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東西」,都是占有敏感期在作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孩子的占有敏感期,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孩子會偷偷地把他喜歡的一些小玩意兒、小玩具裝在口袋裡帶回家裡來,而且被追問的時候有些還不說實話。

這不就是「偷東西」麼?

一天下午,快4歲的貝貝從幼兒園回到家,從書包里掏出一個小玩具車。

媽媽看到就問: 「玩具車是哪兒來的?」

貝貝怯怯地回答說:「是老師給的。

」媽媽想,如果是老師給的,貝貝就不會這麼怯怯地回答了。

不過,她並沒有訓斥孩子。

晚上快睡覺時,貝貝對媽媽說:「媽媽,我逗你玩呢。

小車是晨晨的,我明天還給他。

媽媽問:「晨晨知道你拿他的小車了嗎?」

貝貝低著頭說:「不知道。

媽媽蹲下來,認真地對貝貝說:「拿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得到人家的同意,明白嗎?」

貝貝用力點了點頭。

其實,孩子會因為好奇心或占有欲而出現「偷竊」行為,他會從別人那裡「偷拿」東西,比如,會把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偷偷帶回家,會把別的小朋友的某件物品藏起來然後自己玩耍。

有些孩子可能還會為這樣的行為撒謊。

孩子「偷拿」東西並不是真的偷竊

許多爸爸媽媽對寶寶這種行為表現得非常緊張,覺得這是品質惡劣的表現,會嚴厲地警告和懲罰寶寶的「偷竊」行為。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惡意地去侵犯別人的財產,而是藏、占有敏感期的一種正常表現,孩子只是覺得自己喜歡就拿了,這與自私自利和大人眼中的「偷竊」有著本質的區別。

占有敏感期在作祟

寶寶之所以會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僅僅是因為他們對他人物品的歸屬感還不是很強烈,在兩三歲幼兒的思維意識里,認為「只要我喜歡,就是我的」,而不會意識到,別人的物品跟自己的物品一樣,是不容他人侵犯的。

4步糾正寶寶的「偷拿」占有行為

對於寶寶喜歡拿別人東西的行為,父母不必緊張,也不要上升到道德高度,更要慎用「嚴加管教」的方式,而是要認真分析原因,用恰當的方式來糾正他的行為。

告訴孩子,別人的物品不容侵犯

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偷竊」的行為後,感到非常緊張,會非常嚴厲地警告孩子。

其實,這樣做是不妥的。

父母可以耐心地告知孩子:「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更不能帶回家。

」「拿別人的東西要徵得別人的同意。

」「你的物品不允許別人拿,所以你也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別人的物品是不容侵犯的。

慎用懲罰的方式教育孩子

對於孩子的所謂「偷竊」行為,只要給孩子講清道理就可以了,完全不必大動肝火去懲罰孩子、打罵孩子。

其實,在孩子的觀念中,並沒有「偷竊」的概念。

如果父母因此而懲罰孩子的話,就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後,父母不要對孩子進行所謂的道德教育,因為這並不代表孩子的道德品質出現了問題。

只要讓孩子把東西還給別人就可以了。

當孩子將東西還回去之後,父母應該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表揚。

這樣,孩子就不再拿別人的東西了。

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不必太重視

如果父母過於重視這件事,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的重視,他可能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強化「偷竊」的行為。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偷竊」行為要淡化,不要太過重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不乖了?可能是進入審美敏感期啦!

三歲的成成是老公同事的孩子,他是一個人見人愛的乖小伙。在家裡,他很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學校里,他對老師與同學都非常友善,大家都誇他乖巧懂事。 可是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事讓他媽媽異常惱怒。上周...

怎麼對待兒童偷竊行為?好伊貝這樣說

許多家長對寶寶的偷竊行為非常敏感,認為寶寶偷了別人的東西就是學壞了,會覺得非常憤怒和不解,寶寶有不缺那些東西,為什麼她會偷別人的東西呢?很多家長都會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很多情況下,寶寶並不清楚...

導致孩子偷東西的原因說不定你也有!

塞卡發現,最近很多小孩子「偷東西」的新聞或視頻慢慢占據網絡熱點。2月27日,四川眉山的7歲孩子,被父親懸吊在河中,孩子哭喊著「爸爸,我再也不敢了。」父親懸吊孩子的原因是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這樣做...

孩子的「偷竊」並不是真正的偷竊

菲菲3歲了,最近,媽媽發現菲菲的書包里有一些漂亮的玩具,而那些玩具並不是家裡的。媽媽心想:這些玩具哪裡來的呢?難道是從幼兒園帶回來的?還是和小朋友們借的,還是……於是,媽媽便問菲菲,菲菲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