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請家長和幼師「約法十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用心、認真的愛孩子,每個孩子一日最少擁抱三回,行為困擾越多的擁抱越多。
宇宙天下,幾乎所有的潛在生命都朝向陽光,有陽光,潛在生命就有孵化成真實生命的可能。
愛如同溫暖的陽光,教育有愛,就如同潛在生命有了溫暖的陽光,父母、教師的愛可以孵化齣兒童的潛能。
很可惜的,有一些老師或父母心底非常的愛孩子,但是他們選擇嚴厲、冷酷的方式管教孩子,以致孩子感受到的只是他們的嚴寒,於是孩子害怕人、害怕做事,對人、對事很冷漠、沒有同情心,甚至對環境產生相對的嚴厲敵對態度;或者反過來,過度黏人或愛告狀、愛哭…等都是愛領受不足的結果。
二. 以身作則
我們從自己開始,認真的使自己成為「值得模仿的人」;同時用心以愛,以真誠,以參與,以喜樂工作的態度面對周圍的大人、小孩與環境;努力將抽象的想法與概念轉化成看得見的行為呈現。
幼兒階段最大的學習本能就是模仿,我們可以從幼兒走路、說話、思想的發展觀察幼兒的模仿本能。
幼兒看到站立走路的大人,他就站立行走,如果嬰、幼兒在森林裡被動物養大,那麼,這個孩子也就只會在地上爬;說話也是一樣,如果一個孩子由台灣人養大,他就說台灣話,若同一個台灣孩子若交給美國人扶養,那麼,即便他是台灣人,他也只會說美國話,不會說台灣話了;父母或師長如何思想,孩子也就如何思想,如果大人看不慣動作遲緩的孩子,孩子自然就會對慢動作的孩子罵:「笨蛋!」
模仿是幼兒自發意志的行為,是經由意志,展現他對世界訊息的反應。
若能好好開發,模仿的意志力可以成為兒童未來自我創造的活動基石。
所以,有經驗的教師知道如何善用模仿意志的力量,知道如何在幼兒意識較淺、較夢幻的時候,運用「活動,模仿與示範,規律與反覆」的引導,影響、修正幼兒的行為,以使兒童身心靈發展健康。
三. 規律的生活
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於兒童時期規律、和諧的日常生活環境。
娃得福園所的課程活動以規律與反覆為原則;強調以規律、反覆的生活健康幼兒的身體、培育幼兒清楚的時間感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建立幼兒堅強的意志力。
以幼教現場言,課程活動安排對幼兒的行為表現有很大的影響,教室內行為規範的問題,也多半來自課程的計劃與經營。
一個結構清楚的課程可以使幼兒一方面活動,一方面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幼兒就能因而比較安定,不容易產生焦慮或偏差的問題行為。
反過來,如果幼童每天過的生活,進行的活動是不定的,幼兒就會興奮、緊張或不知所措,甚至於無聊,這樣,就容易引起問題。
我們的身體需要穩定的呼吸維持健康的生命,幼兒的生活與課程也需要穩定、規律的活動維繫發展。
老師若了解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重要,懂得滿足幼兒的發展與需求,知道引導幼兒的方法,做他們覺得有趣的事,幼兒就很少會發生問題。
父母的角色的確難為!父母必須為孩子改變自己,甚至犧牲自己!尚未準備好作父母的大人總很難捨棄自己的角色,這些父母也許不自知,但他們總是愛自己的自我角色或工作角色勝過愛孩子的父母角色,他們先管自己的事,再理孩子的事。
然而,可知道?幼兒的身體器官正在成長,他需要大量的睡眠。
睡眠是幼兒最重要的學習之一,睡眠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情緒好壞;工作、學習以及思想能力靈敏與否…,睡眠深深的影響我們的身心靈成長。
當孩子沒睡飽,他的情緒就容易產生吵鬧、過動、愛哭…等困擾。
常規訓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規律的生活!從園所工作中,我們明明白白看見不規律生活加添在幼兒身上的困擾,我們很心疼孩子,因此特別就日常的上學困擾與家長共切磋:
就團體動力發展而言,孩子每天入園都需要有暖身的時間,需要慢慢的開始與同儕交誼,進而形成團體。
團體形成時,團體自然會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
這時,想要參與團體的任何一個人就得多花力氣才能擠得進團體;但是,一般遲到的孩子會比平常較沒有力氣,會變得不好意思,若再要他花力氣,實在太難了;然而,不能進入團體的孩子,通常也就很難專心學習,因此,有些國外園所直接建議遲到的孩子那一天就不要來園所了。
曾經有一次,為了使家長有機會親身體驗孩子們的活動,我們特意舉辦了一次家長的遊戲課程。
首先,我們請家長玩半個小時的玩具,然後,再與家長們進行經驗分享與討論。
沒料到竟然有一位遲到的家長說:「對不起,我因為遲到,我不知道你們要做什麼,所以我沒有辦法參與。
」遲到竟然不只使孩子,也會使大人無法施展能力呢!遲到了就真的很難參與遊戲了!可是,幼兒必須透過遊戲學習,沒有遊戲就等於沒有學習了!
