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孩子爭搶物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跟大家聊了孩子的物權意識,想必家長們對自家寶寶應該是更多了一些了解和理解。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一.尊重和培養孩子的所有權意識。

很多家長可能會問,孩子物權意識越強,覺得這東西是我的,是不是就越來越不喜歡分享?

事實上正好相反。

孩子越了解物權意識,越願意分享。

因為孩子當孩子真正知道,這個玩具是我的,他會明白我借給你玩,不等於它就變成你的,它最後還會回到我的手上,換句話說就是孩子對自己的玩具有安全感,因此會更願意分享。

家長們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植入物權意識的概念,儘早培養,越早越好。

孩子大概兩歲左右,就有了物品所有權的意識,這個時候,孩子對所有者的權利非常明確:這東西是我的,我不允許誰都不能動。

他是在實踐自己的自主性,有一種控制感。

我們需要理解孩子這種排他性的執著,尊重他對自己物品分配的權威,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分享,找其他合適的機會進行引導,讓孩子知道他對玩具的所有權,並提醒他分享是可以讓自己和小朋友開心的舉動,東西只是暫時分享出去,最終還是會回到自己手裡的。

而當寶寶將東西或食物分享給家長的時候,接受並感謝他。

如果我們反饋給他這樣的信息:「我不吃,你吃吧,我剛才逗你玩呢」等等,這些行為都不利於培養寶寶的分享觀念。

那麼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提升孩子的物權意識呢?

平時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注意強調「我的」 「我們的」 「他的」 「他們的」這樣的語言,幫孩子強化所有權的概念。

孩子2歲的時候,會自發地使用這種詞語。

而且孩子是首先學會說「我的」,然後才學會說「他的」或「你的」,他們首先對屬於自己的物體,萌發出了所有權的意識。

當我們發現孩子開始使用「我的」這樣的句子,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就可以幫他刻意強調一下各種物品的所有權是屬於誰的,比如說告訴寶寶:「這個玩偶是寶寶的,這個背包是爸爸的,那件衣服是媽媽的。

媽媽買了一個小汽車,送給寶寶,這個小汽車是你的。

還有一件衣服,這是姐姐的。

學會熟練說「我的」和「你的」的2歲寶寶,他們對屬於自己的東西會更加看重,但同時也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

二.教孩子理解他人感受。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就要先激發他們對他人情緒的理解力。

如果讓孩子想像自己的自私,會給空手而歸的其他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情緒,也會讓孩子更願意分享。

這裡的關鍵是家長要向孩子澄清他人的感受,這能幫助寶寶們換位思考。

怎樣才能讓孩子也考慮別人的需求呢?

1.在孩子接受到別人的禮讓分享時,或者被別人拒絕時,幫助孩子品味自己當時的心情,比如說:「小姐姐讓你先滑滑梯,你是什麼感覺啊?你笑了,挺高興的,是不是?」「你想玩鞦韆,已經等了很久,可那個小朋友還是不給你玩,你現在很失落,甚至有點兒生氣,是嗎?」

無論孩子的需求有沒有得到滿足,都可以趁機跟孩子聊一聊他的感受,類似上面說到的「得到的感覺很不錯;被拒絕有些不開心,要安撫一下」等等。

2.可以引導孩子覺察別人的情緒,比如說:「他想玩你的玩具,要是不給的話,他是什麼心情呀?」如果孩子意識到:「如果不給他,他會失落。

」你可以接著引導:「那該怎麼辦?」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你不要替孩子做主,讓孩子自己來決定。

就算孩子決定:「那就讓他失落吧,這個玩具就是我的。

」你也不要責怪孩子自私,孩子思考完還是決定不分享,就算了,尊重孩子的決定,不要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

只要孩子開始體會他人的感受,就算這一次孩子不分享,之後孩子也更慷慨。

三.教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學會說「不」。

1.我們要教孩子提出需求。

當他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怎樣去問別人要。

比如說,最基本的原則,得用語言說,不能直接動手拿;還有,態度友好的話,可能成功的機會比較大;此外,可以正當地聲稱自己的權利。

2.《give and take》這本書里提到了,如果你想做一個既利人又利己的給予者,你要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學會識別只懂索取的人,並向他們說「不」。

如果對方有不合理的要求,明知道孩子不願意,還一味地要你把東西給他們,這是不尊重你孩子的物權,你這個時候要捍衛孩子的權利。

如果你急著想顯示自己的慷慨,把玩具一下給別人了,這個時候孩子就迷糊了,到底這個玩具是我的還是他的,為什麼他可以拿走?真正的分享,不是一味付出,不是有求必應,不是「老好人」。

真正的分享,需要智慧,勇敢地跟索取者說「不」。

兩個小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常常嚷嚷「這不公平」,吵著你玩的時間長我玩的時間短,吵著你的積木多我的積木少。

你心裡偷偷地笑,小屁孩兒,知道啥叫公平!我跟你說啊,孩子還真知道怎樣做事比較公平,不要小看他們。

不信,你回去可以跟孩子做個實驗:你拿十顆糖,讓孩子分成兩份,一份他自己留著,一份給你,隨便分都行。

然後再拿十顆糖,告訴孩子,分成兩份,但你要先挑走一份,剩下那份給他。

你看看,兩種分配的結果,哪次分得更平均。

研究者的實驗結果發現,就算是三歲的小孩,也在第二次會分得更平均,他們知道什麼是公平,還會為自己的利益做一些小小的努力。

如果你家孩子第一次就給你更多糖,說明他真的很愛你哦~

圖片 | 來自網絡,侵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

不分享的孩子就是自私嗎?

今天看見一個孩子想要另一個孩子的玩具,那個孩子的父母說:「孩子我們要分享玩具,給他玩一會兒吧。」孩子很不情願的交出了玩具。家長的這種教育是正確的嗎?我不太認同。的確分享是美德,但一味的要求孩子交...

孩子小氣,不愛分享怎麼辦?

你和孩子在沙灘上玩玩具,另一個孩子走了過來,想一起玩。你的孩子死死地護著玩具不讓他玩。一家人吃麥當勞時,你對孩子說:可以吃一根你的薯條嗎?寶寶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這些場景是不是家長們都覺得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