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東西是錯,你嚴厲批評也不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到一個媽媽的求助,因為發現6歲的兒子偷別人的玩具,她激動地寫了一長串。
您好:
是這樣的,昨天兒子的老師找我談話了,說我兒子有拿小朋友玩具的現象,震驚之餘我想起了上個星期的一件事:那天去接兒子發現手上有個玩具,問他哪裡來的,說:老師獎給他的。
問為什麼會獎你這個呢?說:幫老師搬桌子了。
當時我信以為真。
可昨天問老師有沒有這回事時,老師說沒有呢!
於是回來盤問,當時他還不承認,最後實在躲不過了,終於說出了實情,前提是我不要罵他!
我批評了他,講道理,說這樣不叫拿,叫偷,警察叔叔要來抓的!
在溝通中商定第二天由他自己把玩具帶回學校交給老師,並向老師說明情況,他有點緊張,一個勁的問:老師會不會罵我!
我說我也不知道,但是你犯了錯,老師罵你也正常,你的承擔!
今天傍晚去接時,了解到跟老師交代過了,想著他會改了,可誰知到家後,他放到桌上的6隻塑料小蝦被我發現了,出於敏感我問他從哪來的,他又吞吞吐吐,我繼續追問,他眼淚汪汪的說是從教室拿來的!說他實在很喜歡就拿來了!
我氣的動了手,問題是接下去我該怎麼辦?是讓他像上午那樣自己拿著東西跟老師去坦白,還是拿著東西去問老師:這個蝦我很喜歡,能不能送我一個或借我玩下。
懇請幫忙分析下,給個建議,我真的好苦惱啊,平時沒發現他有這個行為啊……
01
這位媽媽是從老師找她談話開始,發現孩子偷拿別人玩具的。
一回到家,她就找孩子「盤問」。
具體盤問了什麼,從孩子的反應看得出來,媽媽最在乎的,是孩子到底承不承認偷拿別人的玩具。
這個答案是很重要,因為這關係著孩子誠實與否。
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在我心目中,孩子偷東西是特別常見的一件事。
小時候偷挖過別人家紅薯,偷掰過別人家玉米,誰敢保證自己小時候,從沒偷拿過別人的東西?大部分孩子也沒有變成慣偷。
其實每個人做一件事情都有動機,孩子行為的背後也有他的需求。
對於6歲的孩子,他有可能是對「別人的」玩具根本沒有概念,也有可能明確知道是「別人的」,但就是因為很喜歡,控制不住自己。
他有可能是想追求「偷」的刺激和好玩,或者是他平日的玩具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還有可能是父母太忙碌,他想要更多愛的關注……
這些需求都和道德沒有關係,在孩子心中,甚至不認為這叫「偷」。
可媽媽遇到孩子「偷東西」這關乎道德的行為,衝動瞬間戰勝了理智,覺得是犯了一個了不得的大錯,不惜用「撒謊」來逼孩子承認
甚至前一句還答應孩子不會罵他,讓他說出實情,後一句就立刻食言「批評」孩子,武斷地把孩子的行為定義成「偷」,還要恐嚇他「警察叔叔要來抓的」。
對孩子居高臨下的批評和說教,是我們不過腦就會用的教育手段。
嚴厲地批評孩子,通過製造恐懼迫使孩子作出改變,註定只是暫時的改變,從長遠來看,我們破壞了孩子的積極體驗。
其實越是遇到孩子犯了所謂的大錯,我們越是要注意和孩子溝通的內容,謹慎地想想:我們要如何問,孩子才會說出他背後的需求?我們要如何說,孩子才會願意聽?