四. 簡單、正向、積極的語言
對幼兒的違反常規大人應該做的事是:以簡單的語言請他立即停止偏差的行為,並且,同時指引他做對的事。
例如孩子走出團體的範圍,只要走到他身邊,也許牽著他的手,以溫柔的聲音,簡單、清楚的告訴他:「不可以超過這裡(或這條界線),請過來這一邊。
」說過之後,千萬不可期望一次就成功,而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反覆的叮嚀對建立常規是最基本的功夫。
語言(speech)與說話(speaking)在道德教育里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孩子說話的內容與方式顯示出幼兒的人格,而他如何「被」說則是他人格形成的要素。
如果大人經常指責、批評、管教孩子,孩子就容易造成退縮、膽怯、沒信心或愛批評、愛管別人!因此,大人越能將說教、批評轉換成好的指導語,對孩子越有幫助。
孩子身邊的大人一定要說適當的、正向、積極的話,除此,還需努力加耐心,加堅持才能建設自己教養的能力,也才能建立自己成為兒童的好模範。
五. 教他,不要罵他;說故事,不要說教
幼兒尚未發展「傾聽」的能力。
心理輔導員從來不對一個沒有意願坐下來傾聽自己及別人說話的人諮商。
如果大人對聽不懂或「不能」聽的孩子說理、說教,會形成「教導」兒童耳朵關閉,使他學習「不專心」!行為困擾的潛在原因多半來自說教,說教甚至還會造成智力早熟的困擾!大人過多的要求注意力、講理、判斷、批評、說教…等,往往使孩子內心經歷不滿,而在智力上提前早熟,以致偏離自然成長的路徑,造成欲蓋彌彰,不良行為的結果。
規範的學習,精細的規定或教條很難解決幼兒的問題行為!反而,如果能提供一個自在的,夢幻的環境,使幼兒有空間、時間與機會處於自己的世界裡面的話,能夢幻自處的孩子通常都有很好的安全、安定的感覺。
對一個乖巧安靜、不能自處的孩子,要教他,不要罵他!給予支持、鼓勵,並教導他正向的表達方法及其它社會技能,使他能走向玩伴,進而能主動引發遊戲。
如果尚須口頭指導時,應儘量簡短、清楚且直接引導他向該做的事。
一旦孩子能進入同儕,大人就要退開,他才能持續學習自我引導。
如果老師或父母對幼兒的問題行為不說教而改以說故事,例如兄弟姊妹的爭吵,大人加些幻想,加些幽默,甚至加些動作,舉出象徵性角色,並呈現出偏差行為特質,再加上孩子聽得懂的說明,編成矯正性的創意故事,對行為偏差的幼兒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一個故事講完後不出幾天,孩子就決定要修正自己的行為了,因為他不經意的發現事情的荒誕無稽,發現自己的問題,他也從故事中學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了!
六. 監控自己的情緒與動作:
家長應如何對幼兒做常規訓練?
尺度如何拿捏?
為什麼孩子在學校表現很好,可是回到家就變了個人似的很會找麻煩?
