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暴踢虐童教師:「你們就是欠揍!」讓孩子說出糟糕經歷,不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有網友爆料,北京某知名幼兒園現老師惡性虐童事件,三名涉事教師兩名無從業資格證,最小的涉事老師僅17歲……

孩子家長在得知孩子被打後,去學校調取了監控錄像,發現老師有摔孩子和踢孩子的現象,並且被打的孩子不止一個,班上還有十多個。

一排孩子正在休息,一名老師抓著小孩胳膊提起後猛地放下,小孩後仰躺在床鋪上

在老師的「踢」醒下,幾個孩子趕緊都站了起來

家長們義憤填膺,個別家長到學校將虐待孩子的老師暴打一頓,並報警

此教育機構官方微博回復稱,已對該園園長停職處理,安排優秀老師及管理團隊入駐,機構已成立應急小組配合相關部門徹查此事。

這次幼兒園事件中的孩子長期受虐,卻大多不敢說出事實真相,最終還是細心的家長發現了蛛絲馬跡。

孩子在幼兒園被打後,真的都不敢告訴家長嗎?

@團團媽媽

寶寶上小班,原先挺喜歡去幼兒園的,去幼兒園就沒有哭過。

但是回家從不主動說起幼兒園的事情,問他也是問三句答一句的樣子,不過還能堅持去。

昨天回來,奶奶接他的時候,他卻說,我明天不要來幼兒園了,不開心,他們都不和我玩。

晚上問他,今天有什麼開心的或者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和我分享嗎,他都說我忘記了。

@愛美麗的小啾啾

我家才上幼兒園兩個月,平時回家問什麼也是不說,偶爾自己會蹦一點兒,我朋友講她家孩子小班的時候回家也不說。

好在女兒幼兒園視頻公開,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手機上看。

@小海媽媽

娃一開始上幼兒園時,不願意說幼兒園的事,越問越不肯說。

後來我們就關了燈躺床上以後,玩幼兒園的遊戲,他假扮老師。

這時候他就會不自覺得帶出很多事情,現在通過每晚的這些遊戲,我能了解很多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以及老師和其它小朋友的,特別有意思。

如果是簡單的問,孩子會抗拒,越問越不說。

在各種媽媽論壇上,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樣類似的問題。

所以,如何在家庭中進行親子溝通,如何做孩子才肯說出幼兒園的那些事兒,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是我們家長應該學習的。

總的原則是:回歸到理性,在和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親子關係時,及時到位地溝通,耐心細緻地觀察孩子,及早發現問題,這才是我們當下能為孩子做的。

讓孩子說出在幼兒園被老師欺負的經歷,這樣交流能有用

  • 誤區一:想問就問,不分場合和時機

建議:挑好時機,儘量不在孩子專注玩耍時問

孩子正玩得起勁兒的時候不要突然打斷問問題,孩子鬧情緒的時候也很難正常交流,這些都不是能得到想要答案的最好時機。

可以在跟孩子等車、在小區坐著看風景、睡覺前的空閒時間進行閒聊,這樣孩子心情比較放鬆,也願意去回答問題。

  • 誤區二:問的問題太寬泛,孩子沒法回答

建議:問小,不問大;問具體,不問抽象

很多父母在問孩子問題時,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問的太寬泛。

尤其是我們很多年齡還比較小的孩子,抽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男孩比女孩的語言能力可能更弱一些,所以針對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孩子,我們聊天和提問的技巧不同。

總地來說,問問題要具象、要放在特定場景里問,而不是拋出一個很抽象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描述。

很多父母愛問下面的問題:

「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啊?」

「你今天有沒有很乖?」

「你在家聽話不聽話?」

通常孩子一臉迷茫地回答:沒做什麼/乖/聽話……

然後,話題就進行不下去了。

孩子的思維能力還無法理解抽象事物。

所以,想與孩子對話,要避免問太寬泛的問題。

不妨從具體的小細節問起:

「你在學校上了什麼課?課上都學了什麼有意思的東西呀?」

「你有幾個好朋友呀,他們都叫什麼名字呀?」

「你今天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呢?」……

  • 誤區三:把質問當聊天

建議:問感受,不問結果

有些父母比較嚴厲,或者自己比較忙,他們跟孩子說的話往往是這樣的:

「功課寫完了沒?」

「琴練了嗎?」

「這回考試考了多少分?」

除此就沒別的柔軟些的話可說了。

這樣的溝通會讓孩子有被審問、被懷疑的感覺,長期以往,孩子的心扉很難再向父母敞開。

父母們不如換種問法:

「功課還順利嗎?我看你似乎剛才有些煩呢?」

「你覺得哪些課程比較有意思?」

「你最喜歡彈哪一首曲子?我很想聽一聽呢!」

這樣的問話方式更關注孩子個人的感受、喜好,大人是以蹲下來的姿勢進行傾聽的。

孩子會覺得:我是被看見的、被理解的、被愛著的。

  • 誤區四:總是以「你」做問題的主語,只關注孩子個人情況

建議:問問孩子身邊的別人,減少孩子的牴觸和防禦

很多父母常常擔心孩子在學校里犯錯誤、搗蛋,就會直接問:你今天在學校有沒有搗亂?你今天沒跟小朋友打架吧?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採取迂迴戰術。

想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就問問別人家孩子,比如下面這樣的對話:

媽媽:「你們班上今天哪個小朋友被批評了呀?」

孩子:「XXX被批評了。

媽媽:「哦?那他做了些什麼事被批評了呀?」

孩子:「他上課說小話了,說了好幾次。

媽媽:「哦,那老師肯定得要很嚴肅地懲罰他吧?」

孩子:「嗯!老師讓他罰站了!」

媽媽:「那老師有沒有這樣懲罰過你呀?」

孩子:「沒有,我不會說小話的。

老師表揚我了呢!」

如此,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大體表現,學校里的老師如何授課,上課的一些具體情況等。

當然,還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去問誰被表揚了,誰吃飯好,誰愛打架等等。

這樣的溝通,也能夠幫父母看見孩子在群體中的位置、對同學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評價,從而去把握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是如何行為處事的。

  • 誤區五:問題帶有很強的目的導向,導致得不到真正的答案

建議: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是很好的方法

有的父母在問孩子有沒有被老師打,或者有沒有被同學欺負時,總會這樣問:

「今天我接你的時候,你們老師對我有點冷淡,是不是你在幼兒園不乖了?」

「你在班裡人緣好嗎?我怎麼看你總跟XXX玩,而不跟XXX玩?」

這些問題都會讓孩子回答起來很困難,並帶有很多不好的引導性。

如果家長想得到孩子真實的回答,可以通過遊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扮演老師,父母扮演孩子和小夥伴。

父母可以故意表現一些不安分的舉動,比如上課時在「教室」走來走去,和小夥伴爭吵等,看看孩子會怎麼處理。

因為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角色扮演又給了孩子一個特定的場景,孩子這個「老師」的做法可以反映出幼兒園老師的一些行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接孩子離園的教育契機,老師可以貼在家園欄

今天距離開學已經有幾天了,不知道您家寶貝對於幼兒園生活適應的怎麼樣了,之前與大家分享過一些心得,如,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家長可以對孩子說的話,以減輕孩子的入園焦慮。其實,接孩子離園也是有學問的,...

18個問題摸清孩子在學校的一切

作者簡介:Frieda 心理諮詢師,主要研究方向 :心理理論與精神分析孩子今年3歲,剛剛上幼兒園,每天早上送她都是大哭大鬧,讓人非常揪心。有些過來人安慰我,她們孩子一開始也這樣,慢慢的就好了。我...

孩子幼兒園放學後,你看到孩子會問些什麼呢?

孩子幼兒園放學後,你看到孩子會問些什麼呢?很多家長尤其是祖輩外祖輩往往更關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什麼了,玩什麼了」,當然這些是需要關心,但不是最主要的,那麼到底除了這些之外還該問什麼才合理呢?每天接...

怎樣和孩子溝通,溝通才有效果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親子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越大,親子溝通的問題就會學凸顯出來。常有父母發愁地跟我說: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交流 ,總是沒說兩句就沒話說了,想再問點什麼他還嫌我煩。也有少數父母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