02
一頓批評說教以後,媽媽要孩子去向老師「自首」。
是希望孩子承受自然後果,讓他明白「偷玩具」的代價。
孩子緊張,問老師會不會罵他。
媽媽的回答,「我也不知道,你犯了錯,老師罵你也正常,這是你的承擔!」更像是在和孩子撇清關係,把孩子推搡出去獨自面對。
承認錯誤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可是媽媽不僅沒有鼓勵他,也不打算做他的支持和後盾,孩子感受到的,是媽媽對他的不接納,是恐懼和失望。
其實教育孩子的一切前提,是良好的親子關係。
關係破壞了,什麼話也都聽不進了。
反倒是那一句句冰冷嚴厲的話,都會如同烙鐵一般,深深刻印在孩子的內心深處。
03
這個6歲的男孩,也顯然沒有聽進去媽媽說的話,他向老師「交代」之後,又繼續拿玩具回家。
不過這一次,孩子在被打以後,委屈地說出了他的「動機」——因為實在很喜歡,就拿來了。
幸好,這位媽媽是懂得反思的,她想到了讓孩子去問老師「能否借我玩下」。
如果我們能親切地問問:「寶貝,你是不是特別喜歡這個玩具?可以告訴媽媽,讓我買給你,或者拿你的東西跟別的小朋友交換,要麼問小朋友,能不能借給你玩一玩。
」這些辦法,其實都是在教孩子「沒必要偷」。
假如從來沒有教過孩子正確的做法,那孩子犯了錯,我們沒有資格責怪他。
雖然每天生活在一起,可大人和孩子仿佛活在兩個世界。
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也不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
光看到孩子「偷竊」的行為,自己陷入在道德焦慮中。
其實,只要我們先不去追究對與錯,了解孩子的需求,放下評判的態度,維護他的自尊,坦然地歸還玩具,平靜地告訴他遇到同類情況應該如何做,他偷拿東西的行為也會自然消失了。
這件「小」事,家長絕不能縱容孩子
親親酷媽發現女兒兜里裝了個橡皮泥,經追問得知是從幼兒園裡拿的,那一天我很生氣,很嚴肅的批評了她,原以為她以後不會再犯了,卻發現她現在是悄悄的拿,拿完後就藏起來,怕我知道。如今我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寶寶的第一個獨立宣言:這是我的!
瑞士兒童心理專家讓.皮亞傑經過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0~6歲的兒童,幾乎將他們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我的建構,也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內他們會瘋狂的工作,恰恰是因為有了這種激情和...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要注意,你該怎麼做?
3歲的小煜開始上幼兒園了,最近,媽媽發現小煜的書包里多了一些好玩的玩具,可是這些玩具並不是家裡的,媽媽心想:這些玩具是從哪裡來的呢?難道是孩子跟別的小朋友借的,還是……於是,媽媽便問了小煜,小...
當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的處理方式決定孩子的將來!
當我們發現孩子把幼兒園的東西拿回家時,在我們大人的潛意識裡,那就是「偷」,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其實,有時是我們小題大做了。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當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除了發火我們還能做什麼?
晚上收拾寶寶書包,看裡面裝著1個蹺蹺板玩具。玩具看著很眼生,孩子他爸也說沒見過。我問孩子玩具從哪來的,他卻支支吾吾半天不說話……第二天拿著去找老師,老師說玩具是班裡彤彤丟的,大家還以為是落在昨天...
孩子,為什麼要不得「拿來主義」?
原創文章!圖片來源網絡拿來主義一詞是魯迅首倡的針對三十年代「發揚國光」的復古潮流魯迅提出了他的「拿來主義」不過魯迅的拿來主義與五四運動時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選擇的拿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
孩子「偷東西」?這都是藏、占有敏感期在作祟!
在孩子的藏、占有敏感期,大多數的家長可能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孩子會偷偷地把他喜歡的一些小玩意兒、小玩具裝在口袋裡帶回家裡,而且被追問的時候有些還不說實話……這不就是「偷東西」嗎?先不要著急下定論,...
當孩子把幼兒園的東西帶回家
最近,班級里好幾位小朋友的家長向我反映了一個同樣的問題:孩子總是將幼兒園的小玩具偷偷帶回家。有的小朋友把帶回去的玩具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有的小朋友把帶回去的玩具偷偷藏了起來,最後被爸爸媽媽發...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錯誤管教會毀掉孩子一生
2017-02-02 凱叔講故事凱叔說kaishushuo大約從孩子2歲左右就開始慢慢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了。所謂物權概念就是物體的歸屬權,它是我的?是你的?還是共享的?當孩子進入物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對待?
有不少的媽媽反應說孩子有偷拿別人東西的習慣,而且不願意承認擔心孩子走上邪路怎麼辦?又怕別人說自己的小孩手腳不乾淨,對此媽媽們苦惱不已,有一位寶媽就說發現女兒兜里裝了橡皮泥,經過追問得知是從幼兒...
孩子悄悄拿回別人家東西,你慌了嗎?
前兩天,一位媽媽向我諮詢了一個有些沉重的話題:她上三年級的女兒在班上偷拿了別人的東西,被老師和同學發現,對她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媽媽聽說後,非常氣憤,回家狠狠地批評了女兒,回想起之前也有過一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