面對幼兒,我們小心的不做、不說也不想任何不值得人模仿的事。
幼兒規範的前提:不忘與幼兒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幼兒的偏差行為,需要的是教導,不是父母跟他一般大小,一樣生氣的!人的相處,感覺好壞是互動的結果。
孩子有暴力或情緒化現象,很多時候是對某些情緒的學習與反彈。
我們很難忘記一些我們看過的充滿憤怒的眼神,我們也接觸過全身充滿恨的小小孩,這真是令人心痛!身為師長父母的應謹慎小心,時時提醒自己:規範幼兒,不能忘記與幼兒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七. 除了規範三要素(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物品),請給孩子自由
規範三要素: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人、不傷害物。
1. 當孩子想做的事會傷害自己,例如天氣很冷,他卻不肯在戶外穿上外套。
2. 當孩子想做的事會傷害別人,例如吵鬧、罵人或打人;
所有健康的孩子都喜歡玩,也喜歡和別人一起玩,但孩子需要了解,火爆攻擊是不被接受的,絕不可危及他人的健康及安全。
任何爭吵,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受到照顧,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苦惱被接受,對於攻擊的孩子,應立即帶開,對於受攻擊的孩子應及時予以呵護、安慰。
一個經常攻擊人的孩子,會發現自己不受歡迎,同儕的排擠反而會是幼兒更大的困擾,我們應與家長合作,對他做個別處理,以幫助他適切的轉化內在衝突。
輔導之後,老師應引導孩子了解重新自我控制、勇於修正自己的能力是值得尊敬的。
3. 當孩子想做的事會傷害物品,例如亂丟玩具或拿蠟筆在牆上塗畫,大人就應該清楚堅定的說「不」
幫助孩子,與孩子站在同一邊,大人應儘可能包容孩子,應儘可能使他擁有自我發展的機會與經驗,儘量避免介入。
大人不要輕易介入孩子,每一次要介入時,應先停下來想:
此時,是否真的有必要介入?
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若非得介入,應以遊戲的方式進入孩子的溝通。
因為,當孩子越沈浸在遊戲中,就會越抗拒介入;
當孩子能安全的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時,大人就不要急於介入,這樣,其它在旁觀看的孩子們,才能學習到正向解決爭吵的方法。
孩子必須學習不要老是由大人來教他們如何公平遊戲、如何重整混亂。
八. 若必要考慮處罰時,處罰必須與所犯的錯相關連
家長應如何管教兒女?
有沒有比較好的處罰方式?
處罰的目的在於修正行為,不在「給你個『苦頭吃吃』,看你下次還敢不敢!」修正行為不一定要『吃苦頭』重要的是修正行為!
規範的目的在於引導兒童健康的情緒、道德、精神與思想發展,引導兒童「正當行為的責任感」,引導兒童成為獨立自由的個體 。
如果幼兒不能負起正當行為的責任,處罰就成為手段,但是如果只是處罰,或只是宣布一個孩子作錯事,這樣,很少能真正幫助孩子。
處罰絕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心,處罰必須具有使幼兒『好起來』的特質,處罰的目標應是彌補錯誤、修正行為。
九. 重視此時此刻,重視孩子的感覺
為什麼每次有客人來,或去別人家作客,孩子特別不聽話?
處理幼兒常規切勿在事後幼兒早已忘記時再處理,一定要在發生問題行為的當時作修正或幫助。
如果選擇事後處理,只有說故事那一方法可行。
有些父母很顧顏面,不在人前責罵孩子,但是回到家就算總帳,給孩子好看,使得孩子總處在莫名的驚恐中,情緒慌亂,時好時壞。
也有父母白天不動聲色,到了晚上,孩子要睡覺了,再對孩子「吾日三醒吾身」,告訴孩子他今天的第一錯是…,第二錯是…,第三錯是…,弄得孩子每天都帶著我錯、錯、錯的自我概念進入睡眠。
到了第二天,孩子就真成了很會做錯事的錯人了!
教育孩子是何等神聖、重要的工作,與顏無關,如果我們很清楚如何處理幼兒常規,如何幫助孩子修正他的偏差行為,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別人如何想我們或我們的孩子。
因為我們並不責罵,也不對我們的孩子做人身攻擊,侮辱孩子的人格;在孩子犯錯的當時,我們只有很簡單的必要的指導語,溫柔而堅定,
十. 家庭、學校,父母、師長合一的教導
如果我們不尊重幼兒園就是教導孩子不尊重幼兒園。
如果我們與幼兒園對立就是教導孩子與幼兒園與人對立,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合一孩子。
將來要進入社會要與人和諧相處進而發展自己,他需要合一的能力與信念。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懷孕十月,天天被老公吵吵鬧鬧,當孩子出生後,婆婆給了老公一巴掌
人生像小河一樣流淌,心酸曲折都是尋常,細數過往,流動著滄桑;人生是一片海,洶湧起伏,驚濤駭浪,到最後都在內心深深的藏,匯聚成生命的涵養;人生是一條路,曲曲折折,泥濘坎坷,風雨中歷練出對風景的欣賞...
