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聽老師的話?(家長請認真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天今年3歲半,自從上幼兒園後特別聽老師的話。

比如,老師說不能浪費糧食,他會吃到碗裡一粒米不剩,即使吃撐了也絕不浪費;連平時最怕的吃藥、打針,他都能照著去做。

可是,回到家後,我說什麼都不管用,偶爾教訓他幾句,他還發脾氣,有時候逼得我只能用「告老師」這樣的手段才能讓他乖乖就範……真是太傷我心了!

——天天媽媽留言

這樣的情形相信很多家長並不陌生。

在家裡「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搗蛋」怎麼到了幼兒園老師面前就變身為聽話的「乖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鮮明的對比?各位家長先跟隨小編探尋下這背後的秘密吧!

老師更擅長把握幼兒心理

幼兒園老師通常都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培訓,他們更擅長把握各個年齡段的幼兒心理特點,掌握更科學的教育方案,擁有更豐富的溝通技巧,因此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培養健全人格。

老師制定了明確的行為準則

入園後,吃飯、睡覺、同伴交往、遊戲等一日生活各項活動,老師會幫助孩子建立一日常規,明確行為要求,這有助於孩子形成自我約束意識;而在家中熟悉的環境裡,少了集體生活的秩序感,取而代之的是家長的溺愛縱容,孩子的常規意識必然大打折扣。

老師為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老師給孩子們傳遞的都是積極正面的形象,在要求孩子要做好某事前,老師會以身示範,做好表率;而父母在家中對孩子提要求時會不自覺地採用「雙標」——只要求孩子要做到,自己卻不以身作則,結果自然難以使孩子心悅誠服地遵守規則。

那麼,當孩子總是把老師的話奉為「聖旨」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小編有妙招哦——

1.審視自己的教育態度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家長的權威會被老師替代一部分,家長首先要保持理智,正視這種行為,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吃老師的「醋」。

在這個階段,面對孩子的執拗和反抗,家長要避免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迫使孩子服從,這樣只會引起孩子更為強烈的反抗;也不能過於嬌慣孩子,盲目順從孩子的要求,否則,可能會助長他們自私、任性的不良品性。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善於抓住教育契機以身作則、因勢利導,並對好的行為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引導孩子正確理解老師的指令

聽老師的話甚至崇拜老師對於發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是有利的,但是當孩子對老師的話盲目服從或是理解有偏差時,家長應用孩子易於接受的方式幫他們理解老師的真正意圖。

比如上文的案例中,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老師不讓大家剩飯菜是為了培養他們不浪費的好習慣,但如果真的吃飽了,可以告訴老師確實吃不下了,下次少盛一點。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正確地理解老師的指令,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3.不做「指揮式」家長

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伯恩曾提出了一個「自我狀態」的觀點:人有不同的自我狀態,分別是父母自我狀態、成年自我狀態以及兒童自我狀態。

在父母狀態里,人們通常喜歡管理、指揮、糾正別人;在成人狀態里,大家會平等溝通、互相合作;兒童狀態一般是孩子們所屬的狀態,處在這個狀態時,人會比較情緒化,容易隨著心情起伏而大哭、大笑或任性發脾氣。

如果你常感到孩子不聽話,喜歡和你頂嘴、發脾氣,那麼很可能是你的「父母自我狀態」過強,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心理負擔;而在幼兒園裡,孩子通常更傾向於「成人狀態」,他們會因為受到了老師公正平等的對待而自覺維護和遵守共同的規則。

因此,不論你的孩子多麼年幼,請多給孩子一些「成人式」的尊重,拒絕成為指揮、命令型的家長。

小編說: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把剛開始接受教育的幼兒比喻為一塊大理石,那麼家庭、教師就是位列第一、第二重要的「雕塑家」。

父母想要把孩子塑造成理想的樣子,讓他們在家和在幼兒園都能表現優異,就必須與老師真誠溝通、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雕塑」工作,使教育成果獲得最大程度地彰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原生家庭的影響需揚「長」避「短」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子女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也就是所謂的核心家庭。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他人。根據布朗芬布倫納的社會...

媽媽錦囊:寶寶3歲開始逆反,怎麼破?

來源標題:寶寶3歲開始逆反,怎麼破?葉女士最近很是頭疼,3歲多的兒子彬彬越來越頑皮了,什麼事都喜歡跟她對著幹,越是叫他不要去做的事,他偏要去做;讓他往東,他卻偏往西;有時批評他幾句,不但不聽,反...

教育反思|樂樂變了(愛發脾氣孩子的改變)

作者:郭振亞樂樂變了樂樂是班上一名較靦腆內向的一個小女孩,很懂事,自理能力特彆強,也很愛幫助老師和小朋友,平時也很有禮貌。但如果遇到了自己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做錯了事情被老師說的時候,樂樂就像失去控...

孩子在幼兒園經常打人、說髒話怎麼辦?

我是一個5歲孩子的母親,近半年,我的孩子在幼兒園經常動手打人,也變得愛說髒話,在幼兒園老師勸說、教育都不聽,父母在家裡教育也沒有作用,有很強的叛逆心理,你讓他不做什麼他就偏要做什麼。作為家長該怎...

寶寶任性怎麼辦?

  孩子任性的表現 有的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一刻不停地在屋裡又蹦又跳,一會兒竄到沙發上,一會兒又爬到床上,屋裡被弄得凌亂不堪,他自己也渾身大汗,滿臉通紅;有的孩子看電視時,總愛把音量放得大大的,家...

3—5歲孩子為什麼特別任性

許多父母與幼兒教師都發現,當孩子長到3歲左右時,就不那麼聽話了,大人讓他幹什麼,他偏對著幹。這種情況大多在2歲時開始出現,3歲後走向高峰。其實,這就是心理學家所稱的兒童的「第一反抗期」。 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