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為搶玩具而爭吵,父母要怎麼處理?別這樣做,會害了寶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被搶了東西,很多家長就會幹涉這件事,如果是幫孩子要回來還指責別的寶寶。

這是非常沒有素質的做法,你這樣做的話是同時傷害了兩個娃娃。

大人們最好不要干涉。

從小培養「物權意識」很重要

心理學研究,關於人們認知「什麼東西是我的,什麼不是我的」大致是這樣的:

0~1歲 我的東西誰都可以拿

1~2歲 我看上的就是我的

2~3歲 我的東西誰都不可以碰

3~4歲 在指引下學會分享

4~5歲 大家的東西也是我的

5~6歲 開始主動分享

當寶寶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時,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孩子小氣,然後開始讓他們要懂得分享。

這是錯誤的教育方式。

三歲前的寶寶你儘量不要勸寶寶分享東西,不願意分享是寶寶正常的表現,你可以建議寶寶分享但是不能強迫。

家長要做的就是尊重寶寶的選擇,尊重寶寶的對於物品歸屬的意識。

對寶寶一直是用一個獨立的人教育的話,大人就更會了解孩子的底線,長大後分界意識也很強。

讓寶寶明白什麼東西可以分享什麼東西不可以分享。

我們不用太在意孩子的不分享,因為這沒有好與不好只是一種選擇。

父母也應該注意不能越界,比如不能自作主張的處理寶寶的任何東西,應該讓他自己做選擇。

當寶寶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家長不要干涉,除非發生了很大的肉體上的衝突。

這時候應該讓寶寶自己解決,有的爸爸媽媽就會想寶寶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解決,你要相信寶寶之間是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規則的。

但是事後你應當冷靜的告訴他:小朋友搶你的東西是件非常不好的行為,他應該先問問你願不願意給他。

寶寶不會真的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一般發生衝突後就是哭鬧,假如家長不去干涉,寶寶哭完後又是各自玩各自的,一會又玩到一起了就像什麼也沒發生。

假如你去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小朋友質疑自己的行為,然後就會不自信,社交能力也會下降。

以後每次被搶東西都是習慣性的求救,長大後無論發生什麼事就是習慣性地告狀,告狀的小朋友一點也不可愛啊!有的父母還會當著自己寶寶的面指責別的寶寶,這樣又是對自己的寶寶和別的寶寶一種心靈上的傷害,自己的寶寶肯定會被嚇到,別的寶寶就會覺得委屈和羞愧。

總之就是別無好處反效果很多。

等寶寶長大點,寶寶面對是否要分享這個問題時,會自然地詢問爸爸媽媽的意見,我們最好選擇讓他們自己想好然後拿主意。

面對衝突時父母到底該怎麼做?

面對寶寶之間的衝突,以平常心對待,你做的只是避免小朋友發生肉體上的傷害,然後私底下做些適當的教育。

當看到寶寶被搶玩具時,你要注意觀察,有的寶寶被搶後依然泰然處之,那大人們就沒必要在意,要信任自己的寶寶。

當大點的寶寶與被人發生衝突,可能會有肉體上的傷害,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與家長之間協商並且各自教育自己的寶寶正確解決問題的方式。

不能傷害別人也不能一味地忍耐,忍耐的話心靈上的傷害會很大而且還不會拒絕。

總而言之,寶寶被搶東西時大人最好不要干涉,也不能強迫寶寶分享自己的東西,對於寶寶來說分享自己的東西就相當於我們分享自己的車、房子是一樣的道理。

更不能責怪別人的寶寶,你沒有權利這樣做而且自己的寶寶也不願意你這樣做。


一分鐘認識我,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家三個寶寶,來自於醫學世家,現在專注小兒護理、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領域,平時喜歡用漫畫記錄我們的生活。

希望能和你成為朋友!

(原創圖文,歡迎轉發分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