家庭是早教最好的學校,孩子素質、智力都應該從這些抓起
估計也有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現在無論是胎教還是早教,家長們都率先自己學習,然後再教導孩子。比如之前的搖籃曲,這些都是家庭式早教的體現。如果沒有家長手把手扶著孩子,孩子怎麼會走路呢?廣義來...
模仿天才-幼兒時期的小大人樣是學習社會化的過程
從嬰兒時期,透過簡單的模仿就已展開社會化的學習小嬰兒從出生後三、四個月起就會有反射性的模仿行為,會模仿身邊大人或小孩的動作,譬如:有人對著寶寶的臉笑,寶寶就會跟著笑;身邊有人哭,寶寶也會跟著哭。...
你的孩子是說謊大王嗎,如何正確引導
人天生就會說慌,而且孩子一般在兩歲開始就會說謊,說得越巧妙越聰明。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過程,不過父母別去表揚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如果孩子說謊得到了甜頭並且養成習慣,這對孩子的將來影響是非常大...
育兒,從規範寶寶的生活開始
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一輩子。什麼意思呢?其實很簡單,即一個孩子三歲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生活習慣、性格特徵會決定他這一生的發展定向。所以說,在對寶寶進行育兒教育時,如何規範他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值得注意...
你和孩子還在溝通基本靠吼,成敗只能靠打嗎?
同同媽媽又洋洋得意的告訴我:「我那個小霸王今天又弄砸了,我居然沒打沒吼他就把他搞定了哦✌️」端地想起了每次孩子淘氣都會忍不住一頓打罵。自己過後也很後悔,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今天因為寶寶把書撕壞...
幼兒常犯6種偏差行為,早發現早改正!
原本乖乖的孩子為何突然變了?日常生活中出現一些異常行為,像是亂咬人、亂拿東西、破壞玩具等,讓許多家長十分擔憂,產生「孩子是不是學壞了?」的想法。事實上,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歷的過渡期,只要...
如何正確的親子教育?
身為父母,責任重大。不僅要為孩子提供生活所必須的物質條件,還要在精神、心理上給他們提供動力、安慰、自由。沒有人懷疑父母對孩子的愛,但是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所有物,想當然地以自己的意志教育孩子...
愛模仿才聰明?孩子的發育問題沒「la」麼簡單!後知後覺
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行為,有的孩子必須摸著大人耳朵才能入睡,有的孩子莫名變得口吃,還有的孩子喜歡咬同學的手和腳……這些現象會讓家長覺得無法理解、擔心,甚至於焦慮。...
玩,上天賦予孩子最寶貴的天賦和能力 寶媽們不要輕易剝奪!
「玩」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透過玩,可以啟發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與創造力,而大人還可以藉此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其他孩子的互動模式是否正確、遊戲的安全等,更進一步引導和啟發孩子更多的思考點。玩耍...
不到三歲的小明打破了茶壺挨了訓,是孩子錯了嗎?
姥爺願意喝茶,有個心愛的小茶壺,有一天媽媽忽然發現小茶壺裂成了幾瓣兒,藏在廚房的角落裡。不用說,這肯定是小明的傑作,馬上三歲的他這幾天特別不聽話,總是搶著做這做那,可什麼也做不好,總是惹禍。接下...
寶寶愛動手打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家裡有個愛動手打人的寶寶,父母還真傷腦筋!告訴寶寶「不可以打人」,常常沒什麼效果。若不糾正行為,可能都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他玩兒了!真真急煞人。別急,這裡有份寶寶打人心理說明書,幫父母迅速搞定這件煩心事!
熊孩子說髒話怎麼辦?多數家長不會處理,這3招教你搞定
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越來越容易接收到一些不良的信息,甚至孩子還會自己使用一些不文明用語來罵人,不管對象是誰,你又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孩子莫名其妙冒出一「他媽的」「你這個白痴」等不良語言,你是不是...
教育孩子,先教孩子什麼最重要?
父母要有正確的兒童觀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個做父母的心愿,孩子的成材更是每個做父母的願望。孰不知道,家庭的教育才是關乎到孩子成長成材的重中之重。生孩子,把孩子養育成人,是一件喜事,快樂的事。從母親懷...