承認了錯誤。
但按照馬克·吐溫的家規,蘇西必須受到懲罰。
懲罰方式要女兒自己提出來,母親同意後,就可以實施。
猶豫了好半天,蘇西提出了,自己最不情願接受的懲罰——不坐乾草車旅行。
她對母親說:"今天我不坐乾草車了,它會讓我永遠記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錯誤。
"
在整個過程中,蘇西認錯,接受懲罰,都是發自內心的,她沒有因為受到懲罰,而感到受傷害。
也沒有覺得,爸爸媽媽不再愛她了。
也就是這樣,懲罰才達到了應有的目的。
04
孩子的犯錯,就要進行管教,就要有懲有戒。
只有懲戒,才會讓孩子,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不能做;
只有懲戒,才能讓孩子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如何更好的去適應和面對社會。
而管教的方法有很多種,但不論用哪種方法,你都要孩子感受的你對他的尊重,你對他的愛。
你要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消減。
在懲戒孩子時,需要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父母的愛,懲罰孩子不要以拿走對他的愛相威脅,懲罰不要以"為他好"的名義傷害他。
不少父母在懲罰孩子時,挖苦、責罵、或冷漠以對、拒絕孩子靠近,這些懲罰方式,是父母用"傷害孩子的身心為手段"讓孩子記住教訓。
這樣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傷害。
懲罰目的是,減少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不是發泄父母的情緒。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夾雜著自己的情緒,甚至更多的時候,就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
很多爸爸媽媽說,我也知道不該對他發脾氣,可就是管不住。
做父母,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父母需要完成的第一步。
如果你在懲罰孩子的同時,對孩子亂發脾氣,請冷靜下來後,跟孩子好好溝通,跟孩子道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的接納,因為犯錯而得到的懲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孩子的規則,也是自己的行為準則。
要求孩子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的。
這樣孩子才會從心底里,尊敬你,認可你,在犯錯後,才能很好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會心甘情願的接受懲罰。
如果長家自己遊走於自己設定的規則之外,又怎麼奢求孩子去遵守呢。
讓孩子因為害怕,一時的屈服,只會讓事情走向反面。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平等的對待孩子。
"蹲下來跟孩子說話",不僅僅是目光的平視,更是心靈的平視,人與人之間的平視。
不要因為是父母,就武斷的妄下結論。
當孩子犯錯時,不要拒絕溝通,不要冷漠對待。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相信孩子也是相信自己。
即使是犯錯後,也相信孩子有擔當,犯錯接受懲罰,承擔行為的後果,是一種擔當。
不論什麼時候,都要告訴他,爸爸媽媽愛她。
這樣懲罰孩子你同意嗎 你知道這樣懲罰孩子有多愚蠢啊本文教給你幾個方法
教育,到底包不包括懲?罰?或則,懲?罰?是否應該是教育的一部分?因為沒有一位孩子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懲罰過犯錯的孩子。只不過這種懲罰的程度不同而已。
養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一場終身修行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做到善待孩子——既對孩子不吼不罵,又能教育到孩子呢?當然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總結了以下四大做法:第一,多自省,善總結。養育孩子是一場修行,需要為人父母懂
一個案例教你如何「懲罰」孩子,強烈推薦
我們常有疑問:孩子犯錯了,我們該如何懲罰?所以,我今天就以最常見的事情舉例子,具體聊一聊,如果孩子犯錯,父母該怎麼辦。讀完此文,也許你會發現:孩子變成什麼樣子,全在父母展示給孩子什麼樣子。如果我...
作家馬克吐溫的育兒經驗-對孩子適當懲罰,你看了嗎?
馬克·吐溫對孩子的教育就像他寫的小說一樣,充滿了幽默、輕鬆的情趣,馬克·吐溫從來不擺出一副做長輩的架子,從不嚴厲訓斥女兒,父母和女兒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關係,家庭中總洋溢著和...
這五種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大部分家長都忽略了
很多家長應該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對於孩子的調皮和無端哭鬧會選擇漠視,經常是不用管他,讓他哭個夠,哭累了就好了。這種辦法看似好像挺管用,挺有道理的,但其實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是很殘忍的,是屬於家庭冷暴...
為人父母到底該不該打罵孩子?
中國自古對孩子的教育就信奉「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類似的老說法還有 「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老子打兒子不犯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樹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子不教,父...
父母只是一味的溺愛孩子,卻忽視了這些教育方法!
曾有一則微信《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被許多家長轉發。微信中寫道:電視節目中播出一對母子的故事。媽媽含辛茹苦地養大兒子,兒子卻嬌生慣養,總是抱怨工作太累。工作兩年後,...
舉起「愛的棍棒」,留下兩代人的痛
舉起「愛的棍棒」,留下兩代人的痛網絡上好幾起「虎爸懲戒孩子」的新聞讓人感觸很深,因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脫光了在街頭罰站。這種「孩子一旦犯了錯,就要以懲戒警示」的教育方式,在大眾中有人認同,也有人質疑。
熊孩子犯錯,家長咋懲罰?專家給出9條建議
俗話說,娃兒是自己家的,想怎麼教育就怎麼教育。如果熊孩子犯了錯,你是起手一巴掌還是怒目圓瞪,亦或是找個適當的方式懲罰一下呢?尷尬:兩個孩子打鬧 一個挨了耳光一個挨了訓清明節小長假,沙坪壩一小區的...
家長注意了,對孩子不能這樣實施懲罰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家的孩子難免都會犯一些錯誤,不管是大錯誤還是小錯誤,或多或少都會有吧。孩子在成長,犯錯誤那是在所難免。當孩子犯錯了,教育孩子是必要的。那咱們應該如何「懲罰」孩子呢?當然懲罰...
幼升小的秘密19:你若不懲罰孩子,未來社會加倍懲罰他,你怎麼選
家教智慧今天的幼升小專欄要更深入的聊一個話題,關於懲罰。這很可能也是許多年輕的爸媽感到矛盾的難點:面對犯錯的孩子,究竟要不要懲罰?懲罰的原則是什麼?又該如何懲罰?先敘述一個場景:到一個朋友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