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餵飯難怎麼辦?三大育兒妙招為你解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閒暇之餘,鄰里街坊的媽媽們總會三兩成群聚集到一起,分享和討論她們的育兒經驗與難題。

最近,她們又在為寶寶餵飯難這個問題而苦惱著。

「哎呀!我家寶寶不愛吃飯,給他餵飯幾乎要花費一兩個小時,這可怎麼辦啊?」「可不是嗎,現在寶寶會走了,還得讓人家端著飯碗跟著他到處跑,可讓人操心了!」「我家老人說只要孩子能吃上飯,怎樣都行,這麼慣他,我都急壞了。

聽著她們一個接一個地述說,我想一定還有很多媽媽們都有和她們同樣的煩惱。

究其寶寶為什麼餵飯難的原因,除了寶寶自身身體因素,另一個就是家長們間接或直接「培養」出了寶寶這些壞習慣。

有的父母或老人心疼寶寶,凡事總愛操心包辦,就吃飯這件事來說,總認為寶寶還小,長大自然就會了,讓寶寶自己吃飯,飯菜都涼了還沒吃上幾口等等。

如果家長總是過分主動,寶寶自然就會相應被動,久而久之,依賴性越來越強,自理能力越差,這對寶寶身心健康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所以,培養寶寶良好行為習慣要從小事做起。

會走路的寶寶,其自我意識開始萌發,想自己動手吃飯、擺弄東西。

對於餵飯難的問題媽媽們該如何應對,下面的方法可以為之一試。

1、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飯前1小時內不吃零食,平時的零食也不能吃得過多,熱量不能過高;讓寶寶養成定點、在固定餐桌和餐位吃飯的飲食習慣;把寶寶的餐位放在最靠內側的位置,限制寶寶進出和保護寶寶安全。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家長們的以身作則很重要。

2、進餐氛圍要良好。

輕鬆愉快的進餐氣氛;多樣化的食物品種和菜式;食物適宜的溫度、鬆軟、易咀嚼;選取色彩鮮艷的新鮮食品;飯前不用激烈的言辭來訓斥寶寶,如果寶寶吃飯吵鬧,應正確引導寶寶養成按時吃飯的良好習慣;不強迫寶寶吃某種他不喜歡的食物,對有益身體的食物多加勸導,若能少量進食,及時給予鼓勵。

媽媽們要引起寶寶食慾要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

3、儘量滿足寶寶的願望。

讓寶寶自己動手「吃」。

正餐時,用安全、不怕摔、造型別致的餐具盛上一點點飯,吸引寶寶注意力,讓寶寶自己拿勺吃,或許寶寶不會把飯準確吃到口中,但趁寶寶不注意的時候,餵寶寶一勺飯,寶寶就覺得好像是自己動手吃到的食物,會很高興。

此外,寶寶的食量因人而異,每餐應該吃多少食物,要有正確的估計。

媽媽們還可以採取機智的策略,把吃飯的過程變成快樂享用的過程,讓寶寶自覺自愿就把小肚子填飽,這也是對父母的一個考驗。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一本不一樣的書,媽媽們需要去細心解讀,根據自己孩子的特性選擇有效的方法,可不能一味地參照別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貝不愛吃飯?7個小訣竅讓寶寶乖乖吃飯!

在很多家看來,孩子吃飯是一個大問題,無比如孩子吃飯時注意力不集中,孩子飯量少,老是不願意咽下食物等。孩子不好好吃飯,難免會影響到生長發育,如果情況嚴重還很有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那麼,如何才...

不是不讓給3歲寶寶餵飯,而是這3種餵法不可取

放放今年剛剛2歲半,皮實的不行,每次吃飯都像打仗一樣,讓放放媽端著碗滿屋子追。常常一頓飯吃下來要花1、2個小時的時間,而且小孩沒吃多少東西,反而把大人給折騰的夠嗆,腰都直不起來了。其實像放放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